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852)

作品数:18 被引量:187H指数:7
相关作者:李建国梁辉项辉李志峰张雪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市普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胆碱能抗炎通...
  • 6篇脓毒
  • 6篇脓毒症
  • 4篇内毒
  • 4篇内毒素
  • 3篇电针
  • 3篇毒素血症
  • 3篇血症
  • 3篇足三里
  • 3篇足三里穴
  • 3篇谵妄
  • 3篇迷走
  • 3篇迷走神经
  • 3篇内毒素血症
  • 2篇胆碱
  • 2篇电针刺
  • 2篇心脏
  • 2篇心脏损害
  • 2篇休克
  • 2篇亚基

机构

  • 18篇武汉大学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8篇李建国
  • 5篇梁辉
  • 4篇项辉
  • 4篇张雪艳
  • 4篇李志峰
  • 3篇周青
  • 3篇胡波
  • 3篇宋学敏
  • 3篇李娜
  • 3篇靳风
  • 2篇曹好好
  • 2篇刘畅
  • 2篇饶群
  • 2篇王翔
  • 2篇孙晓晨
  • 2篇薛娜
  • 2篇许美霞
  • 2篇许涛
  • 2篇王海兴
  • 1篇王焱林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新知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足三里穴对烫伤早期大鼠肝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评价电针足三里穴对烫伤早期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2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I组)、烫伤组(Ⅱ组)、电针足三里穴组(Ⅲ组)、非经非穴组(Ⅳ组)和订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a-银环蛇毒素组(V组)。Ⅱ组-V组制备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烫伤后腹腔注射乳酸钠林格氏液进行液体治疗。液体治疗后Ⅲ组和V组给予脉冲电流持续刺激双侧足三里穴20min(刺激参数3v,3Hz,2ms),每8h刺激一次,共刺激6次,V组电针刺激前静脉注射a-银环蛇毒素1.0μg/kg,IV组给予两侧非经非穴电针刺激。烫伤后48h处死动物,取肝组织,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高迁移率族.1(HMGB1)水平,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Ⅳ组肝组织HMGB1水平升高(P〈0.01);与Ⅱ组、Ⅳ组和V组比较,Ⅲ组肝组织HMGB1水平降低(P〈0.05)。Ⅲ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轻于Ⅱ组、Ⅳ组和V组。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减轻烫伤早期大鼠肝损伤,其机制与激活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梁辉李建国王焱林宋学敏周青胡波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烧伤
2092株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7
2013年
目的调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07年7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使用WHONET 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2092株铜绿假单胞菌,占分离病原菌总数的23.3%;其中呼吸道标本1748株;209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集中分布在ICU、干部病房、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共1758株,占总数的84.0%;耐药率最高的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为71.8%,最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为15.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9.8%和28.3%。结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并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有效控制和延缓细菌耐药的发生。
王海兴李建国项辉郭清莲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对胆碱能抗炎通路研究的新认识被引量:4
2012年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损伤和感染所表现出来的红肿热痛,在保护机体免受侵害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功能正常对机体的存活是至关重要的。
项辉胡波李建国
关键词:细胞因子炎症胆碱能抗炎通路
术后限制性液体管理对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保证组织灌注前提下的术后限制性液体管理对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0例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经6h复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限制性液体管理组(限制组)和常规液体管理组(对照组),每组15例。自手术结束当日至术后4d,限制组和对照组患者液体总入量分别控制于25—35ml·kg^-1·d^-1和40~50ml·kg^-1·d^-1,监测两组患者液体平衡、组织灌注、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情况。