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0450)

作品数:25 被引量:97H指数:6
相关作者:葛文杰曹大富张继文袁沈峰冯肖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东南大学江苏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5篇受弯
  • 12篇钢筋
  • 11篇受弯性能
  • 10篇混凝土
  • 10篇混凝土梁
  • 8篇复合梁
  • 7篇EC
  • 7篇ECC
  • 6篇冻融
  • 6篇冻融循环
  • 4篇冻融循环作用
  • 4篇应力
  • 4篇预应力
  • 4篇预应力混凝土
  • 4篇预应力混凝土...
  • 4篇受弯梁
  • 4篇力学性能
  • 4篇混凝土柱
  • 4篇钢筋混凝
  • 4篇钢筋混凝土

机构

  • 27篇扬州大学
  • 6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扬州工业职业...
  • 1篇江苏省水文水...
  • 1篇扬州市职业大...
  • 1篇江苏时代建筑...
  • 1篇江苏省苏科建...

作者

  • 26篇葛文杰
  • 14篇曹大富
  • 5篇张继文
  • 3篇戴航
  • 3篇李琮琦
  • 3篇袁沈峰
  • 3篇陈坦
  • 3篇冯肖
  • 1篇徐荣
  • 1篇束必清
  • 1篇郑娟
  • 1篇丁昊
  • 1篇周敏
  • 1篇郭容邑
  • 1篇黄全成
  • 1篇张政
  • 1篇杨铭
  • 1篇潘玲珑

传媒

  • 4篇工业建筑
  • 4篇扬州大学学报...
  • 3篇江苏建筑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工程抗震与加...
  • 2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混凝土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应力筋应力腐蚀后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研究预应力筋应力腐蚀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承载力和耐久性的影响,设计制作了7根用人工坑蚀模拟预应力筋受应力腐蚀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静力受力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筋坑蚀后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低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并随坑蚀深度的增大而下降;增大预应力度可提高应力腐蚀预应力筋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增大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可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随着坑蚀的增大,构件抗弯刚度迅速下降;提高预应力度可减缓构件抗弯刚度的下降,而增大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对抗弯刚度的影响则较小。根据该文预应力筋坑蚀后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到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吻合,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李琮琦葛文杰曹大富
关键词:预应力筋应力腐蚀混凝土梁开裂荷载极限荷载
冻融循环与氯离子侵蚀后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被引量:3
2015年
为研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在预应力度分别为0.35、0.52和0.62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试件分别经历50、75次冻融循环作用和氯离子溶液腐蚀后,对其进行静力受弯试验。研究表明:动弹性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下降较快,预应力度高的试件动弹性模量损失较小;预应力度分别为0.35、0.52和0.62的试件,在冻融循环75次后的开裂荷载较冻融循环50次的试件分别下降6.9%、6.7%、5.7%,极限荷载分别下降14.7%、17.5%、11.6%;冻融循环50次后,预应力度为0.52和0.62的试件较预应力度为0.35试件的开裂荷载分别高20%、17.85%,极限荷载分别高21.4%、8.7%;冻融循环75次后,预应力度为0.52和0.62的试件较预应力度为0.35试件的开裂荷载分别高23.8%、19.0%,极限荷载分别高24.1%、19.4%;氯离子侵蚀在短期内对试件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
葛文杰曹大富徐荣
关键词:冻融循环氯离子侵蚀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动弹性模量开裂荷载
冻融循环后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为研究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在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力学性能,采用快冻快融法对掺入不同类型纤维、不同纤维掺量的试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质量损失率、纵向相对动弹性模量、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试件破坏越严重,质量损失率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下降。掺入纤维试件经过冻融循环作用后各方面性能均优于未掺纤维的水泥砂浆试件。体积掺量为2%的日本RECS15×12型PVA纤维的试件性能最好,质量损失率小于2%,纵向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不到30%,且能保持较好的延性,抗冻等级高于F200,能够满足寒冷地区工程需要。
葛文杰桂常清王必元
关键词:水泥基复合材料冻融循环力学性能
ECC-RC复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采用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替换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的部分混凝土形成ECC-RC复合梁,利用ECC材料优异的韧性和良好的控制裂缝的性能来提高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耐久性与承载能力。通过对四根不同替代高度比例的ECC-...
霍正东葛文杰陈俊钰戴强
关键词:混凝土ECC复合梁受弯性能
热处理工艺对微合金建筑用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设计了微合金建筑用钢的成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微合金建筑用钢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035℃开轧、805℃终轧且在800℃进行正火处理,此时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为562 MPa、屈服强度为470 MPa、伸长率为22.6%,屈强比为0.84。600℃回火前后的显微硬度分别为175 HV0.1和189 HV0.1。
郑娟葛文杰束必清
关键词:合金力学性能显微结构
HRBF500级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为研究配置HRBF500级钢筋的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制作了4根500MPa级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考虑了配筋率、轴压比、配箍率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RBF500级钢筋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性能,随着配筋率的增加、轴压比的减小、体积配箍率的增大,试件抗震性能和延性均相应提高。给出的恢复力模型各特征参数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葛文杰张继文曹大富戴航
关键词:HRBF500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延性
钢筋混凝土梁-砌体墙组合构件受剪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设计制作了2种不同组合形式、3种不同连接筋间距的构件共7根,并对其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构件中砼梁、砌体梁与对比整浇梁裂缝发展以及最终破坏形态基本相同,最终都呈现出剪压破坏。组合构件相对于对比整浇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提升效果较为明显,极限承载力随着其连接筋间距的减小而提高。
曹大富周开富王松荣葛文杰王必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砌体墙受剪性能
细晶粒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高强钢筋的应用可减少钢筋用量,降低工程造价。为了研究配置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运用有限元软件Open Sees对HRB335、HRBF400、HRBF500级钢筋混凝土框架在7度多遇、设防及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详细的参数分析。采用框架梁、柱端塑性铰区的变形状态来标记损伤破坏程度。结果表明,随着地震作用的增大钢筋混凝土框架最大顶点位移、残余变形和梁、柱节点损伤逐渐增大。相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最大顶点位移基本相等,而震后残余变形随着钢筋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减小,框架梁、柱节点损伤的程度逐渐降低。高强度等级钢筋的应用可减小框架的损伤,提高框架的抗震性能。
葛文杰张继文曹大富戴航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高强钢筋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影响,对分别经历0,75,100,125,150次冻融循环作用的立方体试块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并对设计制作的45根钢筋混凝土梁分别经历0,75,100,125次冻融循环后的静力受剪性能进行试验。分析了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相对抗压强度、相对抗拉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研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不同箍筋间距对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试块质量、相对动弹性模量、相对抗压强度和相对抗拉强度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都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GB 50010—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关于梁受剪承载力的计算理论适用于冻融循环作用后的钢筋混凝土梁。
曹大富周敏葛文杰袁沈峰
关键词:冻融循环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
FRP筋混凝土梁研究现状被引量:12
2015年
FRP筋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具有抗拉强度高、疲劳性能优、徐变松弛性能好等优良力学性能,适用于替代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用于腐蚀环境和特殊工程。介绍了FRP筋的力学性能及其与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并对FRP筋梁、FRP筋与钢筋混合配筋梁、FRP金属复合筋梁、ECC-FRP筋混凝土复合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冯肖葛文杰陈坦王必元
关键词:FRP筋力学性能混凝土粘结性能受弯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