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620)

作品数:18 被引量:331H指数:12
相关作者:余柳青徐正浩赵明李迪周勇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水稻
  • 13篇化感
  • 8篇杂草
  • 7篇无芒稗
  • 7篇化感作用
  • 7篇稗草
  • 5篇基因
  • 4篇化感潜力
  • 3篇野生
  • 3篇野生稻
  • 3篇水稻品种
  • 3篇种质
  • 3篇种质资源
  • 2篇稻种
  • 2篇稻种资源
  • 2篇性状
  • 2篇杂草稻
  • 2篇栽培
  • 2篇栽培稻
  • 2篇生物学

机构

  • 18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4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国际水稻研究...
  • 2篇中国水稻研究...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8篇余柳青
  • 8篇徐正浩
  • 8篇周勇军
  • 6篇赵明
  • 6篇李迪
  • 5篇张旭
  • 4篇郭怡卿
  • 4篇郭龙彪
  • 3篇何勇
  • 3篇陆永良
  • 3篇魏兴华
  • 3篇叶元林
  • 3篇张付斗
  • 3篇陶大云
  • 2篇郑康乐
  • 2篇崔绍荣
  • 2篇玄松南
  • 2篇刘小川
  • 2篇曹长代
  • 1篇郭得平

传媒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植物保护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第二届植...

