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08JCZDJC10100)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志远崔宏祥赵乾万钧万均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离子电池
  • 2篇废旧
  • 2篇废旧锂离子电...
  • 1篇有价金属
  • 1篇正极
  • 1篇正极材料
  • 1篇质量损失函数
  • 1篇石墨
  • 1篇石墨负极
  • 1篇碳热还原
  • 1篇田口方法
  • 1篇热还原
  • 1篇煅烧
  • 1篇钴酸锂
  • 1篇离子
  • 1篇磷酸钒锂
  • 1篇还原剂

机构

  • 4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巴莫科技...

作者

  • 3篇崔宏祥
  • 3篇王志远
  • 2篇赵乾
  • 1篇马叙
  • 1篇张启文
  • 1篇张欣
  • 1篇胡彪
  • 1篇徐宁
  • 1篇吕菲
  • 1篇万钧
  • 1篇曹福彪
  • 1篇万均

传媒

  • 1篇工业工程与管...
  • 1篇电池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田口方法在石墨负极改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田口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改性过程进行实验设计,将酚醛树脂、石墨、溶剂、包覆量、蒸发温度、碳化温度、碳化时间作为影响因素,可逆容量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多因素单指标的实验设计问题。利用均值响应主效应图得出影响评价指标的敏感因素,并通过均值响应及信噪比响应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最后通过实验证明,在该方法获得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可逆容量达到了360mAh/g,相比初始值320mAh/g有较大提高。
胡彪张欣张启文王志远崔宏祥
关键词:田口方法石墨负极质量损失函数
以超导炭黑为还原剂制备磷酸钒锂被引量:2
2011年
以超导炭黑为还原剂,经湿法球磨、高温碳热烧结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并进行XRD分析、元素分析和充放电测试。所得材料为单斜结构,晶粒表面光滑,导电炭颗粒均匀附着在上面,提高了导电性。组装的CR2025型电池以0.1C在3.0-4.3 V循环,材料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26.16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7.4%。组装的053048型电池以1.0C在3.0-4.3 V循环1 500次,容量保持率为82%;15.0C放电容量可达1.0C充电容量的73.3%。
曹福彪马叙吕菲徐宁
关键词:碳热还原
废旧锂离子电池循环再生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被引量:5
2009年
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其失效原因,根据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过程,综合比较了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的拆解破碎方法、电解液处理、溶剂分离法、热处理法、碱浸酸溶全湿法、萃取法、沉淀法等多种回收处理工艺,提出了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王志远赵乾万钧崔宏祥
关键词: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层状结构的活化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实现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再利用,本文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板材料钴酸锂做了分析研究.根据它的热稳定,通过在400℃和600℃下保温,分别将粘结剂PVDF和碳粉除去,使其活化再生,并对其活化机理进行了讨论.通过XRD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失效的钴酸锂正极材料经过焙烧活化后,纯度较高,结晶度提高,晶体结构恢复成为规整层状结构,离子排列有序,有利于锂离子在晶体中有效嵌入和脱出.
王志远崔宏祥万均赵乾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层状结构煅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