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1015)

作品数:29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魏智强姜金龙武晓娟杨华王璇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第五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理学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光学
  • 14篇光学性
  • 14篇光学性能
  • 13篇掺杂
  • 12篇热法
  • 12篇纳米
  • 11篇水热
  • 11篇水热法
  • 7篇导体
  • 7篇稀磁半导体
  • 7篇半导体
  • 6篇碳包覆
  • 6篇纳米棒
  • 6篇壳结构
  • 6篇核壳
  • 6篇核壳结构
  • 6篇磁性
  • 5篇铁磁
  • 5篇铁磁性
  • 5篇微观结构

机构

  • 30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甘肃省第五建...

作者

  • 28篇魏智强
  • 17篇姜金龙
  • 14篇武晓娟
  • 10篇杨华
  • 6篇王璇
  • 6篇冯旺军
  • 6篇张旭东
  • 5篇吴永富
  • 5篇张玲玲
  • 2篇元丽华
  • 2篇张旭东
  • 2篇陈秀娟
  • 2篇谢柱
  • 1篇曹辉
  • 1篇张材荣
  • 1篇乔宏霞
  • 1篇刘立刚
  • 1篇李琼
  • 1篇张歌
  • 1篇马龙

传媒

  • 4篇人工晶体学报
  • 4篇复合材料学报
  • 4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发光学报
  • 2篇材料工程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Journa...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粉末冶金工业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Transa...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mpact trimming design of a high-precision reference
2014年
To design a high-precision reference, the various error sources have been analyzed and compensated with a compact 111 mV resistor-trim schem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xtremes of the reference precision are also temperature-compens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yield of˙0.5% precision is 96% and˙0.2% is 78%.
任国栋赵世芳蒲忠胜魏智强
关键词:温度补偿误差源
Cu-Co共掺杂ZnO稀磁半导体的水热法制备与性能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水热法了制备不同掺杂比例的Zn0.95Cu0.05-xCoxO(x=0,0.025,0.05)稀磁半导体材料。X射线衍射(XRD)表明所有样品具有结晶良好的纤锌矿结构,随着Co掺杂量的增加点阵常数有所增大。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发现所有样品形貌为纳米棒状结构,分散性良好。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仪(EDS)测试结果说明样品中Cu2+、Co2+是以替代的形式进入ZnO晶格中。光致发光光谱(PL)研究发现在所有样品中都存在较强的紫外发光峰、蓝光发光峰和绿光发光峰,而且峰位发生蓝移。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结果表明掺杂样品在室温条件下存在具有铁磁性。
魏智强徐可亮张旭东武晓娟王璇杨华姜金龙
关键词:共掺杂ZNO基稀磁半导体水热法铁磁性
碳包覆铜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直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碳包覆铜纳米颗粒,并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粒度、比表面积和孔结构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N_2吸-脱附等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碳包覆铜纳米颗粒具有典型的核壳型结构,内核为面心立方的金属铜,外壳为石墨碳层。颗粒主要呈球形或椭球形,粒度相对比较均匀,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在20~100 n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50 nm,外壳碳层的厚度为10 nm。碳包覆铜纳米颗粒的等温吸附曲线属Ⅳ型,晶粒之间的孔隙以介孔为主,样品的BET比表面积为33 m^2/g,当量粒径为45 nm,与TEM和XRD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BJH吸附累积总孔孔容与BJH吸附平均孔径分别为0.112 cm^3/g和13 nm。
白军善魏智强朱学良冯旺军杨华姜金龙
关键词:碳包覆核壳结构氮吸附比表面积孔结构
碳包覆CdS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能研究
2021年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碳包覆CdS纳米颗粒(CdS@C),利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谱仪研究了碳包覆层对CdS@C的微观结构与光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碳包覆CdS纳米颗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内核为六方纤锌矿结构CdS,外壳为碳层。颗粒形貌主要为球形或椭球形结构,粒度均匀,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在20~60 nm范围,平均粒径为35 nm,外壳碳层的厚度为5 nm。光致发光光谱显示碳包覆CdS的发光强度比纯CdS弱,Raman光谱表明碳包覆CdS样品中碳包覆层的石墨化程度较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纯CdS和碳包覆CdS样品的吸收峰位基本相近,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碳包覆CdS纳米晶提高了可见光吸收强度,能隙变窄,发生了红移现象。