结果限制组患者液体总入量(ml/d)和液体净平衡(ml/d)明显少于对照组(总人量:1782.56±258.38比2707.50±294.64,净平衡:316.67±202.86比623.33±244.38,均P〈0.05),中心静脉压(CVP,mmHg,1mmHg=0.133kPa)明显低于对照组(4.03±1.81比6.47±3.09,P〈0.05),心率(HR,次/min)、平均动脉压(MAP,mmHg)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85.03±13.49比81.44±12.49,MAP:80.65±11.39比82.38±8.28,均P〉0.05)。限制组患者术后第1个24h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35(17,53)%比17(-6,33)%,P〈0.05],患者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肠鸣音:37.43±24.97比46.36±19.34,排气:53.63±12.78比75.43±20.07,排便:78.73±46.48比93.40±41.08,均P〈0.05),发生术后呕吐的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比7,P〈0.05)。而限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5比3)、容量缺乏(2比0)、容量过多(0比1)的例次数则无差异。结论对行结肠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保证组织灌注前提下减少液体正平衡,可以缩短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不增加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刘畅饶群李建国杜朝晖周青梁辉胡波李璐王静蔡书翰
关键词:组织灌注结肠部分切除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脓毒症大鼠心脏损害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足三里对脓毒症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SHAM),脓毒症模型组(CLP),脓毒症+电针足三里组(CLP+EA),脓毒症+电针非经非穴组(CLP+SEA),共4组(n=10)。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CLP+EA组电针刺双侧足三里穴;CLP+SEA组采用相同频率和强度刺激非经非穴;24h后,摘除心脏并固定于Langendorff灌流装置,置入左心导管,测定各组大鼠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LVSP),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心脏输出量(CO)和心率(HR)。最后取心脏组织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1模型组各组大鼠术后24h均出现明显感染中毒症状,血培养结果和腹腔分泌物培养结果均为阳性。2CLP组和CLP+SEA组大鼠LVEDP,dp/dt max、CO和HR,均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1),CLP+EA组较之CLP组和CLP+SEA组可见明显改善(P<0.01)。3与SHAM组相比,各组MDA、MPO的含量显著增高,以CLP组和CLP+SEA升高更为显著(P<0.01),CLP+EA组SOD含量更高(P<0.01)。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TNF-α和IL-6的浓度在CLP组、CLP+SEA组和CLP+EA组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CLP组和CLP+SEA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刺足三里可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受损程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起到心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TNF-α和IL-6释放,减轻过氧化损伤有关。
曹好好许美霞李建国许涛
关键词:脓毒血症足三里胆碱能抗炎通路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内皮多糖蛋白包被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观察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内皮多糖蛋白包被(EG)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50 - 300 g,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S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和迷走神经电刺激组(VNS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建模成功4h后均做以下检查:动脉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动脉血EG脱落标志物蛋白聚糖-1(Syn-1)、透明质酸(HA)和硫酸化素(HS)浓度;电镜观察小肠肠系膜小静脉EG的变化.结果 S组血浆TNF-α、Syn-1、HA和HS浓度分别为:(34.14 ±4.94) ng/L、(53.8±17.09)、(52.22±15.15)、(0.61 ±0.14) μg/L;LPS组上述4种物质浓度分别为:(222.82±13.44) ng/L、(95.10±33.54)、(108.43 ±23.66)、(2.40±1.15) μg/L,较S组显著升高(P< 0.01);VNS组上述4种物质浓度分别为:(103.04±7.18) ng/L、(59.32±18.65)、(58.8 ±15.67)、(1.00±0.15) μg/L,显著低于LPS组(P<0.01).电镜下可观察到S组大鼠肠系膜小静脉具有完整连续的EG,而LPS组EG脱落明显,VNS组则未见明显EG脱落.结论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的内皮多糖蛋白包被可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胆碱能抗炎通路拮抗全身性炎性反应有关.
