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36004)

作品数:34 被引量:142H指数:8
相关作者:史琳安青松段远源戴晓业杨倩鹏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理学
  • 4篇电气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篇朗肯循环
  • 13篇有机朗肯循环
  • 8篇工质
  • 6篇余热
  • 6篇热稳定
  • 6篇热稳定性
  • 5篇ORC
  • 3篇印染
  • 3篇印染废水
  • 3篇余热回收
  • 3篇热泵
  • 3篇发电
  • 3篇废水
  • 2篇有机工质
  • 2篇余热驱动
  • 2篇热发电
  • 2篇热经济
  • 2篇热经济性
  • 2篇热力学
  • 2篇热力学分析

机构

  • 28篇清华大学
  • 8篇天津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计量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0篇史琳
  • 8篇安青松
  • 8篇段远源
  • 6篇戴晓业
  • 5篇骞伟中
  • 5篇杨倩鹏
  • 3篇吴静
  • 3篇杨震
  • 3篇常思远
  • 2篇于海童
  • 2篇马斌
  • 2篇刘强
  • 2篇李辉
  • 2篇王福强
  • 1篇王补宣
  • 1篇李忞智
  • 1篇马跃征
  • 1篇冯晓娟
  • 1篇安保林
  • 1篇王俊杰

传媒

  • 13篇工程热物理学...
  • 4篇Journa...
  • 3篇化工学报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汽车工程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印染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高等学校工程...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Using Continuous Blowdown Waste Heat from Drum Boilers Driving an Organic Rankine Cycle被引量:2
2013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汽包锅炉排污系统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有机工质回收扩容器疏水的热量,并通过气轮机发电。建立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模型,并对R227ea、RC318、R236ea、R245fa、R245ca、R123和R113等7种工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临界温度高的工质,其o2循环的最佳主气温度(蒸发温度)反而低;亚临界循环采用干流体时,过热不利于余热的利用;超临界循环可以改善热源与工质间的温度匹配,有利于增大系统输出功,但是其运行压力高、大比热区的传热恶化等问题是实际运行和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R236ea的热力性能优于其余6种工质。
LIU QiangDUAN YuanyuanWAN Xucai
关键词:朗肯循环余热驱动连续排污燃煤电厂标准煤耗率发电量
化学热力学方法对工质热稳定性的预测与实验验证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150~350℃热源范围的中高温有机朗肯循环在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余热利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中高温热源温度下,有机工质可能会发生热分解,因此热稳定性成为中高温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筛选的首要限制条件。本文提出一种化学热力学方法来对有机工质的热稳定性进行预测。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给出可能的反应途径;再选择吉布斯函数作为指标,计算各反应中ΔG=0时的温度,以最小值Tg作为表征热稳定性的参数。通过与已有的实验结果比较,发现不同有机工质Tg值的相对大小关系与热分解温度的相对大小关系基本一致。使用化学热力学方法对R152a的热分解温度范围进行预测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相符合。
戴晓业安青松骞伟中史琳
关键词:有机朗肯循环热稳定性化学热力学吉布斯函数
气相声速测量偏差对导出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气相声速是测量准确度最高的热物性之一,并可以导出理想气体比定压热容和第二维里系数等其他热力学性质。分析了定程干涉法中存在的系统偏差,建立了绝对系统偏差(δFAE)和相对系统偏差(δFFE)对导出热力性质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开展了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理想气体比热容比受绝对系统偏差的影响为2δFAE,但是绝对系统偏差对多原子气体的理想气体比定压热容的影响大,可高于-100δFAE,且温度越高,影响越大;相对系统偏差主要影响声速维里系数,在温度和相对系统偏差相同时,不同工质的第二声速维里系数的绝对变化量相同。绝对系统偏差和相对系统偏差在导出第二维里系数中的影响较小。
刘强冯晓娟段远源
关键词:热力学性质维里系数
跨接VTSRK方程计算烃类的pVT性质被引量:2
2014年
烃类pVT性质的精细表征对能源动力、化工等领域应用有重要价值,临界区热力性质描述是难点之一.本文建立了烷烃(C1-C20)的跨接比容平移Soave-Redlich-Kwong(SRK)(跨接VTSRK)状态方程,在SRK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引入了比容平移和跨接方法,以改善饱和液相密度和近临界区域热力学性质的计算精度,方程参数被表达为物质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的函数.比较结果表明,跨接方程对烷烃(C1-C20)饱和蒸气压、饱和气相密度、饱和液相密度的计算平均偏差分别为1.01%、1.83%和0.93%,显著优于原方程,单相区和近临界区的pVT性质计算精度也比原状态方程有较大改善.进一步将方程推广到环烷烃(环丙烷、环戊烷和环己烷)和苯、甲苯的计算,也获得了较好效果,验证了方程的预测能力.
申爱景段远源杨震
关键词:烃类
内燃机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筛选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汽车发动机余热资源品位高、回收潜力大,适合使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进行回收利用。本文中针对内燃机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的特点提出工质筛选条件,并根据实际系统的性能和成本分析,提出以总净功量、热效率和膨胀机的膨胀比与尺寸参数等为评价指标的系统评价方法,对筛选出的备选工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工质的表现主要与临界温度和分子复杂度有关,ORC系统的性能与工质的临界温度呈正相关,系统成本则与工质的分子复杂度呈正相关。因此,临界温度较高而分子复杂度偏低的工质R1233zd(E)是7种备选工质中的最佳选择。
戴晓业安青松史琳翟慧星
关键词:有机朗肯循环临界温度
