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Y20110101)

作品数:31 被引量:259H指数:10
相关作者:万永革盛书中黄骥超李祥高熹微更多>>
相关机构: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地震
  • 13篇应力场
  • 13篇震源
  • 13篇震源机制
  • 11篇震源机制解
  • 7篇断层
  • 6篇M
  • 5篇地壳
  • 5篇构造应力场
  • 4篇应力
  • 4篇应力触发
  • 4篇余震
  • 4篇构造应力
  • 4篇俯冲
  • 4篇俯冲带
  • 3篇地壳应力
  • 3篇地壳应力场
  • 3篇断层面
  • 3篇应力影响
  • 3篇强震

机构

  • 37篇防灾科技学院
  • 10篇中国地震局地...
  • 7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河北省地震局
  • 2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中国地震应急...
  • 1篇海南省地震局
  • 1篇河北省曲周县...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8篇万永革
  • 14篇黄骥超
  • 13篇盛书中
  • 9篇李祥
  • 7篇高熹微
  • 4篇武晔
  • 4篇靳志同
  • 4篇王福昌
  • 4篇崔华伟
  • 3篇李迎秋
  • 3篇张丽娟
  • 2篇任晴晴
  • 2篇钱小仕
  • 2篇张鹤翔
  • 2篇赵晓燕
  • 2篇卜玉菲
  • 2篇石砚斌
  • 2篇赵宜宾
  • 2篇庄需芹
  • 2篇徐志国

