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36007)

作品数:21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郭烈锦胡晓玮王晔春徐强葛志伟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双流体
  • 3篇双流体模型
  • 3篇气泡
  • 3篇流体模型
  • 3篇纳米
  • 3篇值模拟
  • 2篇电极
  • 2篇段塞
  • 2篇段塞流
  • 2篇蒸汽
  • 2篇射流凝结
  • 2篇输运方程
  • 2篇气化
  • 2篇气化过程
  • 2篇强化换热
  • 2篇立管
  • 2篇流化
  • 2篇流化床
  • 2篇煤气

机构

  • 16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北京宇航系统...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郭烈锦
  • 3篇王晔春
  • 3篇胡晓玮
  • 2篇徐强
  • 2篇谢晨
  • 2篇邹遂丰
  • 2篇郭斯茂
  • 2篇吕友军
  • 2篇金辉
  • 2篇韩朋飞
  • 2篇王会
  • 2篇葛志伟
  • 1篇李文升
  • 1篇周宏亮
  • 1篇聂立
  • 1篇沈少华
  • 1篇陈康
  • 1篇张西民
  • 1篇叶晶
  • 1篇陈森林

传媒

  • 14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Scienc...
  • 1篇Chines...
  • 1篇Chines...
  • 1篇海洋工程装备...
  • 1篇Scienc...
  • 1篇Journa...