马强王健韦琪龙路承功魏智强
关键词:碳包覆CDS核壳结构微观结构光学性能
碳包覆NiO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直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制备了碳包覆NiO(NiO@C)纳米颗粒,并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粒度、比表面积和孔结构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谱仪、拉曼散射光谱和N_2吸-脱附等测试手段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NiO@C纳米颗粒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内核为面心立方结构的NiO纳米颗粒,外壳为碳层。颗粒形貌主要为立方体结构,粒度均匀,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在30~70nm范围,平均粒径为50nm,外壳碳层的厚度为5nm。NiO@C纳米颗粒BET比表面积为28m^2/g,等效直径为46nm,与TEM和XRD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Raman光谱说明样品中碳包覆层的石墨化程度较低,发生了红移现象。
谢柱谢柱魏智强朱学良冯旺军冯旺军
关键词:碳包覆NIO核壳结构粒度比表面积
Zn_(1-x)Mn_xS稀磁半导体的水热法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2
2017年
以乙二胺为修饰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掺杂比例的Zn_(1-x)Mn_xS(x=0,0.02,0.05,0.07)稀磁半导体材料,并通过XRD、FESEM、HRTEM、XEDS、光致发光光谱(PL)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光学性能和磁学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备的所有样品具有结晶良好的纤锌矿结构,没有杂峰出现;样品形貌为一维的纳米棒状,分散性良好;掺杂的Mn2+以替代Zn2+的形式进入到ZnS晶格中,随着Mn掺杂量的增加晶格常数呈现收缩趋势;样品的PL光谱存在明显的紫外发光峰、蓝光发光峰和绿光发光峰,而且峰位发生蓝移;同时一定量的Mn掺杂ZnS纳米晶在室温条件下具有铁磁性。
武美荣魏智强白军善武晓娟杨华姜金龙
关键词:MN掺杂稀磁半导体水热法光致发光铁磁性
尖晶石型ZnAl2O4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具有尖晶石结构的ZnAl2O4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机械抗热性、亲水性、低的表面酸性和紫外阻隔性等性能。在高温陶瓷材料、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很广泛。尖晶石纳米材料由于它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从而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采用水...
师继文
关键词:金属掺杂微观结构光催化性能
ZnFe_2O_4纳米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硫酸锌、氯化亚铁和草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和热分解法成功制备了ZnFe2O4纳米棒,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谱仪(XED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形貌、晶体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ZnFe2O4为结晶良好的单相尖晶石型结构,没有杂峰出现。样品形貌为一维纳米棒状结构,分散性良好。ZnFe2O4纳米棒直径约为200 nm,长度约为1~2μm,纳米棒由晶粒尺寸在15~20 nm范围内的ZnFe2O4单晶颗粒构成。ZnFe2O4纳米棒在室温下具有超顺磁特性。
魏智强张玲玲张歌武晓娟王璇杨华姜金龙
关键词:水热法热分解法顺磁性
银纳米棒的醇热法合成与性能表征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醇热法在多元醇体系下加入微量氯化钠,以硝酸银为银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成功合成了银纳米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仪(XED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银纳米棒为结晶良好的面心立方结构,没有杂峰出现,晶格畸变表现为晶格收缩。样品为一维棒状结构,直径大约在几十纳米至200 nm之间,长度分布在几个微米至十几微米范围,分散性良好,长径比较高。样品的纯度比较高,在397 nm和350 nm处出现了两个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并分析了银纳米棒的形成机理。
魏智强徐可亮武晓娟武美荣杨华姜金龙
关键词:银纳米棒晶体结构
稀磁半导体Zn_(1-x)Fe_xO纳米颗粒的光谱研究
2013年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Zn1-xFexO(x=0,0.01,0.05,0.10和0.20)纳米稀磁半导体材料。由X射线衍射图谱的结果表明,制备的Zn1-xFexO样品为纤锌矿结构,没有金属铁等第二相出现;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形貌为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颗粒,晶格清晰;拉曼光谱结果表明(E2High)峰位向高频移动,半高宽宽化,峰强减弱;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随着Fe离子的掺入,紫外峰向低能移动,光致发光光谱发生了猝灭现象;UV-Vis光谱可看出,光学带隙减小,发生了红移现象。这些结果表明Fe3+成功替代Zn2+进入到ZnO晶格。
武晓娟魏智强吴永富张玲玲姜金龙杨华
关键词:稀磁半导体ZNO光学性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