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633)

作品数:23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姚启伦陈发波方平刘红芳赵彩芳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玉米
  • 11篇玉米地
  • 11篇玉米地方品种
  • 8篇基因
  • 7篇染色体
  • 6篇自交
  • 6篇自交系
  • 6篇胁迫
  • 5篇玉米自交系
  • 5篇B染色体
  • 3篇热带
  • 3篇种质
  • 3篇温带
  • 3篇旱胁迫
  • 3篇干旱
  • 3篇干旱胁迫
  • 3篇WAXY基因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玉米种

机构

  • 23篇长江师范学院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重庆三峡农业...
  • 2篇重庆市渝东南...

作者

  • 20篇姚启伦
  • 17篇陈发波
  • 12篇方平
  • 3篇刘红芳
  • 2篇何莲
  • 2篇赵彩芳
  • 2篇程远芳
  • 1篇李芦江
  • 1篇秦林林
  • 1篇傅雪梅
  • 1篇李红艳
  • 1篇李玉洁

传媒

  • 5篇玉米科学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种子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南方农业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7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地方品种B染色体鉴定及其核型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以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的50个玉米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根尖染色体压片技术,分析玉米地方品种的主要核型参数及B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50个玉米地方品种中,有16个有B染色体,占供试材料的32%。在50×30×5个分裂相(指50个品种,每个品种取30张装片,每张装片设5个镜像)细胞中,发现185个细胞含有B染色体,占观察细胞总数的2. 47%。玉米地方品种的B染色体较常染色体短,平均长度为2. 56μm。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没有B染色体和有B染色体的玉米地方品种1~10号染色体相对长度均依次为14%、12%、11%、11%、10%、9%、9%、8%、8%、7%。对没有B染色体和有B染色体的玉米地方品种的10对染色体相对长度分别进行t检验,检验结果均不显著,说明B染色体的存在对常染色体核型无明显影响。
何莲何莲李芦江姚启伦李玉洁陈发波
关键词:玉米地方品种B染色体核型分析
热带和温带玉米对干旱的形态生理应答被引量:3
2020年
以热带和温带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设置干旱和正常处理,检测玉米自交系的主要形态生理指标,分析干旱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逆境应答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的株高、可见叶数、总叶面积、茎粗、植株鲜重、根体积和叶绿素含量程度不同地下降,5个温带玉米自交系的株高、可见叶数、总叶面积、茎粗、植株鲜重、根体积和叶绿素含量与对照(CK)间的差异显著;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温带玉米自交系较热带玉米自交系的上升幅度大;干旱条件下10个自交系的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Fv/Fo,Fv/Fm,ΦPSII,QP一致下降,5个温带玉米自交系的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极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热带种质的耐旱性高于温带种质,可利用热带种质培育耐旱玉米品种.
刘红芳邸仕忠姚启伦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干旱胁迫生理
玉米地方品种Glb1基因克隆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我国西南地区不同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这些玉米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南地区12份玉米地方品种为材料,对Glb1基因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12份玉米材料Glb1基因序列长度为1138-1149 bp,其序列一致性为96.21%。12份材料Glb1基因序列间存在较多的变异位点,大于等于3 bp的插入/缺失有8个,主要位于第81-84、122-128、161-164、368-371、428-442、668-680、966-976和1003-1011 bp。不同玉米地方品种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96.50%-100.00%,平均为98.58%。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2份材料分为五大类,且来源于同一地区的玉米材料趋向于聚为一类。【结论】Glb1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所选材料间Glb1基因序列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利用Glb1基因序列可作为鉴定不同玉米地方品种的一种理想分子标记。
陈发波方平姚启伦程远芳聂术君秦林林
关键词:玉米地方品种克隆分子标记
植物Waxy基因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2014年
淀粉既可作为食用,在工业上也具有较广泛的用途,如用于制糊精、麦芽糖、葡萄糖和酒精等。Waxy基因是编码淀粉合成的关键基因,在植物生理生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概述了Waxy的结构特点及在淀粉合成中的作用,并介绍了Waxy基因在植物遗传育种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傅雪梅陈发波
关键词:WAXY基因淀粉
