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I78B03)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6H指数:7
- 相关作者:徐兴建李仁东元艺邱娟常变蓉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GIS空间自相关的江汉平原钉螺分布特征被引量:20
- 2014年
- 基于江汉平原1990、1995、2000、2005、2009年5个年份行政村尺度的钉螺面积分布数据,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建立了钉螺分布数据库,运用全局自相关、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及热点分析方法分析了1990~2009年5个年份的钉螺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钉螺分布总体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布模式主要呈现高值聚类,仙桃与洪湖交界处一直都是钉螺分布的高发正热点区域,即钉螺分布面积比较多.从时间变化规律来看,1990、2000和2009年是钉螺分布模式和热点区域发生变化的重要时间节点.研究结果对于钉螺扩散的防控、减少血吸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常变蓉李仁东徐兴建邱娟易凤佳
-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GIS钉螺分布江汉平原
- 基于HJ影像的面向对象土地覆被分类方法被引量:5
- 2013年
- 提出了基于HJ影像的面向对象技术土地覆被分类的一整套方法,即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技术,充分利用影像的光谱特征、空间特征、纹理、上下文关系,综合运用多层分割、整体分割、类内分割和局部分割模式,融入二叉树流程法,以多时相HJ影像为实验数据,对土地覆被类型进行自动提取.并以地形复杂的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分类总体精度为82.88%,能够满足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覆被信息提取的精度要求,说明是可行的;由于中分辨率的HJ影像提供的光谱细节并不是很丰富,HJ影像面向对象土地覆被分类技术的光谱特征优势不明显,利用二叉树流程法和多种分割方法是降低误差提高分类精度的有效途径.
- 罗开盛李仁东
- 关键词:ECOGNITION面向对象
- ARIMA与ARIMAX模型在钉螺密度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ARIMA与ARIMAX模型在预测钉螺密度的适用性,为湖北省钉螺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潜江市1980-2012年的钉螺查螺资料及气象资料,应用ARIMA与ARIMAX模型对潜江市钉螺密度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钉螺密度的ARIMA模型为(1-B)(1-0.643B6)dt=εt,ARIMAX模型为dt=16.371+(-0.522-0.363B)temt+(1+0.590B)εt。ARIMA模型与ARIMAX模型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测值和预测值的趋势基本上一致,实测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内。结论 ARIMA模型与ARIMAX模型可以应用于钉螺密度的预测,具有较好的精度。
- 陈曦洪希成徐兴建魏凤华朱惠国
- 灭螺药氯代水杨胺对非靶生物的急性毒性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价新型灭螺药10%氯代水杨胺制剂(LDS)对非靶生物的急性毒性。方法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将10%LDS分别对鹌鹑、蜜蜂、家蚕、斑马鱼等非靶生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10%LDS对鹌鹑的急性毒性试验在最大染毒浓度为200 mg/kg时,受试鹌鹑未出现任何中毒症状,也未出现死亡情况,为无毒。10%LDS对蜜蜂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2.68×103mg/L,为低毒。10%LDS对家蚕按最高浓度6.00×102mg/kg桑叶染毒时,观察96 h后,各浓度组未观察到家蚕死亡;但与空白对照相比,高浓度组家蚕出现一些如食欲减退、运动减缓等中毒症状,故为低毒。10%LDS对斑马鱼的LC50为6.16 mg/L,为中毒。结论 10%LDS对鹌鹑为无毒,对蜜蜂、家蚕为低毒,对斑马鱼为中毒,对鱼的安全性明显优于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是一种新型的灭螺药。
