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1YS127)

作品数:10 被引量:70H指数:4
相关作者:余高峰马淑霞黄梅华燕丁俊丽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5篇翻译
  • 3篇英语
  • 2篇隐喻
  • 2篇语篇
  • 2篇科技英语
  • 2篇翻译策略
  • 1篇大学英语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译介
  • 1篇异化
  • 1篇隐喻翻译
  • 1篇英语长句
  • 1篇语境
  • 1篇语篇翻译
  • 1篇语篇功能
  • 1篇语篇连贯
  • 1篇喻体
  • 1篇中国当代文学
  • 1篇走出去

机构

  • 8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余高峰
  • 1篇华燕
  • 1篇黄梅
  • 1篇马淑霞

传媒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技翻译
  • 1篇学术界
  • 1篇译林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透视大学英语教学观的转向——基于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和功能语言学习观的分析
2011年
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法依靠不断引进的外国语言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西方的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功能理论对中国的当代英语教学影响深刻。分析和思考在这两种理论影响下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观的转变,意在促进我国英语语言学习理论及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并能形成和确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英语教学观。
马淑霞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观
隐喻的认知与隐喻翻译被引量:24
2011年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现代隐喻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与行为方式,一种认知手段。隐喻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特定民族的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翻译隐喻时,译者要根据隐喻的认知方式,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以取得文化传真的最佳效果。
余高峰
关键词:隐喻喻体翻译
科技语篇翻译中的连贯策略被引量:6
2012年
语篇是一个具有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单位。语篇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语篇连贯的识别与重构过程,原文语篇中的连贯性能否再现,译文的交际功能能否得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所要采取的翻译策略。文章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结合科技语篇翻译实例,探讨了在英汉科技语篇翻译中,为了达到译文语篇的连贯性,译者通常采用的一些翻译策略。
余高峰
关键词:科技语篇语篇连贯翻译策略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策略被引量:7
2011年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示意—推理过程,说话人提供最大关联的信息,听话人则根据语境对信息进行处理,挑选关联性最大的假设,获取最佳关联,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使交际获得成功。关联理论也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交际行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或行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是沟通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以实现成功交际的桥梁,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故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视具体情况采用顺应译语文体规约的归化翻译或保留原文特色的注释性异化翻译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余高峰
关键词:语境归化异化
从莫言获奖谈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现状被引量:2
2013年
莫言获奖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存在译入与译出的严重失衡、译介人才匮乏和文学翻译质量下降等问题。
华燕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译介走出去
科技英语长句翻译技巧探析被引量:29
2012年
在科技英语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结构复杂和层次繁多的长句,这是翻译的难点,它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在科技英语翻译中长句的处理及一般翻译方法。
余高峰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技巧
科技英语中名词化隐喻及其语篇功能被引量:3
2013年
名词化隐喻是科技英语语篇的重要特征,在科技语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名词化隐喻具有多种语篇功能,它能使语篇更加简洁、浓缩、正式、客观,并且能增强整个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性。掌握好名词化隐喻在科技语篇中的这些功能,可以加深对科技语篇深层语义的理解,为准确理解科技语篇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科技英语的翻译提供更好的服务。
黄梅余高峰
关键词:科技英语名词化隐喻语篇功能
互文与翻译
2012年
进入21世纪以来,翻译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互文性涉及文本的意义生成、文本的阅读和阐释、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把互文性引入到翻译的研究中,有助于翻译理论和实践走出原先略显封闭的外壳,迈向更加广阔和开放的空间.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又称"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通常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互文性表明所有语篇都存在于和其他语篇的关系之中,处于不同时空的文本相互交叉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任何单独的语篇都是作为系统的一部分而存在.迄今为止,众多学者对互文性分类进行了很多尝试.克里斯蒂娃把互文性分为水平(horizontal)互文性和垂直(vertical)互文性,所谓水平互文性指的是一段话语与一连串其他话语之间的具有对话性的互文关系,垂直互文性指的是构成某一语篇较为直接或间接的那些语境,即从历史的或当代的角度看,以各种方式与之相关的那些语篇.
余高峰
关键词:文本结构互文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