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065)

作品数:10 被引量:101H指数:6
相关作者:严力行洪小珍朱发明许先国吕杭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类孟买型
  • 4篇血型
  • 4篇基因
  • 3篇岩藻糖
  • 3篇岩藻糖基转移...
  • 3篇糖基转移酶
  • 3篇转移酶
  • 3篇分子
  • 3篇ABO血型
  • 2篇等位
  • 2篇等位基因
  • 2篇血型系统
  • 2篇突变
  • 2篇子机
  • 2篇基因突变
  • 2篇家系
  • 2篇分子机制
  • 2篇ABO基因
  • 2篇ABO血型系...
  • 2篇FUT1基因

机构

  • 10篇浙江省血液中...

作者

  • 10篇朱发明
  • 10篇洪小珍
  • 10篇严力行
  • 9篇吕杭军
  • 9篇许先国
  • 6篇马开荣
  • 5篇应燕玲
  • 5篇陶苏丹
  • 5篇和艳敏
  • 4篇刘瑛
  • 3篇蓝小飞
  • 2篇兰小飞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遗传

年份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类孟买血型家系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研究1个中国人类孟买型血型家系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 以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先证者及其家系的红细胞ABO和H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类孟买表型家系的ABO基因第6、7外显子和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α-1,2-fucosyltransferase,FUT1)编码区,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并通过克隆测序法对存在FUT1基因复合杂合的样本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 通过血清学技术在9个家系成员中鉴定了3个类孟买型,直接测序发现先证者FUT1基因存在35C/T、235G/C和682A/G复合杂合.单倍体序列分析表明先证者的FUT1基因型为h235c/h35T+628G.其中h235C等位基因引起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G79R替换,h35+628G等位基因引起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A12V和M228V替换.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一种新的类孟买表型相关的FUT1基因突变235G〉C.
许先国洪小珍刘瑛应燕玲陶苏丹和艳敏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类孟买型FUT1基因
ABO血型新等位基因O61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本研究探讨ABO新等位基因O61的分子机制。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标本红细胞ABO血型抗原,标准A、B、O红细胞检测标本血清中的ABO抗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ABO基因的第5至7外显子序列,PCR产物经双酶切后直接测序分析6和7外显子。1例B表型标本采用基因组单链抽提技术分离杂合基因型标本的2条单体型,对分离的单体型扩增后进行ABO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417例标本中发现3个标本743位碱基发生突变,其中2例表型为O型,1例为B型。2例O型直接测序分析显示,6和7外显子有261G缺失及743G/C杂合。1例B型直接测序结果为261G/缺失及297A/G、526C/G、743G/C、657C/T、703G/A、796C/A、803G/C、930G/A杂合。采用基因组单链抽提技术将B型标本的两条单体型进行分离,对分离的单体型扩增后进行ABO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2条链分别为B101和突变的O型。将突变的新O型基因提交血型抗原基因突变数据库,被正式命名为O61。结论:ABO基因7号外显子743G>C为1个新的突变点,发现1个ABO新等位基因O61。
陶苏丹和艳敏应燕玲洪小珍许先国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ABO基因测序
中国人罕见的cisAB变异型分子机制分析被引量:40
2008年
为研究中国人群ABO血型系统中罕见的cisAB变异型的分子遗传背景,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12例ABO血型疑难样本和116例随机无血缘关系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样本ABO基因酶活性编码区外显子6、7和侧翼内含子进行突变筛选和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扩增片段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血清学检测发现12个样本均为(A强B弱)或(A弱B强),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表明这些样本均为cisAB变异型,并存在4种基因型。通过单倍体序列分析,从中发现2种cisAB等位基因,其中cisAB01不仅存在外显子7的467C>T和803G>C变异,还在第6内含子存在未经报道的163T>C和179C>T变异;另一种等位基因是在B101基础上保留了A101的803G位点,编码一条176G、235S、266M和268G组合的多肽链。经检索,未发现该组合的ABO等位基因,该等位基因已被国际血型抗原基因突变数据库命名为cisAB05等位基因。文章系统研究了中国人群cisAB变异型分子机制,发现了一种新的cisAB05等位基因,同时根据内含子序列推测cisAB01等位基因可能是通过A101和B101等位基因间的同源交换而形成的。