西南地区玉米地方品种B染色体多态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B染色体形态及数量多态性,从细胞水平评价西南地区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中国玉米引进途径提供佐证。【方法】以来自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4省(市)的30个玉米地方品种群体为材料,各品种群体取50个单株,各单株统计镜检10个细胞,共统计镜检15 000(30×50×10)个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B染色体细胞学鉴定;各品种群体取10个单株,制作10张染色体制片,采用改良的Giemsa染色法进行染色体C-带显带分析。【结果】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除10对常染色体外,西南地区玉米地方品种还存在3类形态的B染色体:中间着丝点B染色体(BM)、近端着丝点B染色体(BST)和呈点状的微小B染色体(BS),BM形态上与玉米的第1染色体相似,BST与BM大小相近,BS呈圆点状,无可见着丝点。在来自四川的7个玉米地方品种群体中检测到BM、BST和BS3类B染色体,在重庆玉米地方品种群体中检测到BM和BST、BST和BS存在于云南玉米地方品种群体,而在来自贵州的9个玉米地方品种群体中仅检测到1类B染色体(BST)。BM、BST和BS的平均长度分别为2.82、2.78和0.9μm,与第1常染色体比较,它们的平均相对长度分别为43%、45%和15%,相对长度变幅分别为34%—52%、32%—58%和13%—18%,BM、BST和BS的平均臂比分别为1.19、1.98和1.00。在供试的30个品种群体中有18个含B染色体,分别有7个、5个、4个和2个来自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在含B染色体的18个群体中有421个单株含B染色体,421个单株中共存在487条B染色体,具有B染色体植株的频率变幅为0—90%,平均频率为29.6%,四川玉米地方品种在群体和个体水平上表现较高的B染色体频率。细胞内B染色体数最多2个,绝大多数细胞不含B染色体,0B类、1B类和2B类细胞的平均频率分别为97.04%、2.81%和0.15%。BST是玉米地方品种B染色体的主要类型,占B染色体总数的比率为67%,其次是BM(19%
姚启伦陈发波刘红芳方平赵彩芳
关键词:玉米B染色体多态性
我国玉米地方品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4年
从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抗逆性、遗传潜势及改良与利用等方面综述了玉米地方品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研究前景。
董二飞姚启伦
关键词:玉米
玉米矮秆突变体Hii-015的鉴定及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2021年
以新的玉米矮秆突变体Hii-015、野生型W015和16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分析矮秆突变体Hii-015的表型特征、遗传方式和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探讨玉米矮秆基因的发掘与利用。结果表明,细胞长度缩短导致突变体Hii-015植株矮化,突变体Hii-015除植株矮化外,其经济性状与野生型W015比无明显变化;单隐性基因控制突变体Hii-015的矮秆突变性状,突变体Hii-015是能稳定遗传的矮生型;矮秆突变体Hii-015的株高、穗位高、节间长度和节间数的一般配合力呈现最大的负效应,主要经济性状行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呈现正效应。突变体Hii-015是优良的玉米矮秆育种材料。
姚启伦方平
关键词:玉米矮秆突变体性状配合力
西南地区玉米地方品种B染色体初探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植物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对54个西南地区玉米地方品种的B染色体进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玉米地方品种B染色体具有常见B染色体的基本特征,B染色体在地方品种细胞中的异常分布是细胞和植株个体存在B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检测的54个玉米地方品种中有9个存在B染色体,B染色体数目在品种间发生0~7个的数目变化,在同一品种的不同细胞间发生0~3个的数目变化;具有1、2个和3个B染色体的地方品种分别占玉米地方品种总数的12.96%、5.56%和3.70%;在对每个玉米地方品种检测的30个细胞中,具有0、1、2个和3个B染色体的细胞比例分别为86.81%、5.42%、4.44%和3.33%。分析含B染色体玉米地方品种的地理分布,四川省的东南部地区是玉米地方品种B染色体的集中分布区。
姚启伦陈发波方平
关键词:玉米B染色体
玉米地方品种和自交系B染色体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植物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分别对25个玉米地方品种和25个自交系B染色体进行镜检鉴定。玉米B染色体表现出与其他生物B染色体相似的特征,其大小略大于常染色体(第10号染色体)的一半,B染色体在细胞中的随机分布和异常分离是其在细胞和植株个体间变化的主要原因。在2种玉米品种(系)类型的供试材料中,玉米地方品种B染色体数目在细胞中呈现0B^3B的变化,具B染色体的品种占同类地方品种数的36%,占供试材料总数的18%;玉米自交系中B染色体存在频率明显低于地方品种,具B染色体的自交系仅占供试材料的6%。结果表明,B染色体的偏向分布及选择受精保证其在上下代间遗传传递,然而生物的连续多代自交有可能破坏B染色体的选择受精机制,造成B染色体丢失,降低其遗传传递频率。
姚启伦姚强方平陈发波赵彩芳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B染色体细胞学鉴定
玉米低磷胁迫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14年
玉米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磷是玉米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充当生物膜和核酸的重要组成元素,缺磷将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综述了缺磷对玉米苗期性状、根系、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
湛静陈发波
关键词:玉米低磷胁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