- 元艺刘敏陈茹娟魏凤华李桂玲李建强徐兴建
- 关键词:灭螺药急性毒性
- 氯代水杨胺在血吸虫病疫区8省现场灭螺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10%氯代水杨胺可湿性粉剂(LDS)在我国主要血吸虫病疫区现场杀灭湖北钉螺效果。方法在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8省选择有螺环境,开展LDS现场浸杀、喷洒和喷粉灭螺试验。现场浸杀法:将LDS配成有效含量分别为0.1、0.2、0.4、0.6、0.8、1.0 g/m^36个浓度组,同时设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WPN)有效含量为1.0 g/m^3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清水),分别观察LDS现场浸杀湖北钉螺24、48、72 h灭螺效果;现场喷洒法和喷粉法:将LDS配成有效剂量分别为0.2、0.4、0.6、0.8、1.0 g/m^25个浓度组,同时设1.0 g/m^2WPN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清水),分别观察LDS现场喷洒及喷粉后1、3、7 d的灭螺效果。结果 0.1 g/m^3LDS在四川、江西、江苏、浙江,0.2 g/m3LDS在云南、湖南、湖北,0.4 g/m^3LDS在安徽现场浸杀钉螺72 h,钉螺死亡率均〉95%;0.2 g/m^2LDS在湖南、湖北、江西、浙江,0.4 g/m^2LDS在四川、安徽,0.6 g/m^2LDS在云南、江苏现场喷洒后7 d,钉螺死亡率均〉85%;0.6 g/m^2LDS在云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7省现场喷粉后7 d,钉螺死亡率均〉85%。按照《农药登记用杀钉螺剂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NY/T 1617-2008)中的标准,LDS为合格灭螺药。结论 LDS现场浸杀、喷洒或喷粉均有较好的杀螺效果,适用于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各种有螺环境灭螺。现场使用推荐剂量:浸杀法为0.1~0.2 g/m^3,喷洒法为0.2~0.4 g/m^2,喷粉法为0.4~0.6 g/m^2。
- 魏凤华徐兴建元艺夏菁李桂玲刘敏陈茹娟周正平董兴齐冯锡光邱东川陈琳易平魏望远陈红根刘红云汪天平郭见多梁幼生戴建荣闻礼永严晓岚
- 关键词:氯代水杨胺灭螺效果钉螺血吸虫病
- 氯代水杨胺在云南省山区的灭螺效果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新型灭螺药氯代水杨胺在云南省山区的灭螺效果。方法采用浸杀法将10%氯代水杨胺可湿性粉剂(LDS)配制成0.1、0.2、0.4、0.6、0.8mg/L溶液,同时设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2mg/L和清水对照组,观察两种药物实验室和现场浸杀24、48、72h的灭螺效果。10%LDS剂量0.2、0.4、0.6、0.8、1.0g/m2,同时设50%WPN2g/m2和清水对照组,观察两种药物实验室和现场喷洒及撒粉1、3、7d的灭螺效果。结果室内浸杀试验,气温25~26℃,水温21~22℃,钉螺接触药物72h后,0.1、0.2、0.4、0.6、0.8mg/LLDS及WPN组和清水对照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3.33%、100%、100%、100%、100%、100%和6.67%。现场浸杀试验,气温18~28℃,水温18~23℃,钉螺接触药物72h后,各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1.11%、100%、100%、100%、100%、100%和3.33%。室内喷洒灭螺后7d,LDS0.2、0.4、0.6、0.8、1.0g/m2组、WPN组和清水对照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0.00%、94.00%、96.00%、99.00%、99.00%、94.00%和6.00%;现场喷洒灭螺后7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0.00%、82.14%、88.35%、90.83%、96.55%、92.56%和4.55%,现场撒粉灭螺后7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74.77%、88.89%、94.50%、90.38%、92.17%、90.38%和4.55%。结论 10%氯代水杨胺可湿性粉剂在山丘型地区具有较好的灭螺效果。
- 李炳桂李文豹董毅熊孟韬冯锡光母亮先田淑惠李萍熊康董兴齐
- 关键词:钉螺氯代水杨胺杀螺效果山丘型