抽气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探讨了抽气回热对13种工质热效率的影响规律。当主气温度低于0.9Tcr时,采用无过热的o2循环,则抽气回热对热效率的提升随主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主气温度高于0.9Tcr时采用有过热的o3循环,则随着主气温度的上升抽气回热对热效率的提升减弱。计算了工质的复杂程度因子σ,复杂程度高的工质采用抽气回热对热效率的提升潜力较小。采用抽气回热后,R236ea、R600a、R600、R245fa和R123的热效率可提高9%以上,而六甲基二硅氧烷(MM)和八甲基三硅氧烷(MDM)则低于5%。o2循环的最佳抽气系数及工质流量随主气温度的升高线性上升,而o3循环的最佳抽气系数基本不变。另外,透平排气温度高的工质,最佳抽气系数高,但是回热效果差。抽气回热使R600a、R600、R245fa和R123质量流量的增加在40%以内,而高温工质MM和MDM则提高了50%以上。
刘强申爱景段远源
关键词:碳氢化合物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
竖直排列硅纳米孔阵列强化光学吸收的机理
2014年
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单晶硅的光学吸收特性可以提高光伏利用效率,降低制造成本。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具有竖直排列纳米孔阵列结构的单晶硅薄膜的光学特性,发现纳米孔阵列强化光学吸收的机理包括等效折射率减小、纳米尺度效应和电磁波谐振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纳米孔阵列的排列周期和孔径可以大幅增强单晶硅薄膜的光学吸收,使纳米孔阵列单晶硅薄膜光伏器件的理论效率比相同厚度单晶硅片光伏器件高85.5%,并预期可以使100μm量级厚度的纳米孔结构单晶硅薄膜具有和102μm量级厚度的单晶硅片相当的光伏特性。
刘东段远源杨震于海童
关键词:光学吸收光伏时域有限差分法
烷烃(C4~C7)的跨接状态方程(英文)
2014年
The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for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An accurate prediction for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working fluid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cyc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and system design. Particularly, hydrocarbons are promising for their good performance and low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 Moreover,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ORC is higher when the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is closer to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which makes the properties in the critical region rather important. Recen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using mixture as working fluid can achieve better temperature matches. Therefore, an equation of state(Eo S) that can be extended to mixture calculations is more attractive. Specific Eo S for selected hydrocarbons is precise, but very complex. Cubic Eo Ss, such as widely used Peng–Robinson Eo S and Soave–Redlich–Kwong(SRK) Eo S, fail to accurately predict liquid densities over wide pressure ranges or pressure–density–temperature(pρT) properties in the near-critical region. This work combines the volume translation approach and the crossover method to provide better prediction for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in the critical region and in regions far from the critical point. A crossover volume translation SRK Eo S is developed and used for n-butane, i-butane, n-pentane, i-pentane, n-hexane, i-hexane and n-heptane. The volume translation term is set as a constant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saturated liquid density at low reduced temperatures. Then, the crossover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volume translation Eo S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s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in the critical region. Six crossover parameters are used, which are constants or functions of acentric factor and critical parameters. Therefore, none of the parameters in the crossover volume translation SRK Eo S is adjustable, which makes the crossover Eo S totally predictive and easily extend to mixtures. Comparisons show that the crossover Eo S is in much better ag
申爱景刘强段远源杨震
关键词:HYDROCARBONTHERMODYNAMICCROSSOVERSRKEO
定容法液相pvT实验系统的研制及初步测试
液相pvT 是流体的重要热物理性质之一,定容法是一种可靠、精确的液相pvT 测试方法。本文分析了定容法液相pvT 的测量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套液相pvT 实验系统,主要包括实验段、温度测量系统、压力测量系统、密度测...
安保林段远源谭龙山杨震
关键词:定容法R134A
文献传递
背压式汽轮机组与有机朗肯循环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被引量:19
2013年
该文提出背压式汽轮机组耦合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Rankine cycle,ORC)的热电联产系统。通过提高背压式汽轮机组的蒸汽流量,多余排汽供ORC发电,以实现提高背压汽轮机组效率,增加系统发电量的目的。该系统可同时满足热负荷和电负荷的调节。ORC的热效率随主气温度的提高而上升,但是其主气温度受背压式汽轮机排汽冷凝温度的限制。为了获取最大热效率,优化了R600a、R245fa、R123和R113这4种工质的运行压力。结果表明R113运行压力最低而热效率最高,其净发电量比R600a约高10%。随热负荷的降低该联产系统的燃料利用系数降低,但是火用效率会高于原工况。
刘强段远源
关键词:热电联产背压式汽轮机有机朗肯循环参数优化热经济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