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055) 作品数:11 被引量:16 H指数:3 相关作者: 吴忠均 朱宇 黄德荣 郑树森 陈聪 更多>> 相关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与单个核细胞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的关系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树突状细胞(DC)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HBVcccDNA)的存在状况,DC成熟度及功能状态与DC或PBMC中HBVcccDNA载量的关系。方法分离29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的PBMC,用重组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重组人IL-4诱导分化DC。实时定量PCR检测PBMC和培养第7天所得DC中HBVcccDNA载量,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表面CD209、CD80、CD86、人类白细胞抗原(HI.A)-DR和CDla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诱导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I.IsA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数据行t检验和方差检验。结果所有29例CHB患者的DC内检测不出HBVcccDNA,其中16例CHB患者PBMC内检测出HBVcccDNA。PBMC中HBVcccDNA阳性患者DC表面分子CD209(r=-0.793,P〈O.01)、CD80(r=-0.581,P〈0.05)、CD86(r=-0.698,P〈0.01)、HLA-DR(r=-0.817,P〈0.01)、CDla(r=-0.734,P〈0.01)表达、IL-12水平(r=-0.632,P〈0.05)和诱导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r=-0.617,P〈O.05)与HBVcccDNA载量呈负相关。29例CHB患者DC表面分子(CD209、CD80、CD86、HI。A-DR、CDla)表达水平、DC培养上清液中IL12分泌水平、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能力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其中PBMC中HBVcccDNA阳性组较阴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P〈O.01)。结论CHB患者DC功能和成熟度较低,其PBMC中可检测到HBVcccDNA;且PBMC中载量越高,DC功能和成熟度越低。 曹宸 张荣 陈映 吴忠均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树突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方法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技术改进方法。方法参照"Qian SG"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对供肝的灌注、切取、修整及受体肝上下腔静脉吻合等方法进行改良,分别用传统方法(对照组)和改进后的方法(实验组)各完成小鼠原位肝移植70例,比较两组间供、受体手术时间及48h、1周、1个月的存活率。结果实验组供体手术时间、受体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分别为37±2min、45±2min、16±2min,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5±2min、54±2min、23±2min)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48h存活率(分别为95.7%、91.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1周、1个月存活率(分别为92.9%、85.7%)较对照组(分别为81.4%、71.4%)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地缩短供、受体手术时间,提高供肝质量及受体长期存活率,是一种稳定、可靠、有效的小鼠肝移植建模方法。 黄德荣 吴忠均 郑树森 朱宇关键词:肝移植 动物 小鼠 特异性结合于HBV X基因启动子的人工锌指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构建人工锌指蛋白(Putative zinc finger protein,ZF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验证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构建人工转录因子(Artificial transcription domain factor,ATF)所需的DNA结合结构域寻找合适的ZFP。方法:合成ZFP的全基因核酸序列并载入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ZFP及pEGFP-N1/ZFP-Flag,通过菌液PCR、酶切和测序来鉴定重组质粒的正确性。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转染于COS-7细胞中,使用RT-PCR、荧光显微镜、Western blot方法鉴定ZFP在该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EGFP-N1/ZFP及pEGFP-N1/ZFP-Flag重组质粒,并且在COS-7细胞中进行了ZFP的表达。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获取的ZFP氨基酸序列,经过密码子优化得到的基因序列能够在真核细胞内成功表达。 李鑫 吴忠均 陈聪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 COS-7细胞 单人操作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一种能稳定、高效地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且能单人操作的手术改良方法。方法参照"双袖套"法,肝上下腔静脉采用连续缝合,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采用袖套法,胆管用支架法吻合,完成小鼠原位肝肝移植70例。术后观察24h,1周和1个月受体存活率,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并设立假手术组对照。结果受体术后24h,1周和1个月存活率分别为95.7%,90.9%和85.1%。术后1周ALT逐渐升高,1个月降至正常水平;术后ALP值逐渐增高;病理显示肝组织结构良好。结论该方法成活率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强,是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理想方法。 黄德荣 吴忠均 郑树森 朱宇关键词:动物 小鼠 联合转染PDGF和c-myc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移植血管狭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后联合应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原癌基因c-myc反义寡核苷酸(AODN)抑制血管平滑肌(VSMC)增殖和防止移植血管狭窄的作用。方法选48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PDGF-AODN组、c-myc-AODN组和PDGF-AODN加c-myc-AODN组,每组12只;将同一只兔的左、右髂外动脉(各1.0cm)对换移植,移植血管用PDGF-AODN和c-myc-AODN液浸泡,血管吻合口用AODN液浸泡过的缝线吻合;取移植血管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内膜增生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其内膜厚度、内膜面积和移植血管狭窄率,并分别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PDGF和c-myc阳性细胞数。结果PDGF-AODN加c-myc-AODN组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程度和PDGF阳性细胞及c-myc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亦明显低于单独转染PDGF-AODN组或c-myc-AODN组(P<0.05),PDGF-AODN组和c-myc-AOD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PDGF-AODN和c-myc-AODN能有效抑制VSMC增殖,阻止内膜增生,防止移植血管狭窄,为利用反义核酸技术联合调控多个基因防止移植器官内血管狭窄提供参考。 冯虎翼 吴忠均 朱宇关键词:PDGF 反义寡核苷酸 平滑肌细胞增殖 移植血管狭窄 乙肝病毒相关肝病患者肝移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cccDNA的检测 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肝移植后受者体内绝大部分病毒负荷被清除,植入新肝后其复发性肝炎病原体从肝外进入肝内的途径及其复制规律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检测肝移植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cccDNA及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表达。