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8EZX001)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尧均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庞蒂
  • 2篇梅洛-庞蒂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思考
  • 1篇秩序
  • 1篇视觉
  • 1篇主题分析
  • 1篇现象学
  • 1篇可见性
  • 1篇绘画
  • 1篇《知觉现象学...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张尧均

传媒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现代哲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可见性之谜——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关于绘画的哲学思考被引量:5
2013年
尽管梅洛-庞蒂的《眼与心》以绘画为主题,但它实际想要探讨的却是人与存在的关系;而在画家那里,视觉就构成了此种关系的纽结。本文因此着重考察了视觉的基本特征,进而探讨在视觉中所发生的人与物的可逆关系,及可见者与不可见者之间的缠结关系,最后指出了经由绘画通达存在的可能性。
张尧均
关键词:梅洛-庞蒂绘画视觉可见性
现象学与意义——对《知觉现象学》“前言”的阅读被引量:2
2013年
《知觉现象学》的"前言"是梅洛-庞蒂现象学的一个宣言,尽管看起来梅洛-庞蒂追随了胡塞尔的现象学,但实际上他一开始就创立了他自己的现象学风格。本文通过探讨"前言"中五个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本质上是一种意义哲学,进而探讨了意义与涵义、涵义与本质、意义与神秘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前言"中所预示的从现象学向存在论的过渡。
张尧均
关键词:梅洛-庞蒂现象学
结构、秩序和意义——对《行为的结构》的主题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本文选择了三个关键的概念(结构、秩序和意义)对梅洛庞蒂的第一本重要著作《行为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三个概念是相互关联的。对行为之"结构"的分析阐明了人之异于动物的特殊性,进而建立起了一种新的自然"秩序",这种自然秩序以"意义"(sens)作为其最终的趋向,从而标明"人是意义的动物"。由此也建立起了梅洛庞蒂的"意义哲学"。
张尧均
关键词:秩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