传媒

  • 7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地震地质
  • 4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地震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地震学报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系统科学与数...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华南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2015中国...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1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地震分布丛集性给出断层参数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12
2013年
由于大范围内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介质的非均匀性,发震断层面的几何形态一般十分复杂.如果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涉及多个断层的活动,则发震断层并非是单一断层平面,而是多个断层面的组合.利用地震空间位置分布丛集性,即震源点成丛位于断层面附近的假设,结合稳健扩充算法和主成分分析给出一种可以重构活断层网络三维空间结构的新方法.该方法每次从震源点集中处开始,利用假设检验扩充子断层面,并得到多个子断层面.接着按震源点属于最近断层面的准则把各子断层面内的震源点进行竞争,并根据一定假设合并和删除一些子断层面,最后用主成分分析确定每个子断层面参数.于是可根据地震事件目录给出一组矩形区域来描述断层面网络结构,其中每个矩形断层面由其位置、走向和倾角确定.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新方法可成功地重建模拟地震目录的断层面,最后用于南加州1992年6月28日发生的Landers地震部分余震目录中,得到各个子断层面参数与已知地质破裂或隐伏断层相当一致.
王福昌万永革钱小仕张丽娟张梅东
关键词:断层面解主成分分析
联合采用定性和定量断层资料的应力张量反演方法及在乌鲁木齐地区的应用被引量:43
2015年
地壳应力场是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震孕育环境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求解应力场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根据断层擦痕资料反演,然而擦痕往往难以观测,但断层滑动性质也与应力场有紧密的关系,这部分资料十分丰富.本研究按照应力张量在断层面上的剪应力方向与擦痕滑动方向及断层滑动性质一致为准则提出了联合采用擦痕数据和定性断层滑动数据求解应力场的网格搜索法,并给出了反演参数的一定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采用假定的走滑型、挤压型和拉张型应力张量产生由7个擦痕数据和80个定性断层滑动数据组成的三组数据集.采用这些人工合成数据求解应力张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演应力张量参数,定性断层滑动资料的参与使得应力张量的主应力方向更加接近假定的主应力方向,并且,应力张量参数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小.将该方法应用于乌鲁木齐附近的定量擦痕和定性断层滑动性质数据,得到该地区较为精确的应力张量.结果表明,乌鲁木齐主压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主张应力方向近垂直向,应力形因子为0.03.该地区占主导地位的近东西向的逆冲断层是近南北向挤压和近垂直向拉张形成的.较低的应力形因子表明乌鲁木齐地区在南北向挤压并辅以博罗科努山和博格达山的东、西向挤压的应力状态下处于隆升状态.
万永革
关键词:擦痕置信度
运用地震P波初动资料求解浙江地区构造应力场被引量:1
2012年
读取了浙江地区1998—2002年的地震波资料的44个地震,168条P波初动,采用格点尝试法求解得到该地区的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平均P轴走向为248°,倾俯角为3°,T轴走向为338°,倾俯角为6°。该应力场方向与前人采用较少资料得到的应力场方向较为一致,但该研究采用了大量P波初动资料对应力场进行约束,因此更为可信。该结果可以用来分析该地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和断层形成条件,对地球动力环境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陈鑫于学庆黄骥超张付胜
关键词:地壳应力场
2011年日本9.0级大地震的应力触发作用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选用Hayes和Guangfu Shao等给出的震源破裂模型(2011年3月网上公布)、哈佛CMT目录和日本F-net目录给出的余震目录,使用Coulomb3.2软件,对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的M_W9.0地震序列间的静态库仑应力触发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3月9日发生的M_W7.2前震破裂分布产生的库仑应力对随后发生的M_W9.0主震存在触发作用;2)M_W9.0主震对余震的触发统计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主震模型、余震目录、等效摩擦系数和震源机制解中不同的节面作为接收断层面时,会得到不同的触发统计结果,该研究得到的主震对余震的触发率最小为56.8%,最大为75.3%;3)利用震源机制解计算库仑应力时,理论上震源机制解的2个节面上的剪切应力是相同的,但在实际计算中可能由于2个节面的非正交或震源机制解结果的取整,导致2个节面上计算出的剪切应力不同,但一般差异很小。由于节面的选取对接收断层面上的剪切应力有一定影响,而对接收断层面上正应力的影响较大,因而会影响到库仑应力的计算结果,因此讨论某个具体余震是否被触发或统计余震触发率时,对接收断层面的选取应加以注意。
盛书中万永革程佳李迎秋武晔
关键词:应力触发断层面前震余震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14年10月14日M7.3萨尔瓦多地震地球球型自由振荡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萨尔瓦多M7.3地震激发了地球的自由振荡,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10个台站记录到震后4 d的数据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提取到该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基频振型0S4~0S64,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频率峰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1.5×10^(-3)~5.0×10^(-3) Hz观测频率值与PREM模型理论频率值较相符,证明本次地震确实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振荡,而0.6×10^(-3)~1.5×10^(-3) Hz和5.0×10^(-3)~7.0×10^(-3) Hz与理论频率值略微偏离的,可以解释为地壳的横向不均匀所致。对采用地球自由振荡振型资料进一步约束地球模型和地震震源参数提供了依据。