年份

  • 1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氧化因子与天然抗氧化剂研究综述被引量:74
2006年
近十几年来,抗氧化作用因在医疗、保健、食品保鲜等领域内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抗氧化作用的机理、生物学意义,抗氧化物质的种类及天然抗氧化剂的资源及应用现状,并对该领域作了展望。
乔凤云陈欣余柳青
关键词: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天然抗氧化剂生物资源
水稻化感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基因调控被引量:9
2004年
水稻化感作用和竞争作用是水稻抑草的两个方面,化感作用是通过水稻植株向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实现对杂草的生长抑制作用。水稻化感作用的物质主要有4大类:酚类、萜类、含氮化合物和其他化感物质。水稻酚类化感物质的代谢物质为莽草酸和乙酸-丙二酸;类萜是由乙酰CoA经甲羟戊酸和异戊二烯焦磷酸(IPP)转化而来的,类萜生物合成中起作用的是IPP;含氮化感物质是由不同的氯基酸衍生来的。很多植物次生物质产生的酶基因已得到了克隆。紫外光处理水稻化感材料后12 h和24 h,被诱导的苯丙氨酸氨基裂合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A4H)和二萜环化酶的酶活力比紫外光处理的无化感作用水稻中的要高2-4倍。用胁迫相关酶的编码基因对水稻的化感作用进行基因调控研究是探明产生水稻化感物质基因的重要策略。
徐正浩何勇崔绍荣李迪赵明张旭余柳青
关键词:水稻化感物质代谢途径基因调控杂草防除生态防除
不同水层和密度条件下化感作用水稻对无芒稗的干扰控制作用被引量:18
2004年
不同水层下水稻对无芒稗的干扰控制作用研究表明 ,水稻化感作用品种吓一跳、谷梅 2号和中15 6对无芒稗的株高抑制作用比无化感作用品种秀水 6 3和春江 11呈显著性差异 .随盆栽水稻密度增加 ,水稻对无芒稗的干扰控制作用加大 .在每盆 4株栽植密度下 ,水稻化感作用品种鸡早籼、谷梅 2号显著抑制无芒稗植株株高 ;在每盆 32株密度时 ,水稻化感作用品种吓一跳、PI312 777、TN1等对受控无芒稗的干扰控制与无化感作用品种春江 11相比 ,呈显著性水平 .
徐正浩何勇王一平俞谷松
关键词:水稻无芒稗水层
水稻品种化感潜力的评价与筛选
以初筛获得的30份水稻品种为材料,化感品种P1312777为对照,用特征次生物质标记法在HPLC 上测定化感指数AI值进行评价与筛选,得到10份具高化感指数的水稻化感品种(系),它们是:我国台湾品种I—Kung—Pao、...
周勇军余柳青曹长代
关键词:水稻品种(系)化感潜力
文献传递
水稻化感物质抑草作用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59
2003年
水稻化感作用是通过水稻植株体向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来实现的 .水稻化感物质的主要抑草作用机理有 :抑制杂草种子的发芽 ,影响激素平衡 ,破坏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 ,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干扰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 ,影响蛋白质合成和基因表达等 .水稻化感作用是由多基因控制的 ,表现为数量性状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化感生物检测技术等研究手段检测到了多个水稻化感作用的主效应 (QTLs)位点 ,但不同水稻化感种质其主效应QTLs位点明显不同 .通过分子辅助选择和建立近等基因系的方法对检测到的QTLs作进一步的精细定位 ,最终实现水稻化感抑草有利基因的克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
徐正浩郭得平余柳青赵明张旭李迪郑康乐叶元林
关键词:水稻化感物质数量性状分子辅助选择克隆
野生稻化感抗(耐)稗草种质资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采用盆栽筛选与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比较了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近源种中尼瓦拉野生稻(O.nivara)、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非洲栽培稻(O.glaberrima)、短舌野生稻(O.barthii)和长雄野生稻(O.longistaminata)5个种120份单株材料对稗草的异株克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拔节期较返青期有较强抑制作用;长雄野生稻(S37)对稗草发芽、株高具有抑制作用;短舌野生稻(S46)及普通野生稻(S72)对稗草的影响为距离稻株越近,对稗草的株高与干重抑制越大;野生稻的分蘖力与抑草作用有一定的相关性。
郭怡卿张付斗陶大云余柳青
关键词:野生稻稗草
野生稻和非洲栽培稻抗稗草种质资源筛选和评价被引量:16
2004年
以盆栽试验对 2 0份野生稻和 5份非洲栽培稻材料的稗草出苗率、距离稻株不同范围播种的稗草株高和干重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 ,并通过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 ,将其划分为 6类。再以稻叶水提液培养稗草 ,依其发芽抑制率、芽长抑制率、根长抑制率和发芽指数 ,再次聚类并划分为 5类。盆栽和浸提液试验中效果均好的 3份野生稻S3 7、S6 8、S72和 1份非洲栽培稻Y1 1 0 0 2确定为具有化感作用潜力的资源 ;盆栽试验效果好 ,但浸提液生物活性差的 2份 (S1 1 3、Y1 1 0 0 4 )确定为竞争作用强的资源 ;盆栽和水提液试验均表现较差的 5份野生稻材料 (S4 3、S4 7、S4 0、S73、S1 1 1 )和 2份非洲栽培稻(Y1 1 0 0 5、Y1 1 0 0 1 )为非抗性材料。
张付斗郭怡卿余柳青陶大云
关键词:野生稻稗草抗性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稻田杂草种群的影响被引量:20
2005年
草铵膦作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专用除草剂,对千金子、节节菜、陌上菜、丁香蓼、鳢肠、双穗雀稗、四叶萍和水竹叶表现出优良防效,但不能有效防治牛筋草、牛毛毡、矮慈姑、野荸荠和空心莲子草。在田间使用草铵膦可以有效防治早期出苗的无芒稗,但不能防治中后期出苗的莎草科和阔叶类杂草。与常规稻秀水11相比,转基因水稻99- 1的每穗实粒数显著高于秀水11,从而获得了更高产量。转基因水稻嘉禾201与亲本丙94 -02比较,对稻田主要杂草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水稻99- 1和嘉禾201对无芒稗的影响因子R显著大于化感潜力品种地谷,但与非化感品种秀水11相当,表明99- 1和嘉禾201无化感竞争优势。
余柳青渠开山周勇军李迪刘小川张朝贤彭于发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稻田杂草杂草种群杂草防治抗除草剂基因草铵膦
水稻对稗草的化感作用研究被引量:46
2003年
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对 138份稻种资源进行了化感作用抑稗评价 .结果表明 ,江西的青困二号、江苏的吓一跳、安徽的鸡早籼、江西的赣早籼 37、陕西的商糯 1号、IRRI的IR6 84 6 5 2 3 2、韩国的水原 92对稗草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 .盆栽研究表明 ,谷梅 2号、中 15 6对稗草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对照 ,而化感作用材料TN1对稗草的抑制作用与无化感作用材料秀水 6 3无显著差异 .中 15 6的抑制作用强与其株高与秀水 6 3有显著差异有关 ,而谷梅 2号对稗草的抑制作用强主要在于其本身具有化感作用特性 .
徐正浩余柳青赵明
关键词:稻种资源稗草化感作用
水稻异株克生抗杂草的数量性状及其基因定位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水稻异株克生抗杂草的特性是受数量性状控制的。异株克生抗靶杂草水稻材料与非异株克生抗靶杂草的杂种二代 (F2 )经生物检测 ,靶杂草的根或芽长的表型呈现正态分布。通过常规育种很难获得更强的异株克生作用亲本的杂种 ,因与水稻异株克生相关的效应基因数不多。目前唯一的有关水稻异株克生基因定位的研究报道表明 ,有 4个数量性状位点 (QTLs)分别位于第 2、3、3、8条染色体上。异株克生主效应的QTLs与根形态的主效应不在同一个位点。对产生异株克生物质的酶作定位标记 ,可对QTLs作进一步精细定位 。
徐正浩余柳青赵明张旭魏兴华郭龙彪叶元林
关键词:异株克生基因定位水稻数量性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