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1ZR1428400)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健蔡郑东李国东孙伟孙梦熊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肉瘤
  • 2篇骨肉瘤
  • 1篇蛋白标志物
  • 1篇蛋白筛选
  • 1篇血清标志
  • 1篇血清蛋白
  • 1篇血清蛋白标志...
  • 1篇手术
  • 1篇清蛋白
  • 1篇骶骨
  • 1篇骶骨骨巨细胞...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外科治疗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瘤
  • 1篇聚合酶
  • 1篇巨细胞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孙伟
  • 3篇李国东
  • 3篇蔡郑东
  • 3篇李健
  • 2篇陈楷
  • 2篇孙梦熊
  • 1篇华莹奇
  • 1篇孙业青
  • 1篇胡硕
  • 1篇付东
  • 1篇李全
  • 1篇马小军
  • 1篇程飚

传媒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骨肉瘤血清蛋白标志物的初步研究
2011年
目的利用Link—test统计方法整合分析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质谱分析数据寻找骨肉瘤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检测从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和U-2OS)中筛选骨肉瘤候选标志基因;运用蛋白质质谱分析技术分析27个骨肉瘤患者血清标本及47个健康人的血清标本,从中筛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质质谱峰;采用Link—test统计方法对筛选到的骨肉瘤候选标志基因和蛋白质质谱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交叉验证的骨肉瘤血清蛋白标志物;运用免疫印迹法比较一种候选血清蛋白标志物在骨肉瘤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的含量差异。结果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到653个候选骨肉瘤标志基因,蛋白质质谱分析筛选到6个蛋白质质谱峰。经Link—test统计分析,共鉴定出13个候选骨肉瘤血清蛋白标志物,其中包括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1,CYC-1)。在13个候选蛋白质标志物中,12个在骨肉瘤中表达上调,1个表达下调。免疫印迹实验发现CYC-1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Link—test统计方法整合分析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质谱分析数据是寻找骨肉瘤血清蛋白标志物的有效方法,共发现13个候选骨肉瘤血清蛋白标志物。
李国东蔡郑东陈楷程飚孙业青孙伟李健李全
关键词:骨肉瘤血清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骨肉瘤血清标志蛋白筛选及对RNA聚合酶Ⅲ多肽F的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筛选潜在的骨肉瘤血清蛋白标志物,对候选标志基因RNA聚合酶Ⅲ多肽F(POLR3F)进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别利用人类基因组芯片和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筛选骨肉瘤细胞株以及骨肉瘤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和标志蛋白。运用Link—test统计学方法对比基因:巷片和SELDI—TOFMS数据,寻找骨肉瘤的血清诊断标志蛋白。用MATLAB软件对POLR3F的启动子和3’-UTR区域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转录因子和微小RNA(miRNA)靶位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653个基因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SELDI—TOFMS显示,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有6个差异表达的质谱峰。通过Link-test分析,共鉴定出13个差异表达的骨肉瘤血清标志蛋白。POLR3F的启动子区存在保守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结合位点,在3’-UTR保守区域含有1个miRNA靶位点。结论Link-test能够有效地从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中筛选骨肉瘤标志蛋白。POLR3F有可能成为骨肉瘤早期诊断的标志蛋白和骨肉瘤治疗的新靶点。
李国东蔡郑东马小军孙梦熊李健孙伟华莹奇
关键词:骨肉瘤血清
骶骨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骶骨骨巨细胞瘤外科切除边界与局部复发率及骶神经保留节段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996年8月至2008年8月行肿瘤切除的48例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0例,女28例;年龄19-74岁,平均34.7岁。肿瘤累及S1-S5 4例,S1—S4 7例,S1—S3 15例,S1,2 12例,S2-S5 8例,S3-S5 2例。采用单纯后路29例,前后联合入路19例。整块切除2例,边缘切除12例,边缘切除加刮除25例,刮除9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局部复发情况与骶神经功能。结果41例随访18-115个月,平均43.5个月。术中出血量550-12000ml,平均3560ml。1例发生良性肺转移,2例发生肉瘤变后死亡。15例肿瘤原位复发,其中整块切除复发率0(0/2)、边缘切除18.2%(2/11)、边缘切除加刮除40.9%(9/22)、单纯刮除66.7%(4,6)。边缘切除局部复发率低于单纯刮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留双侧S3神经根者大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7.4%(2/27),保留单侧S3神经根者33.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切除边界与骶骨骨巨细胞瘤局部复发率相关,在注意保留骶神经根的前提下应以边缘切除为目标;保留双侧S。神经根可使绝大部分患者的括约肌功能得以恢复。
李国东蔡郑东付东陈楷李健胡硕孙伟孙梦熊
关键词:骶骨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