许先国刘瑛洪小珍马开荣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分子机制ABO血型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活性
2011年
目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方法:反应混合物处理后进样,以90%的20 mmol/L KH2PO4(含5%四丁基溴化铵)和10%甲醇为流动相,254 nm波长下检测底物β-苯酰半乳糖苷的减少量。结果:方法回收率≥97%,变异系数为1.66%,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高。β-苯酰半乳糖苷峰单一,无其它杂峰干扰。反应管与对照管相比,β-苯酰半乳糖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方法可靠,适合于常规检测和体外表达研究。
陶苏丹应燕玲和艳敏洪小珍许先国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活性测定
一例ABO亚型ABx09的撒物学研究和鉴定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研究1例ABO亚型ABx09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先证者红细胞AB0血型抗原,标准A、B、0红细胞检测先证者血清中的ABO抗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 ction,PCR)技术分别扩增先证者ABO基因的第1~7外显子序列,PCR产物经酶切后直接测序分析。第5~7外显子扩增产物经TOPOTA克隆到质粒载体中获得单链,对所得克隆进行AB0基因第5~7外显子双向测序分析。家系调查采集先证者父母的标本进行血型血清学实验和ABO基因第6和7外显子直接测序分析。结果先证者红细胞有A、B抗原,同时血清中存在抗B抗体。直接测序分析发现第6外显子第261位无缺失、第297位AG,第7外显子467CT、526CG、657CT、703GA、796CA、803GC、889GA、930GA杂合,可指定为A102Bx09基因型。克隆测序得到两个等位基因A102和Bx09。与B101序列相比,Bx09第889位G—A,导致第297位谷氨酸变成赖氨酸。家系调查显示先证者Bx09等位基因从母亲遗传所得。结论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第889位G—A突变导致产生Bx09表型,其血清中可含有抗B抗体。
洪小珍应燕玲许先国马开荣兰小飞刘瑛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ABO基因抗B抗体
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35C>T和682A>G突变点体外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探讨35C>T和682A>G突变点对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FUT1)表达活性的影响。PCR扩增FUT1全长编码序列DNA片段,通过TOPOTA技术连接至表达载体pcDNA3.1/V5-His,获取目的重组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G418筛选培养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H抗原,实时荧光PCR检测fut1 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获取了35T、682G+35T和682A+35C重组质粒。转染2天后H抗原在COS-7细胞膜上表达,第4天达最高峰。与野生型(682A+35C)转染的细胞相比,第4天重组质粒(682G+35T)转染细胞H抗原的表达量仅为野生型的13.3%,而重组质粒35T转染细胞为野生型的52.7%。转染后fut1mRNA水平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递减,在第1天重组质粒(682G+35T)转染细胞fut1 mRNA水平仅为野生型(682A+35C)的14%。结论:682A>G突变明显降低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活性,而35C>T引起H抗原的表达部分下降。
和艳敏洪小珍马开荣蓝小飞许先国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H抗原类孟买型
10例类孟买表型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分析10例类孟买血型表型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序列情况。方法:ABO、H抗原检测采用血清学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FUT1编码区序列,PCR产物双酶切后直接测序分析。杂合子突变标本采用TOPO TA技术分离得到单链。结果:类孟买血型表型红细胞缺乏H抗原,与抗H试剂不凝集。10例标本直接测定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3例为第547-552位AG两碱基缺失(CAGAGAG→CAGAG)纯合子,其它7例为有不同突变点的杂合子。单体型分析显示存在235C、293T、547-552delAG、658T、35T+682G、880-882delTT等6种单体型。结论:类孟买血型存在多种分子遗传机制,最常见单体型为547-552delAG。
洪小珍马开荣蓝小飞刘瑛许先国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类孟买型FUT1基因
双碱基缺失型等位基因复合杂合导致的类孟买型个体1例被引量:5
2011年