- 1980年来湖北省钉螺分布区域及其数量的消长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前对钉螺分布及消长的研究主要是短期的、文字描述性的、数字和曲线图表示的,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呈现出某个地域范围的钉螺消长的总体趋势。但是,若要呈现出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各个地区钉螺分布及消长的长期变化,仅仅用文字和曲线图是不够的,而是需要用更复杂的方式,才能呈现各个行政村的钉螺消长时空分布情况。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通过地图清晰显示出这些复杂的动态变化。利用湖北省钉螺的螺情村级统计年报数据,以湖北省村级行政区划图为基本空间制图单元,利用ArcGIS软件的逻辑运算和统计功能,分析了各个村级行政区从1980~2009年每间隔5a的钉螺分布的区域及面积大小,以及钉螺数量的消长情况,并用GIS软件详细制图,获得各个村级行政区的钉螺数量的消长变化情况。根据钉螺消长情况,将所有行政村分为八类,可以识别出钉螺反复出现和难以消灭的地区,并且在地图中清晰地呈现出来。针对各个钉螺消长类型,结合自然地理、人为治理途径等情况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出湖北省各地区钉螺消长类型分异的原因,这将有利于制定县市甚至细化到村级单位的钉螺防控计划,也有利于辨识过去30a来钉螺分布及其数量消长的区域以及灭螺的效果,对今后血吸虫的防治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 施媛媛李仁东徐兴建邱娟刘可群常变蓉易凤佳
- 关键词:钉螺分布GIS
- 3种杀螺药物云南山区现场杀螺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10%氯代水杨胺可湿性粉剂(LDS)人工拌沙撒粉法、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MNSC)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喷洒法在云南山区开展现场杀螺试验,灭螺后7、15、30 d,LDS组钉螺死亡率、活螺密度下降率、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为72.69%~87.16%、74.10%~88.84%和20%~30%,MNSC组分别为66.21%~91.06%、69.55%~91.36%和19.44%~27.78%,WPN组分别为78.10%~90.18%、82.44%~91.60%和17.50%~20%。结果显示,LDS、MNSC和WPN灭螺效果基本接近。
- 李炳桂李文豹冯锡光董毅吴明寿邵宗体母亮先田淑惠李萍高丽萍熊康董兴齐
- 关键词:钉螺杀螺效果
- 静水不同水深条件下钉螺运动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掌握静水不同水深条件下钉螺上爬运动状态,为探索新的防止钉螺扩散模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实验室内观测玻璃圆管中不同水深钉螺上爬行为,记录钉螺上爬时间和高度,并分析静水水压对钉螺上爬运动的影响。结果通过观测,获得了钉螺静水空间分布特征,即在不同水深的玻璃管中,钉螺主要分布于静水水表和水底两层;通过拟合静水压强与钉螺上爬速度的关系,得到静水水深与钉螺爬离水面高度的回归方程,确定静水中60 cm水深是钉螺对水压敏感性的分界点;距水面80 cm以内静水中钉螺离水面高度差异不大,钉螺在深度80 cm以内的静水中爬出水面后主要集中在距水面13 cm处附近。结论钉螺在静水中的上爬速度与静水压强成反比,钉螺爬出水面后距水面高度与水体深度成反比。
- 元艺林嵩艺卢金友王家生魏国远徐兴建
- 关键词:钉螺
- 我国水利血防工程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作用和意义被引量:24
- 2010年
- 长期以来,我国水利血防工程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特别是血吸虫病疫区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往往会改变工程区及其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些生态环境变化有利于控制或消除血吸虫病,而有些生态环境变化可能导致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因此,需对水利血防工程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同时,卫生部门应积极开展大型水利建设项目的卫生学评价,并针对工程可能存在钉螺扩散的风险,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意见。在工程建设中,只要落实水利血防工程措施就可降低或消除钉螺扩散的潜在风险,实现水利、血防等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在围绕防止钉螺扩散研究方面,钉螺水力学新技术成果已编入水利行业水利血防指导性技术文件。目前,水利血防工作正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 徐兴建卢金友彭汛
- 关键词:血吸虫病水利工程钉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