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017)
-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 相关作者:仲人前邓安梅周晔陈燕谷明莉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4^+T细胞活化诱导细胞凋亡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小鼠模型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CD4^+T细胞活化诱导细胞凋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AICD)在poly I:C诱导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marybiliarycirrhosis,PBC)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3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poly I:C5mg/kg,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无菌PBS,16周后通过测定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碱性磷酸酶(alkali phosphatase,ALP)及肝脏HE染色验证模型。磁珠分离小鼠脾脏CD4^+T细胞,分别以ConA和anti—CD3体外诱导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T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和TRAIL(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CD4^+T细胞中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poly I:C注射16周后模型组小鼠血清AMA均为阳性,同时肝组织汇管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而对照组AMA均为阴性,肝组织未出现明显病变。模型组小鼠血清ALP[(110.4±18.3)U/L]显著高于对照组[(52.2±15.4)U/L],P〈0.001;模型组小鼠脾CD4^+T细胞AIC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同时定量PCR结果表明:FasLmRNA水平较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而两组F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IL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Westernblot结果表明模型鼠的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TH1细胞的凋亡缺陷可能在PBC小鼠模型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该缺陷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机制引起凋亡相关分子Fas体系及TRAIL的表达变化引起,同时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凋亡。
- 蒋廷旺邓安梅吴传勇陈波周晔钱琤谷明莉陈燕仲人前
- 关键词:聚肌胞苷酸凋亡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microRNA表达谱变化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PBC患者,收集同期20份健康人外周血作对照。应用芯片技术筛选PBC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表达差异的miRNA,并用实时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BC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有25个miRNA表达失调,其中有23个下调,仅有2个上调(均P〈0.05)。定量PCR显示,miR-346、miR-17-5p、miR-20a和miR-let-7b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而miR-451和miR-129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PBC患者外周血T细胞miRNA表达与健康对照比较存在差异,这些异常表达的miRNA可能参与PBC的发病。
- 钱琤汪怀周范华杰谷明莉任传路邓安梅仲人前
- 关键词:胆汁性微RNAS自身免疫疾病
- 检测隐球菌患者外周血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中蛋白的表达。方法:收集30例隐脑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2、IL-4的表达,并用免疫散射法检测血清IgG、IgA、IgM的含量,并分析TLR4与它们的相关性。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TLR4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TLR4蛋白表达水平与IgG、IL-12显著相关(分别为r=0.4369、P<0.001,r=0.5344、P<0.001),与IL-4(r=0.0111,P=0.6168)不相关。结论:隐脑患者TLR4蛋白表达显著下降,IgG、IL-12与TLR4蛋白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隐脑的致病机制打下基础。
- 陈燕周晔邓安梅仲人前陈孙孝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TOLL样受体4
-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中TLR4的表达以及血清中TNF-α,IL-10的水平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以及研究血清中TNF—α,IL-10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TLR2,TLR4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0的表达。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TLR4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0.35±0.18)(P〈0.05),TLR2均无显著变化(0.87±0.23)(P〉0.05)。血清中的IL-10显著升高(4.25±1.30)pg/ml(P〈0.05),TNF—α的变化不显著(1.49±0.87)pg/ml(P〉0.05)。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TLR4 mRNA表达显著下降,可能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 陈燕周晔邓安梅仲人前陈孙孝
-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TOLL样受体4TOLL样受体2荧光定量PCR
-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microRNA-146a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 研究microRNA-146a(miR-146a)在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8例慢性ITP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PBMC中miR-146a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2、IL-lβ和IFN-γ的表达水平;采用电转染技术将miR-146a前体(mimics)/抑制体(inhibitor)转染至ITP患者PBMC中,CCK-8法检测其对血小板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 ITP患者PBMC的miR-146a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且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与患者血浆TNF-α、IL-2和IFN-γ浓度呈负相关.转染miR-146a前体至ITP患者PBMC可抑制血小板诱导的IL-2合成以及PBMC增殖,转染miR-146a抑制体则可以促进IL-2的合成以及PBMC的增殖.结论 miR-146a参与了慢性ITP的发病机制,调控IL-2的表达,并介导了ITP患者PBMC的增殖,是慢性ITP潜在的治疗靶点.
