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控项目(121237128100212)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晖尹辉蒋忠诚王月杨奇勇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惠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控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岩溶
  • 3篇岩溶区
  • 2篇生态
  • 2篇生态补偿
  • 2篇空间自相关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营养元素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服务功能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保护
  • 1篇示范区
  • 1篇水分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机构

  • 7篇广西师范大学
  • 6篇惠州学院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教育部
  • 1篇广西水利电力...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7篇李晖
  • 6篇尹辉
  • 5篇蒋忠诚
  • 4篇王月
  • 3篇杨奇勇
  • 1篇梁保平
  • 1篇李建鸿
  • 1篇翟禄新
  • 1篇侯满福
  • 1篇喻崎雯
  • 1篇肖飞鹏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广西水利水电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土地利用方式对会仙岩溶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结合桂林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环境情况,研究了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总磷、总氮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和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中磷元素的含量,住宅用地>水田>岩溶湿地(原生湿地)>未利用荒地(闲置地)>坑塘水面(鱼塘),全钾最高的是未利用荒地(闲置地),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岩溶湿地(原生湿地),各形态的氮元素中硝态氮含量最多的是住宅用地,全氮最高的是未利用荒地;(2)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变化加剧了土壤有机碳、硫、氮磷的流失,导致湿地退化,未利用荒地退化指数-0.128、鱼塘退化指数-0.177、水田退化指数0.137、住宅用地退化指数0.39;(3)退化的原因是主要是人类活动的过分干扰。因此,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对湿地进行恢复。
肖飞鹏王月李晖
关键词:土地利用营养元素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会仙岩溶湿地生态补偿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借鉴条件调查法(CVM)中有关受偿意愿(WTA)和支付意愿(WTP)的基本原理及调查方法,调查了解会仙湿地周边居民的生态受偿意愿和桂林市市区居民对会仙湿地的生态支付意愿。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替代花费法、条件价值法等方法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1)会仙岩溶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为512 484 929.2元/年,平均39 180元/(hm2·a);(2)适宜的生态补偿值为16 144.5元/(hm2·a)。(3)适宜的生态补偿的方式应该为现金补偿、政策补偿和智力和技术补偿。
李晖蒋忠诚尹辉王月李建鸿喻崎雯
关键词:生态服务功能生态补偿
环境因子对广西典型岩溶区土壤温度空间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索空间异质性较大的岩溶区的土壤温度空间自相关尺度及其空间结构,分析影响典型岩溶区土壤温度空间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方法]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与"3S"技术。[结果]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空间分布均存在高度的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和明显的空间聚集区,各深度土壤温度的空间孤立区分布较少;影响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空间分异的环境因子排序为:土壤厚度>坡度>植被覆盖度>高程。[结论]土壤厚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实质上是岩溶环境的综合反映。坡度、高程等地形因子是造成土壤逆温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土壤温度的空间分异还会受到植被覆盖"遮蔽作用"或"保温效应"的影响。
尹辉李晖蒋忠诚
关键词:土壤温度空间结构环境因子
基于空间技术的果化示范区土壤电导率空间自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指导典型岩溶区的农业生产,保障区域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用经典统计学与"3S"技术,将土壤电导率室内布点与实地监测相结合,研究果化示范区土壤电导率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结果表明,示范区土壤电导率的数值变异较大,属强度变异(CV>30%)。各深度土壤电导率的Moran指数呈正向的空间关联,其关联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果化示范区内土壤电导率绝大多数属于"低—低"空间集聚类型,低值区分布较为集中,且多被附近的低值区包围。5和10 cm深度土壤电导率的空间自相关尺度均为2 200 m;20和30 cm深度土壤电导率的空间自相关尺度分别为1 400和1 000 m。
尹辉李晖蒋忠诚杨奇勇
关键词:土壤电导率空间自相关
典型岩溶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典型岩溶区存在的土壤水分亏缺限制作物生产和植被恢复问题,应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将土壤水分室内布点和实地监测相结合,对果化示范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平均为5.10%~22.06%,变异系数为18.30%~67.73%,说明各层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异系数呈现出强变异特征(CV>10%),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异系数减小;各深度土壤体积含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呈弧状和斑状分布,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深度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最小空间变程为2 400 m,可作为果化示范区土壤体积含水量样点布设的最佳取样间隔。
尹辉李晖蒋忠诚杨奇勇王月
关键词: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地统计学
基于“3S”的广西典型岩溶区土壤厚度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运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将室内布点和实地监测相结合,对广西典型岩溶区果化示范区土壤厚度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化示范区土壤厚度的空间分布存在正向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其空间自相关尺度为2200m。土壤厚度以“低低”型空间集聚为主要分布类型,其空间结构在1~2200m区间内为空间集聚;而在2200~2800m区间内为空间孤立。土壤厚度的半方差函数模型符合球状模型,最小空间变程为500.0m,该变程可作为区内土壤厚度样点间隔的布设依据。土壤厚度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呈条带状、弧状和少量斑状分布,分布梯度较为明显。本研究可为果化示范区及相似岩溶峰丛洼地的农业生产、石漠化治理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
尹辉李晖蒋忠诚杨奇勇
关键词:土壤厚度空间自相关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与考察法等方法,通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生态损益、支付意愿等方法确定了会仙岩溶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范围: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确定补偿标准的上限为9 874.5元/(hm2·a);根据生态损益、支付意愿调查等确定补偿标准的下限为9 428.6元/(hm2·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补偿途径与方式为现金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和实物补偿。研究结果对促进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使其生态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王月尹辉李晖翟禄新梁保平侯满福
关键词:生态补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