王翔项辉杨晓李娜李志锋李建国
关键词:胆碱能抗炎通路内毒素血症
连续3年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ABA)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08—2010年重症医学科患者的各类送检标本常规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ABA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共分离出317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占ABA总数82.33%。多药耐药菌株(MDRO)检出率为83.91%;ABA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日渐增高,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由2008年13.95%增加到2010年的75.65%;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明显上升。结论重症医学科ABA检出率逐年增高,耐药严重,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与干预;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手卫生、消毒灭菌及隔离工作对控制ABA感染非常重要。
王海兴李建国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性
MiR205在脓毒症小鼠心脑肾中对HMGB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检测在胆碱能抗炎通路(CAP)中miR-205表达变化和对脓毒症小鼠脑、心、肾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调节作用。方法:15只BALB/C小鼠被随机分成3组:脓毒症组和CAP组各6只,对照(control)组3只,分别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5mg/kg+生理盐水,LPS 15mg/kg+GTS-21 4mg/kg,等量生理盐水。24h后处死小鼠取材心、肾、脑组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脓毒症小鼠和胆碱能抗炎通路小鼠的脑、心、肾组织中miR-205与HMGB1的表达。结果:脓毒症小鼠脑、心、肾组织的miR-205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_2、P_4、P_6>0.05),CAP组均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_1、P_3、P_5<0.001)。脑、肾组织中HMGB1的表达CAP组较脓毒症组有明显降低(P_1、P_3<0.001)。心肌组织中HMGB1的表达在脓毒症组和CAP组差异无显著性(P5>0.05)。结论: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时,脑、心、肾组织中表达升高的miR-205降低脑、肾组织中HMGB1的表达。
周文海李建国
关键词:脓毒症胆碱能抗炎通路
α7亚基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右美托咪定防治内毒素血症小鼠谵妄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d7亚基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在右美托咪定(DEX)防治内毒素血症谵妄发生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DEX对照组、脂多糖(LPS)诱导内毒素血症模型组(LPS组)、DEX保护组(DEX+LPS组)、α-银环蛇毒素拮抗组(α-BGT+DEX+LPS组),每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LPS20mg/kg制备内毒素血症模型,Ns组和DEX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DEX对照组、DEX+LPS组和α—BGT+DEX+LPS组小鼠于制模前15min腹腔注射DEX40ug/kg,α—BGT+DEX+LPS组于注射DEX前15min腹腔注射d7nAChR抑制剂α—BGT1ug/kg;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前及制模后24h每组取10只小鼠进行旷场实验,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留取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表达量。另取10只小鼠行新物体识别实验,观察训练阶段探究总时间及制模后3h和24h的偏好指数。结果Ns组和DEX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①旷场实验结果显示,制模前各组旷场实验观察指标均无差异。制模后24h,与NS组比较,LPS组小鼠表现为对新环境的认知、学习和记忆能力均下降,紧张度增加;DEX可明显改善小鼠的上述变化;而α-BGT可部分拮抗DEX对谵妄小鼠的保护作用。②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与Ns组比较,LPS组小鼠探究新事物的能力下降;DEX可改善小鼠的探究能力;而α-BGT可拮抗DEX的保护作用。⑧ELISA结果显示,LPS组血清TNF-α和NSE水平较Ns组明显升高,DEX可抑制LPS诱导的血清TNF-α和NSE水平升高,而α-BGT可拮抗DEX的保护作用(Ns组、LPS组、DEX+LPS组、α-BGT+DEX�
张雪艳李志峰孙晓晨靳风刘俊廷李建国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谵妄乙酰胆碱
脓毒症和胆碱能抗炎通路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立巨噬细胞和BALB/c小鼠的脂多糖(LPS)脓毒症模型和GTS-21胆碱能抗炎通路模型。方法:RAW264.7和BALB/c小鼠用于观察不同剂量下LPS制作的脓毒症模型和GTS-21制作的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模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探索使细胞和小鼠存活时间大于24h,且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达最高浓度时的LPS剂量。在此实验基础上寻找有效降低TNFα和HMGB1的最佳GTS-21剂量。结果:RAW264.7细胞模型构建时,脓毒症模型中TNFα和HMGB1表达最高的LPS剂量为50mg/ml,胆碱能抗炎通路模型中最佳GTS-21剂量6μg/ml。小鼠脓毒症模型中,LPS剂量为15mg/kg时,TNFα和HMGB1表达最高且小鼠存活>24h,小鼠CAP模型最佳GTS-21剂量4mg/kg。结论:得出LPS小鼠脓毒症模型和GTS-21胆碱能抗炎通路模型的最佳用药剂量,为探索脓毒症和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周文海李建国
关键词:内毒素脓毒症胆碱能抗炎通路动物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