- 韩志君胡志德邓安梅孙懿刘晶波黄元兰严子禾仲人前
- 关键词: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外周血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l:C)在C57BIM6小鼠中建立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动物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方法20只雌性8周龄C57BIM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polyI:C5mg/kg腹腔注射模型组小鼠,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无菌PBS,每周注射2次,16周后处死,然后进行肝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2组小鼠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NKT)所占比例;ELISA法测定血清IL4和1干扰素(IFN-1)含量。结果polyI:C注射16周后建立了符合PBC实验室诊断指标的动物模型:汇管区炎性浸润、血清AMA阳性、血清ALP水平升高;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25.45±1.12)%,对照组为(26.72±O.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4,P〉0.05),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比例为(18.3±0.91)%,对照组为(17.8±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6,P〉0.05);而模型组小鼠外周血NKT淋巴细胞比例为(11.56±5.09)%,对照组为(1.26±0.53)%,模型组高于对照组(t:9.504,P〈0.01),同时模型组小鼠血清IL4含量为(22.19±2.31)pg/ml,对照组为(8.72±0.8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6,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IFN-1的含量为(3.34±0.76)ng,/ml,对照组为(1.14±O.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1,P〈0.01)。结论polyI:C诱导的PBC动物模型外周血NK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同时细胞因子IL4及IFN-1含量显著升高;NKT淋巴细胞可能在PBC模型及PBC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蒋廷旺邓安梅吴传勇谷明莉周晔陈燕陈波钱琤仲人前
-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T淋巴细胞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小鼠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和"一贯煎"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小鼠中的疗效。对polyI∶C注射的C57BL/6雌性小鼠分别给予UDCA、"一贯煎"和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分析不同药物治疗组血清ALP、-γGT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BCMA mRNA的表达,并分析肝门管区单个核细胞浸润率。结果表明,PBC模型鼠肝门管区单个核细胞浸润率、脾脏单个核细胞BCMA mRNA的表达较正常小鼠明显增加(P<0.05);不同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ALP、-γGT显著下降(P<0.05),"一贯煎"或联合治疗还能减少肝门管区单个核细胞浸润率、下调脾脏单个核细胞BCMAmRNA和ALP。"一贯煎"或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小鼠疗效更好,为以后中西医联合治疗PBC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唐裕杰吴传勇蒋廷旺谷明莉陈燕周晔韩志君邓安梅仲人前
- 关键词:B细胞成熟抗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熊去氧胆酸一贯煎
- 穿孔素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隐球茵性脑膜炎(cryptococcalmeningiti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穿孔素(perforin,又称pore-form—ingprotein,PFP)表达及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首先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25例隐球茵性脑膜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其次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其中的PFP的蛋白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方法测定其中PFP的mRNA含量,并分析隐球茵性脑膜炎患者蛋白含量与细胞因子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PBMC中PFP蛋白含量和mRNA均明显降低,PFP蛋白表达水平与IL-10,IFN-γ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PFP可能参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疾病进程,这为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情监控和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 周晔邓安梅谷明莉陈燕陈波陈孙孝仲人前
-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穿孔素IFN-ΓIL-10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β-arrestin 1表达增高及其意义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β-arrestin 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PBC患者、6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PBMCs中β-arrestin 1 mRNA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β-arrestin 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BC患者PBMCs中β-arrestin 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P<0.01),而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中β-arrestin 1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β-arrestin 1表达水平与Mayo risk score正相关(Pearson r2=0.593 5,P<0.001).PBC患者PBMCs中β-arrestin 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P<0.01),而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C患者中β-arrestin 1表达显著增高,提示β-arrestin 1在PBC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PBC疾病进程的一个新的免疫状态标志.
- 黄元兰陈燕周晔陈孙孝邓安梅仲人前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Β-ARRESTIN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
- IL-27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 探讨IL-27介导的免疫炎症性反应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PBC患者IL-27的表达 生化常规测定PB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分析IL-27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BC患者外周血IL-27/P28亚基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IL-27/EBI3 mRNA未有明显改变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27在PBC患者肝脏呈阳性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IL-27在PBC患者的CD4+T细胞表达率(72.40%±6.22%)较慢性乙型肝炎组(59.40%±7.03%,P<0.01)和健康对照组(1.70%±0.55%,P<0.01)明显升高,而IL-27在各研究组的CD8+T细胞、单核细胞、B细胞中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PBC患者外周血血清IL-27的表达[(126.25±36.00)pg/ml]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51.81±23.30)pg/ml,P<0.01)和健康对照组[(34.19±9.70)pg/ml,P<0.01],PBC患者IL-27的血清蛋白表达水平与GGT(r=0.554,P<0.01)和TBIL(r=0.559,P<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ALT、AST和ALP无相关性.结论 IL-27在PBC中表达升高,与PB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参与了PBC的发病机制.
- 韩志君孙懿严子禾邓安梅蒋廷旺胡志德黄元兰仲人前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IL-27自身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