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20003)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柴荣林群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社会
  • 1篇学田
  • 1篇社会功效
  • 1篇社会共识
  • 1篇私有制
  • 1篇司法
  • 1篇司法责任
  • 1篇土地私有
  • 1篇土地私有权
  • 1篇土地制度
  • 1篇土地制度变迁
  • 1篇情境
  • 1篇权属
  • 1篇人格
  • 1篇人格平等
  • 1篇中西
  • 1篇租佃
  • 1篇租佃关系
  • 1篇历史情境
  • 1篇民法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柴荣
  • 2篇林群丰

传媒

  • 1篇河北学刊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法学家
  • 1篇政法论丛
  • 1篇历史教学(下...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近代中西人格平等思想之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人格平等思想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伴随着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身份等级制度的废除逐渐形成的。从比较的视野考察,中西人格平等思想有很大的关联性,中国近代是在引进西方平等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的人格平等法律文本。但是,在废除等级制度的过程中,中西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西方构建了个体人格平等法律关系,而中国的平等观更关注以国家群体为本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西近代构建人格平等制度的历史情境不同,在几千年的国家和家族本位传统中和近代艰难的社会时局下,近代中国追求人格平等更需要以国家利益的实现为前提。
柴荣
关键词:近代中西人格平等
中西历史情境中“民法”之共同核心研究——以功能性比较为路径
2014年
在中西各自不同的历史情境中,进行概念和结构层面的"民法"比较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以功能性比较为路径,就会发现,中西"民法"各自依托在不同的主流思想,即儒家与自然法思想之中。两者在发展演交的过程中,尽管有诸多差异性,但其"共同核心"即相似性,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以下三个方面,它们有着惊人的相合之处:其一,在民法原则上,"诚信"是其共同追求的理念之一;其二,在社会功能上,同为民事规则之评价标准;其三,在传承方式上,教育同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
柴荣
关键词:民法思想功能比较
中国古代官学田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2016年
学田在南唐时期已有萌芽,但其演变成受法律规范的官学田制度则始于宋代。官学田的来源包括朝廷赐田、政府拨付、学校购买以及私人捐赠等。从权属而言,官学田大部分属于官田,除非是来自私人的没有变更土地权属的仍然属于民田。官学田从其审批获得到日常管理都有严格的法律规范。官学田使用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平等的租佃契约关系,官学田的收入是中国古代宋之后政府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经费来源。
柴荣
关键词:租佃关系
论中国传统司法责任制度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传统中国司法责任制度内容十分丰富,对当代中国司法责任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法律构造上看,传统司法责任制度在案件受理、事实查明与法律援引等方面都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规范体系。从功能上看,传统司法责任制度通过将道德义务法律化这一方式,稳固和扩张了儒家规范体系,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共识。同时,司法责任制度为高效的司法服务提供了保障,也在大多数司法审判中维护了社会正义。当今中国正在加紧完善司法责任制度建设,这就要求吸收传统司法责任制度中的优良因子,包括内容明确的司法责任体系和案件受理制度。同时,有效防范其所面临的问题,如避免设置过高的司法责任标准等。
柴荣林群丰
关键词:司法责任社会共识合法性
论古罗马与中国汉朝土地制度变迁的共性:以土地私有权的兴起为中心被引量:3
2015年
古罗马与中国汉朝早期都存在大量公有土地,公有土地份额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然而,两国随后都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土地私有化现象,大量公有土地转为私人所有。比较研究发现,古罗马与中国汉朝的地权转型之间存在两大共性。其一是转型过程基本相似,从地权制度变迁的表现形态来看,两国都经历了"公有—私人侵占或国家划拨—事实占有—占有的法律确认"这一运动过程。其二是转型的根本原因一致,两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基本相同,都可归因于提升社会生产力的理性选择。土地私有权起源的社会理论的进一步推演表明,土地私有权广泛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考察古罗马与中国汉朝的土地制度转型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现这一推论正好可以解释两国土地制度的转型,即,两国的土地私有权广泛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提升社会生产力。
柴荣林群丰
关键词:公有土地私有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