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1273)

作品数:7 被引量:121H指数:6
相关作者:胡恭任于瑞莲郑志敏林承奇余伟河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重金
  • 7篇重金属
  • 6篇沉积物
  • 5篇污染
  • 5篇赋存形态
  • 4篇污染评价
  • 4篇表层沉积物
  • 3篇同位素
  • 2篇生态风险
  • 2篇铅同位素
  • 2篇重金属污染
  • 2篇重金属形态
  • 2篇重金属形态分...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污染程度
  • 2篇龙江流域
  • 2篇金属污染
  • 2篇金属形态
  • 2篇九龙江流域
  • 2篇

机构

  • 10篇华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于瑞莲
  • 10篇胡恭任
  • 6篇林承奇
  • 4篇何海星
  • 3篇郑志敏
  • 2篇余伟河
  • 2篇杨秋丽
  • 2篇韩璐
  • 1篇王帅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第六届重金属...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PMF模型的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被引量:45
2020年
选取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AFS)测定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通过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MF)解析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农田土壤中大部分金属相对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部分土壤中Cd、Zn、Pb和Cu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GB15618-2018),且各金属在研究区不同区域(北溪流域、西溪流域和河口区)分布存在中等变异.Cr、Ni、Cu、Zn和Cd的含量在北溪流域的龙岩区域较高,Pb的含量在西溪流域较高,而Co、Hg和As的含量在河口区域较高.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MF)得出的源成分谱和源贡献率具有非负性质,土壤中重金属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拟合曲线呈现较好相关性,结果相对合理,能满足研究需要.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MF)解析得出:研究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来源有自然源、农业活动、燃煤释放和工业活动,其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综合贡献率分别为37. 0%、26. 7%、17. 6%和18. 7%.
黄华斌林承奇胡恭任于瑞莲郝春莉陈枫桦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九龙江流域
厦门西港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及污染评价
分析了厦门西港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10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赋存形态。各元素平均含量(mg/kg)顺序为:Fe(32420)>Mn(688)>Zn(263)>Cr(76.7)>V(54.1)>Cu(53.9)>Ni...
于瑞莲杨秋丽胡恭任何海星林承奇韩璐
关键词:重金属赋存形态污染程度
九龙江流域表层沉积物铅污染及其同位素示踪
本文分析测定了九龙江流域53个表层沉积物中总量和酸可溶相的Pb含量及其铅同位素组成以示踪沉积物中的铅来源。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Pb平均含量为110.86 mg/kg(38.50~839.60 mg/kg),约为福建省土...
林承奇胡恭任于瑞莲
关键词:铅同位素污染评价赋存形态
文献传递
厦门西港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及污染评价
分析了厦门西港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10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赋存形态。各元素平均含量(mg/kg)顺序为:Fe(32420)>Mn(688)>Zn(263)>Cr(76.7)>V(54.1)>Cu(53.9)>Ni...
于瑞莲杨秋丽胡恭任何海星林承奇韩璐
关键词:重金属赋存形态污染程度
文献传递
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潮间带柱状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与来源被引量:5
2013年
不同源区铅同位素的组成不同,可以利用铅同位素的这种"指纹"特征来示踪铅的不同来源.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潮间带柱状沉积物中,从底层到表层其铅同位素组成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中207Pb/204Pb呈上升趋势,206Pb/207Pb和208Pb/(206Pb+207Pb)呈下降趋势.铅污染的来源主要与工业生产、污水排放和燃油尾气排放有关,受燃煤的影响很少,从底层到表层铅同位素组成的演化趋势为:由工业及污水排放逐渐向汽车尾气方向飘移.结合定年分析,推断出油铅的污染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污染呈不断加重趋势;其中表层沉积物中铅的污染受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最为严重.对不同时期沉积物中铅污染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率研究表明,1973年到1984年间,沉积物受燃油铅的影响较少,其污染来源主要以工业污染为主,其贡献率占70%以上;1984到1994年间汽车尾气铅的贡献率迅速上升,占到了50%;而1996年到2008年汽车尾气铅的贡献率逐渐增加,由50%上升到了66%.
于瑞莲胡恭任郑志敏林承奇
关键词:柱状沉积物
九龙江河口上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态风险被引量:14
2013年