年份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电催化过程中氧气泡成核—生长—脱离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光电催化过程中的气泡动力学特性是研究气液两相流动行为的重要参数,对光电分解水的效率及反应过程中的传热、传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针对TiO_2光电极表面析出氧气泡的动力学特性展开研究,通过独立设计的实验系统,得到了氧气泡整个演化过程的生长规律符合d∝(?)~s,气泡形成10 ms以内x为0.5~0.85,10 ms之后x≈0.33,捕捉到了气泡成核初期的图像,得到了光学手段能观察到的气泡成核时间和空间尺度,给出了激光功率和恒定偏压对气泡脱离直径的影响规律。
曹振山郭烈锦王晔春胡晓玮陈娟雯
关键词:气泡成核
基于非完整周期信号的集输立管流型在线识别
2015年
为改善集输立管系统流型识别实时性,本文初步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完整周期信号的识别方法。从严重段塞流过程中液塞生长、液塞流出、气液喷发、液塞回落的某一阶段或相邻两阶段选取较短时长的压力、压差波动信号序列,采用计算速度较快的方法进行特征提取。通过自组织神经网络融合局部流动特征,描述集输立管系统空间流动特性,实现流型识别。本文实验流速范围内,该方法对稳定流型与不稳定流型的平均识别率达到90%以上,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邹遂丰郭烈锦谢晨姚添
关键词:自组织神经网络
管内蒸汽射流凝结速度场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圆管内横向蒸汽射流凝结速度场进行了测量。垂直圆管直径80 mm,喷嘴直径3.2 mm,喷嘴与管道壁面垂直,蒸汽射流雷诺数20192
徐强郭烈锦常亮王晔春张西民于子文潘辉
关键词:蒸汽凝结射流速度场
TiO_2一维纳米阵列电极表面氧气泡发展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光电化学分解水反应驱动的氧气泡生长,是发生在固液表面典型的物理化学过程。本文通过搭建的光电化学分解水反应体系,利用显微拍摄系统,探究了氧气泡在光电极表面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气泡大小与生长时间遵循关系;并通过改变反应溶液的浓度和激发光源的光照强度,总结了溶液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气泡的生长时间与脱离直径的影响规律。
曹振山胡晓玮郭烈锦王晔春
关键词:纳米阵列光电极
超临界水流化床内煤气化过程建模与仿真(2):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及气化规律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成功建立了煤超临界水气化动力学模型,其中包括煤在超临界水中热解、液化、固相残碳及液化产物的蒸汽重整等均相和非相反应。该动力学模型能准确反应煤在超临界水中气化特征。在前述第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上,耦合该气化动力学模型,对煤在超临界水流化床中气化过程进行了建模。通过该模型研究了宽温度参数范围下反应器内典型反应速率、反应组分分布演变规律,揭示了反应器内部化学反应特征与气化规律。研究加深了对超临界水流化床内煤气化过程的认识,对超临界水流化床反应器的优化、放大以及实际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郭斯茂郭烈锦聂立金辉葛志伟吕友军房慧
关键词:煤气化流化床
Ferrites boosti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over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a case study of(Co, Ni)Fe_2O_4 modification被引量:10
2016年
The charge carrier separation and surface catalytic redox reactions are of primary importance as elementary steps in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In this study, both of these two processes in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over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_3N_4) were greatly promoted with the earth-abundant ferrites(Co,Ni)Fe_2O_4modification. Co Fe_2O_4 was further demonstrated to be a better modifier for g-C_3N_4 as compared to Ni Fe_2O_4,due to the more efficient charge carrier transfer as well as superior surface oxidative catalytic activity. When together loading Co Fe_2O_4 and reductive hydrogen production electrocatalyst Pt onto g-C_3N_4, the obtained Pt/g-C_3N_4/Co Fe_2O_4 photocatalyst achieved visible-light(λ>420 nm)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3.5 times as high as Pt/g-C_3N_4, with the apparent quantum yield reaching 3.35 % at 420 nm.
Jie ChenDaming ZhaoZhidan DiaoMiao WangShaohua Shen
关键词:COFE2O4NIFE2O4氮化碳氧化还原反应
用于节流控制的立管严重段塞流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开发了一种基于ODE方程的严重段塞流模型,能在基本准确的模拟立管严重段塞特征参数的同时进行严重段塞流节流控制特性的模拟。在阀门全开,无节流控制的时候,模拟得到的段塞特征参数与实验数据及OLGA模拟结果符合较好;在阀门开度为9%,8%,7%时对严重段塞流进行节流控制模拟,与OLGA节流模拟结果符合较好。该模型计算速度远快于OLGA模型,更能用于严重段塞流的实时现场控制。
周宏亮郭烈锦李清平李文升谢晨
关键词:实时控制
管内蒸汽射流凝结压力波特性的小波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实验研究了蒸汽以射流形态喷射入管内流动水中,发生蒸汽-水直接接触凝结所诱导的压力波动特性。实验是在蒸汽质量流速0~500 kg.m^(-2)·s^(-1)以及管内流动水温度20~70℃的条件下进行的。通过管道壁面安装的高频压力传感器捕获凝结诱导的压力波动信号,并通过小波多分辨率工具揭示压力波在时频平面的特性规律。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及能量分析结果表明尺度4,5(对应频率f=125~250 Hz)代表了凝结压力波的主要特征信息,而其他频带的信息几乎为0。小波多分辨率幅值结果分析表明在较高频带和较低频带压力波的小波多分辨率幅值趋近于0。在尺度4,5上(对应频率.f=125~250 Hz),随着蒸汽质量流量的增大,小波多分辨率幅值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水温的升高小波多分辨率幅值逐渐增大。
徐强郭烈锦邹遂丰陈娟雯于子文潘辉
关键词:压力波小波分析
蒸汽-水冷凝泡状流相界面浓度输运方程
2014年
通过对冷凝消失项的合理模化,并考虑连续相湍流导致的气泡聚合和破裂现象,建立适用于蒸汽水冷凝泡状流的相界面浓度输运方程。过冷条件下蒸汽气泡冷凝过程可分为:传热控制区和惯性控制区。在传热控制区气泡尺寸逐渐减小,在整个冷凝中所占时间较长,而在惯性控制区,气泡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周围液体的惯性迅速消失。利用所建立的相界面浓度输运方程对轴向相界面浓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表明吻合很好。
马科帅郭烈锦于子文潘辉
关键词:双流体模型
Black TiO_(2) for solar hydrogen conversion被引量:5
2017年
Titanium dioxide(TiO_(2))has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for photocatalytic H_(2) evolution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PEC)water splitting since 1972.However,its wide bandgap(3.0-3.2 eV)limits the optical absorption of TiO_(2) for sufficient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Blackening TiO_(2) has been proposed a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enhance its solar absorption and thus the photocatalytic and PEC activities,and aroused widespread research interest.In this article,we reviewed the recent progress of black TiO_(2) for photocatalytic H_(2) evolution and PEC water splitting,along with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its unique structural features,optical property,charge carrier transfer property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As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 article,black TiO_(2) could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photo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generation via water splitting,and continuous efforts are deserved for improving its solar hydrogen efficiency.
Bin WangShaohua ShenSamuel S.Mao
关键词:PHOTOCATALYTIC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