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从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37例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移植前后及移植后乙肝复发3个时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肝组织中cccDNA及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表达。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前,单个核细胞cccDNA阳性12例,肝组织cccDNA阳性6例,检出率分别为32%和16%,单个核细胞、肝组织中cccDNA拷贝范围分别为(3.028~6.508)×104,(4.158~6.234)×104拷贝/mL。肝移植后,单个核细胞cccDNA阳性1例,无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阳性病例。6例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病例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ccDNA阳性4例,肝组织活检cccDNA阳性1例,6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均为阳性。提示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后乙肝复发途径可能是残留乙肝病毒在外周单个核细胞中以cccDNA为模板复制,然后再迁移到肝脏。 张荣 吴忠均 曹辰 陈映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CCCDNA 单个核细胞 乙肝复发 设计特异性识别HBV核心启动子的锌指蛋白以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转录 2012年 目的:设计特异性结合乙肝病毒核心启动子(HBVCp)的锌指蛋白(ZFP),观察ZFP在体外对HBV转录的抑制情况。方法:利用Zinc finger tools设计特异性结合HBV Cp的ZFP。将ZFP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后克隆至pEGFP-N1和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ZFP-Flag和pcDNA3.1(+)/ZFP。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pEGFP-N1/ZFP-Flag在COS-7中的表达情况;将pcDNA3.1(+)/ZFP转入HepG2.2.15细胞后24 h,采用ELISA和FQ-PCR检测上清液中HBeAg和HBV DNA含量,RT-PCR检测细胞内HBV mRNA水平。结果:ZFP在COS-7细胞中能正常表达。与空质粒组相比,ZFP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拷贝量和HBeAg含量明显降低(P<0.05),细胞内HBV mRNA也显著减少。结论:人工设计的ZFP可以在真核细胞内正常表达,并能有效抑制HBV的转录。 陈聪 李鑫 郭宁 张华 吴忠均关键词:乙肝病毒 核心启动子 锌指蛋白 HEPG2.2.15细胞 Modified arterialization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a mouse model 被引量:3 2010年 BACKGROUN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and gene knock-out models, the mous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imal model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We examined hepatic rearterializatio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a mouse model. METHODS: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70 mice and sham-operation was performed in a control group of 40 mice. Based on the 'two-cuff' method, a continuous suture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the supra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and a cuff approach to the portal vein and the infra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A biliary stent was inserted into the bile duct. The hepatic artery was reconstructed with end-to-side anastomosis. The survival rate of recipients was monitored at 24 hours, one week, and one month after the operation. Liver function and morphology were evaluated one month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Postoperative survival rates were 94.3% at 24 hours, 91.4% at one week, and 85.7% at one mon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ee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in liver function. The hepatic tissue preserved normal structure. CONCLUSION: Owing to its high survival rate and stability, this surgical approach is ideal for establishing an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use model with hepatic artery reconstruction. (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Jut 2010; 9: 264-268) Huang, De-Rong Wu, Zhong-Jun Zhu, Yu肝动脉重建在小鼠原位肝移植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索肝动脉重建在小鼠原位肝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以"双袖套法"小鼠肝移植为基础,将带腹主动脉的供肝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进行肝动脉重建(实验组),并设立非重建组对照(对照组),分别完成小鼠原位肝移植70例,比较术后48h、1周、1月存活率,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再生、凋亡,炎性介质的表达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1月存活率(88.3%)较对照组(73.3%)明显增加(P<0.05),术后1周实验组血清ALT值[(926.8±36.458)U/L]明显高于对照组[(546.8±74.58)U/L](P<0.01),但术后2周、1月实验组血清ALT值[(88.4±8.336)U/L,66.2±20.512)U/L]较对照组[(179.6±7.536)U/L,156.4±16.041)U/L]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检查对照组见肝细胞片状坏死、小胆管增生,而实验组肝细胞以变性为主,且术后1月肝组织结构恢复正常;术后对照组肝细胞再生明显增加。结论小鼠原位肝移植中肝动脉重建可明显提高受体长期存活率,促进肝功能恢复,保护肝细胞,明显减少胆道并发症,但对受体移植术后炎性反应无明显影响。 黄德荣 吴忠均 朱宇关键词:肝移植 肝动脉重建 胆道并发症 动物模型 小鼠 肝动脉重建的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肝动脉重建的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以“双袖套法”小鼠肝移植为基础,将带腹主动脉的供肝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共完成小鼠原位肝移植70例,并观察术后24h、1周、1个月受体存活率,术后1个月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对照。结果受体术后24h、1周、1个月存活率分别为94.3%、91.4%、85.7%。术后1个月肝功能ALT:(39.20±2.09)U/L;AST:(75.60±3.24)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显示肝组织结构良好。结论该方法可稳定地建立肝动脉重建的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黄德荣 吴忠均 朱宇关键词:肝移植 肝动脉重建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