分析了九龙江河口上游表层沉积物中9种重金属元素(Zn、Ni、Fe、Mn、Pb、Cu、Cr、Cd、Hg)的含量,结果显示,Cd、Hg、Pb、Zn、Cu、Ni在所有采样点的含量均超过中国浅海沉积物背景值,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中上述元素已有不同程度的富集.采用改进的BCR四步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Zn、Ni、Fe、Mn、Pb、Cu、Cr进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Mn主要以弱酸溶态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其余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各元素可提取态占总量的比例顺序为Mn(81.3%)>Pb(64.9%)>Zn(49.5%)>Cu(48.4%)>Cr(47.7%)>Ni(33.5%)>Fe(26.5%).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已受到多种重金属的严重综合污染;Cd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极强,Hg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很强,其余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轻微;从多元素生态风险指数来看,九龙江河口上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极强.
于瑞莲余伟河胡恭任何海星林承奇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生态风险
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被引量:34
2014年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24种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该水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分数为w(Fe)>w(Ti)>w(Mn)>w(Ba)>w(Zn)>w(Sc)>w(Co)>w(Rb)>w(Y)>w(Ni)>w(Cr)>w(Pb)>w(Cu)>w(Th)>w(Sr)>w(V)>w(Li)>w(U)>w(Cs)>w(Bi)>w(Cd)>w(Sb)>w(Mo)>w(Hg),其中w(Cd)、w(Sc)、w(Bi)、w(Co)、w(Ni)、w(Zn)、w(Hg)和w(Cu)远高于背景值,说明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上述元素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Cd的Igeo(地累积指数)最高,属于偏重度污染;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顺序为Cd>Hg>Co>Ni>Cu>Zn>Pb>Cr>Mn>V,其中Cd的潜在生态危害属极强水平,Hg属较强水平.多元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河口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有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源的复合污染、燃煤污染和采矿污染,其贡献率分别为48.81%、21.51%和13.72%.
王帅胡恭任于瑞莲余伟河周楚凡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九龙江河口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汞污染分布、赋存形态与生态风险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九龙江河口汞污染情况可为该地区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九龙江河口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总汞含量及不同形态汞的含量,分析了汞的分布特征、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总汞含量范围0.112~0259 mg· kg^-1,平均值0.172 mg· kg^-1,部分采样点汞含量超过中国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限值(020 mg·kg^-1);沉积物中各形态汞平均比例顺序:残渣态(61.8%)>可氧化态(27.8%)>弱酸溶态(7.8%)>可还原态(2.6%),可提取态占有相当的比例,对水体汞污染具有一定贡献.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可知,该河口区潮间带沉积物中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程度均为中等~较高水平,需对汞污染进行综合防治.
林承奇于瑞莲胡恭任何海星
关键词:生态风险表层沉积物
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ICP-MS检测技术,对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潮间带3个沉积柱中重金属Hg、V、Cr、Mn、Co、Ni、Cu、Zn、Cd、Pb、Fe的含量与垂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柱中各重金属元素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泉州湾洛阳江潮间带柱状沉积物中主要受污染元素为Cu、Zn、Cd、Hg,以人类活动输入为主;V、Mn、Co、Ni、Fe主要受地球化学背景值影响,以自然来源为主。并利用V和Fe作为参考元素,将数据进行标准化,以目标元素和V对应Fe的变化趋势做了归一化分析并作散点图,得出的结论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适用于区分沉积物重金属的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于瑞莲胡恭任郑志敏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聚类分析归一化
铅稳定同位素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3年
稳定铅同位素是示踪环境重金属来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测定泉州湾周边地区常见端元组分及采集自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潮间带24个表层沉积物的稳定铅同位素组成,利用铅同位素的指纹参数对沉积物中铅的来源进行示踪.结果表明,潮间带沉积物中的铅主要受汽车尾气、工业生产和污水排放的影响.其中,位于交通繁忙区的采样点因为受到工业及汽车尾气排放的双重影响,污染最为严重.不同来源端元的稳定铅同位素组成相差较大,利用端元组分及沉积物206Pb/207Pb和208Pb/(206Pb+207Pb)比值的差别,可以追溯沉积物中铅的来源.
胡恭任于瑞莲郑志敏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