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5B062)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熊晓锐刘阳温晓霞高茂盛廖允成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一年二熟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水分效应
  • 1篇农田
  • 1篇利用效率
  • 1篇旱作
  • 1篇旱作农田
  • 1篇耗水
  • 1篇耗水强度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篇廖允成
  • 1篇高茂盛
  • 1篇温晓霞
  • 1篇刘阳
  • 1篇熊晓锐

传媒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东南部旱作农田一年二熟种植模式水分效应初探--以杨凌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揭示"一年二熟"种植模式的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及耗水规律,试验设置了4个不同的"一年二熟"种植模式,测定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水分满足率、作物耗水强度及作物产量等指标。结果显示:在黄土高原东南部年降雨量达640 mm左右的旱作农田,发展"一年二熟"种植能较好地利用夏闲期的水热资源,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全年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加强了农田物质循环。"冬小麦—大豆"、"冬小麦—玉米"两个种植模式的平均耗水强度仅比"冬小麦—夏闲"(对照)处理高0.07、0.1 mm/d,而"冬小麦—谷子"的耗水量等同于对照。经济效益以"冬小麦—玉米"为最好,土壤水分资源的持续利用性以"冬小麦—谷子"最好,一年二熟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具有可持续性;综合考虑该区的自然资状况,在旱作农田下最优的"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为"冬小麦—玉米","冬小麦—大豆"。
熊晓锐廖允成高茂盛温晓霞刘阳谢志金姚贵军
关键词:一年二熟耗水强度水分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