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0BZX015)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4
相关作者:赵国求万小龙桂起权吴新忠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篇量子
  • 7篇量子力学
  • 4篇曲率解释
  • 3篇量子力学曲率...
  • 2篇哲学
  • 2篇实在论
  • 2篇相互作用
  • 2篇量子测量
  • 1篇导言
  • 1篇哲学基础
  • 1篇哲学问题
  • 1篇质点
  • 1篇认识论
  • 1篇神曲
  • 1篇退相干
  • 1篇曲率
  • 1篇物理学
  • 1篇相干
  • 1篇理学
  • 1篇逻辑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3篇武汉工程职业...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武钢大学
  • 2篇武汉钢铁(集...

作者

  • 7篇赵国求
  • 4篇万小龙
  • 4篇桂起权
  • 3篇吴新忠

传媒

  • 4篇武汉工程职业...
  • 1篇科学技术与辩...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武钢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结构实在论的第四版本被引量:8
2007年
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是结构实在论中的一员。相互作用是结构的动力学成因,曲率模型是量子力学理论结构的具体化。"现象实体"、"曲率模型"是科学哲学与量子力学中现有矛盾协调统一的纽带。
赵国求
关键词:量子力学相互作用结构实在论
论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的实在论哲学基础被引量:5
2001年
测不准原理是正统量子力学几率解释的哲学基础。测不准原理赋于电子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性 ,缘于电子的点粒子抽象。考虑到电子不是质点 ,结合霍夫施塔特实验结果 ,测不准原理则有决定论意义 ,并为量子力学曲率解释提供实在论哲学基础。
赵国求
关键词:测不准原理曲率量子力学哲学基础
论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质点的属性被引量:1
2002年
微观客体的不可确定性来源于对其所做的质点抽象。经典力学中的质点与量子力学中的质点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在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中 ,波函数的归一化也具有全新的物理意义 ,它既是寻求体积比 。
赵国求
关键词:量子力学质点归一化
宏观经典力学与微观量子力学作用机制的本质区别与量子测量问题被引量:1
2002年
宏观经典力学中的相互作用机制与微观量子力学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有着本质的差别 ,前者是连续作用 ,后者是非连续作用。人类认识的客体在时空序列中的“形象”(状态 ) ,本质地与相互作用机制连系在一起。
赵国求桂起权吴新忠
关键词:量子测量
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解释理论被引量:2
2002年
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解释理论既是他的量子力学哲学的核心 ,也是他的建构经验论的科学思想基础。本文主要从量子力学的一般解释理论、量子力学测量问题、测量的模态解释的主要思想。
万小龙
关键词:量子测量
量子退相干解释的再思考
2006年
量子测量退相干解释,在解决量子测量难题上正在取得进展。但量子测量退相干解释的具体模型,被测系统与宏观仪器所形成的纠缠态,在退相干解释理论体系中,逻辑不自恰。退相干解释的应用模型仍存在重新建立的必要。
赵国求
关键词:退相干逻辑矛盾
相互作用原理及其认识论逻辑基础
2001年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离不开观测。观测必须借助观测信号,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观测信号的属性相关。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自然界中不存在没有相互作用的物体。一切物体在时空中的形象或状态(时空表现形式),都是由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既包括自然界中4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等),也包括人类观测世界使用的观测信号作用(人类观测自然现象借用的相互作用信号)。
赵国求桂起权万小龙吴新忠
关键词:相互作用认识论逻辑基础
物理学的新神曲——《量子力学曲率解释》导言
2001年
桂起权
关键词:科学哲学量子力学物理学哲学问题
量子力学曲率解释被引量:5
2000年
指出量子力学几率解释的不足 ,从量子力学数学形式中分离出曲率因子 ,指出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描述的是微观客体自身的时空特征 。
赵国求万小龙吴新忠桂起权
关键词:曲率解释量子力学波函数
量子力学完备性质疑被引量:4
2000年
作者依据严密的逻辑分析和严格的科学史考察认为 ,量了力学现有数学形式体系与正统物理解释是逻辑自洽的 ,量子力学标准解释 (加上主要修正 )与数学形式体系是相协调的。EPR论证对量子力学完备性的质疑是缺乏逻辑说服力的 ,但很具启发性。笔者应用当代科学哲学家关于科学理论说明理论的研究成果 ,从量子力学建构特征角度论证了现有量子理论 (包括描述和说明两部分 )是不完备的 ,并提出了使其走向完备的一个可能途径。
万小龙
关键词:量子力学曲率解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