李振月万永革汪园园李祥
关键词: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功率谱密度
2015年尼泊尔强震序列对中国大陆的应力影响被引量:35
2015年
基于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的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了该地震序列传递到中国西藏境内发生在定日县地震和聂拉木县地震的应力.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导致定日县地震和聂拉木地震节面和滑动方向的库仑应力增加(2~3)×10^3 Pa和(2.4~3.1)×10^5 Pa,表明这两个地震受到尼泊尔地震序列的触发.其次,我们计算了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在中国大陆及其附近主要活动断层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喜马拉雅主山前逆冲断裂和青藏高原内部的拉张正断层上的库仑应力有较大的增加,而青藏高原的走滑断裂,如阿尔金断裂、东昆仑断裂、玉树玛曲断裂、班公错断裂西部、嘉黎断裂的库仑应力有较大的降低.天山南北两侧的断裂库仑应力降低.而华北及东北、华南地区的库仑应力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最后,计算了该地震序列造成的水平应力变化.水平面应力在2015年尼泊尔地震序列北向(青藏高原大部和新疆区域)增加(拉张),而在地震序列东侧的西藏南部和川滇地区南部降低(压缩),在华北和东北仅有少许增加,在华南地区有少许降低.在中国西部,主压应力表现为以2015年地震序列为圆心的向外辐射状,而主张应力方向与同心圆切线方向大体一致.水平主压应力方向在东北地区为北东向,在华北地区为北东东向,在华南地区为南东东向.这种模式与现今构造应力场方向相似,表现了2015尼泊尔地震序列所代表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是中国大陆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
万永革盛书中李祥崔华伟高熹微沈正康
关键词:应力触发水平应力
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推断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现今地壳应力场的初步结果被引量:47
2015年
利用2007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21日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8499个地震的49844个P波初动符号资料,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0.25°×0.25°的精细地壳应力场,所得应力场结果基本上覆盖了整个鄂尔多斯周缘地区.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周缘地壳应力场具有以下特征:(1)在环绕鄂尔多斯周缘的银川—吉兰泰断陷带、河套断陷带、岱海断陷带、山西断陷带和渭河断陷带内,综合震源机制解结果以正断层型为主,且综合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大体与控制断陷带边界的主要断裂走向相一致,与鄂尔多斯周缘断陷带现今的拉张状态相一致.(2)在鄂尔多斯西南缘,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主要为逆冲、逆冲走滑和走滑型,反映了鄂尔多斯块体在西南缘受到青藏高原北东向挤压作用.鄂尔多斯西南缘的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在远处为东向,源自于青藏高原向东北挤压作用,靠近鄂尔多斯块体表现为北东—南西向.(3)P轴方位在局部地区变化较大,但总体呈现规律性变化.P轴方位在鄂尔多斯块体西缘,从南向北,主压应力轴方位更加偏北;在其北缘,由西向东,主压应力轴方位更加偏东.在其南缘和东缘,主压应力轴方位变化不大,大体上平行于控制各断陷带主要断裂走向.P轴倾角在西南缘为近水平,在其周缘各盆地内P轴倾角近直立.(4)T轴方位总体表现为北西—南东向;在鄂尔多斯周缘各断陷带内,T轴走向大体与控制断陷带主要断裂走向以及断陷盆地走向相垂直.(5)鄂尔多斯块体在其西南角受到来自青藏高原的北东向挤压和其东北角深部物质上涌形成的北西—南东向拉张力联合作用,上述作用使得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除西南区为挤压区外,其余区域均为剪切拉张区,与先前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周缘地区处于引张应力场作用相符合,较好地解释了环鄂尔多斯周缘的断陷盆地构造,亦�
盛书中万永革黄骥超卜玉菲李祥
关键词:应力场P波初动鄂尔多斯块体
2003年大姚地震震源区应力量值估计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云南省地震局流动台网记录的2段余震序列的P波初动资料,采用改进的格点尝试法对这2段余震区进行应力场反演,得到大姚地区2个余震发生时段的应力场方向参数。采用应力量值求取方法,结合2003年10月16日地震的剪切应力降和该地震发生深度处的静岩压力估计获得震源区的应力量值,2003年10月16日主震前最大、中间和最小主应力分别为164.07,158.71和153.10 MPa,投影到10月16日主震前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切应力分别为157.41和5.24 MPa;震后投影到主震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切应力分别为158.69和0.01 MPa。研究结果表明:震前剪切应力大于震后剪切应力,且其差基本对应着应力降。震后正应力增大,表明摩擦阻力可能导致了破裂的终止。虽然地下的压应力很大,但差应力却很小。这些结果可为地球动力学模拟提供了基础应力场信息。
万永革徐晓枫王惠琳万迪
关键词:地震学震源机制解应力场
贵州剑河Ms5.5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分析
<正>2015年3月30日09时47分34秒(北京时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发生MS5.5地震,中国地震台网给出该地震的震中位置为26.6°N,108.8°E,震源深度为7km。此次主震后,2015年03月...
高熹微万永革黄骥超
文献传递
2015年新疆皮山Ms6.5地震对周围地区的静态应力影响
<正>1、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http://www.ceic.ac.cn/)测定,2015年7月3日当地时间9时7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北纬37.6度,东经78.2度)发生Ms6.5级地震。震中距皮山县城...
靳志同万永革黄骥超崔华伟李祥张珊珊
关键词:地震活动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