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0992022-1)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左文朴裴建新黄日波庞浩张穗生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科学院广西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丁醇
  • 2篇生物丁醇
  • 2篇梭菌
  • 2篇发酵
  • 1篇新菌株
  • 1篇蔗渣
  • 1篇水解
  • 1篇酸水解
  • 1篇发酵研究
  • 1篇甘蔗渣
  • 1篇高产

机构

  • 2篇广西科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庞浩
  • 2篇黄日波
  • 2篇裴建新
  • 2篇左文朴
  • 1篇黄志民
  • 1篇黎贞崇
  • 1篇张穗生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可再生能源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产生物丁醇新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丁醇是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为了获得高效生产丁醇的菌株,通过玉米培养基富集、丁醇耐受筛选的方法,从自然环境(牛粪、沼气池和土壤)来源的60份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丁醇发酵比率高的新菌株,菌株命名为gxzp-13-2。经梯度浓度葡萄糖发酵试验表明,5%葡萄糖发酵丁醇产量较高,最高可达10.05 g/L,总溶剂达到13.95 g/L,丁醇比约为72.1%,转化率为31.8%。对此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经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gxzp-13-2与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的同源性最高,相似性高达98%。gxzp-13-2在厌氧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呈紫色。该菌株为下一步的菌种基因改造工作提供了研究基础,也为丁醇发酵提供了宝贵的菌种资源。
裴建新左文朴庞浩张穗生黄志民黎贞崇黄日波
关键词:生物丁醇发酵
拜氏梭菌13-2发酵甘蔗渣水解液生产丁醇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蔗渣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蔗渣原料生产丁醇将大大降低丁醇的成本。方法:实验利用0.25~3.0%不同浓度稀H2SO4对蔗渣进行121℃的高温作用1h,以水解液为碳源,进行丁醇的发酵实验。结果:相对于8052菌株,13-2菌株对甘蔗渣水解液具有更高的发酵效率,在0.5%硫酸用量条件下,13-2菌株的丁醇发酵量最高,达到4.5g/L。而8052只有2.3g/L的丁醇发酵量。结论:在同等条件下,拜氏梭菌菌株13-2比模式菌株8052具有更高的溶剂产量和抑制物耐受能力,最佳的蔗渣水解条件为1.5%硫酸用量,丁醇发酵量和总溶剂分别为4.57g/L和5.41g/L。
庞浩裴建新左文朴黄日波
关键词:甘蔗渣生物丁醇发酵酸水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