本研究探索1例类孟买型血型的分子机制,为稀有血型的筛选和鉴定提供理论基础。以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该个体红细胞的ABO和H表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类孟买表型个体的abo基因第6、7外显子和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fut1)编码区,并对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对纯化的fut1扩增产物进行TOPO克隆和测序,对2处变异位点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学分析确认该个体为罕见的类孟买表型;直接测序发现先证者fut1基因第547位和880位附近存在碱基缺失或插入变异;TOPO克隆测序法证实,fut1基因1条单倍体存在第547-552位两碱基AG缺失,另1条单倍体存在880-882位两碱基TT缺失。这2种变异均导致移码突变,并提前形成终止密码。结论:在献血人群中发现1例罕见的类孟买表型,其分子机制为双碱基缺失型fut1等位基因复合杂合所致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活性减弱。
马开荣陶苏丹蓝小飞洪小珍许先国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类孟买型
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293C〉T和658C〉T突变真核细胞稳定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建立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α-1,2-fucosyltransferase gene,FUT1)293C〉T和658C〉T突变真核表达细胞,阐明FUT1突变引起H抗原减弱的机制。方法抽提类孟买型先证者基因组DNA扩增FUT1全长编码序列,扩增片段与真核表达载体peDNA3.1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采用脂质转染技术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并进行稳定表达筛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量,应用HPLC检测酶活性,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ieetrophoresis,SDS-PAGE)和Western印迹技术鉴定蛋白。结果构建了pcDNA3.1-FUT1野生型、pcDNA3.1-FUT1293C〉T、pcDNA3.1-FUT1658C〉T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后通过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FUTj的COS7细胞。以野生型重组体转染细胞中FUT1mRNA量作为对照,293C〉T和658C〉T重组体转染细胞FUT1mRNA量分别为野生型的97.10%和104.74%。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细胞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46000大小的目的蛋白片段,pcDNA3.1-FUT1野生型重组体转染细胞表达蛋白可催化相应的酶促反应,而peDNA3.1-FUT1293C〉T、pcDNA3.1-FUT1658C〉T转染细胞蛋白完全失去酶活性。结论体外实验提示293C〉T和658C〉T突变并不影响FUT1mRNA转录和蛋白生成,但表达蛋白的酶活性明显下降,从而导致H抗原生成减弱。
陶苏丹和艳敏洪小珍应燕玲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关键词:类孟买型基因突变酶活性
B(A)血型分子机制研究及其家系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研究罕见B(A)血型的血清学特性和分子机制,为B(A)血型的临床输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1例先证者、家系成员及献血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用标准A、B、O红细胞检测其血清中的ABO抗体。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进行先证者与献血者交叉配合试验。采用PCR技术扩增ABO基因的第6、7外显子序列,对先证者、家系成员、献血者标本的ABO基因外显子6、7和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对先证者标本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先证者及其2位家系成员红细胞上有A、B抗原,同时血清中存在抗A1抗体,血清学表型为A2B。直接测序分析发现先证者标本第6、7外显子存在261G/del、297A/G、526C/G、657C/T、700C/G、703A/G、796A/C、803G/C、930A/G杂合,可推断为B(A)02/O01基因型杂合子;家系中其母亲基因型为B(A)02/B101,外祖母为B(A)02/O01.先证者单倍体序列分析得到2个等位基因B(A)02:和O01;与B101序列相比,B(A)02第700位C〉G,导致1个氨基酸改变:第234位脯氨酸变成丙氨酸。既往血清学特性为A:B的2个献血者,1个基因型为B(A)02/O01,另1个基因型是A208/B101.B(A)血型先证者与这2名献血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均相合,临床输注后无不良反应。结论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等位基因(B等位基因)700C〉G突变可导致形成B(A)血型,其血清学特性显示为A2B表型。B(A)血型临床输血相配合的供者可选择A,B表型的献血者。
洪小珍许先国马开荣兰小飞朱发明严力行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系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