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040501-09)

作品数:3 被引量:6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伟邹才能汪泽成李登华杨家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油气
  • 2篇三叠
  • 2篇三叠统
  • 2篇上三叠统
  • 1篇岩性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油层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勘探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四川盆地中部
  • 1篇碳同位素
  • 1篇天然气成因
  • 1篇同位素
  • 1篇盆地
  • 1篇期次
  • 1篇气藏
  • 1篇气源
  • 1篇圈闭
  • 1篇圈闭类型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篇邹才能
  • 2篇李伟
  • 1篇袁选俊
  • 1篇杨家静
  • 1篇杨晓萍
  • 1篇李登华
  • 1篇陶士振
  • 1篇汪泽成

传媒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地质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川中广安气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分析被引量:46
2007年
川中广安气田是四川盆地2006年新发现的上报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108m3的大型气田,也是目前四川盆地在上三叠统产层发现的最大气田。由于广安气田所在地区上三叠统烃源岩的生气强度小于20×108m3/km2,不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理想条件,因此该气田的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广安气田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等资料的详细分析,判定其天然气为煤成气;根据气源对比,排除了下伏和上覆烃源岩的供源可能性,证实广安气田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地层自生自储形成。最后,经过对天然气运移途径分析,认为近源侧向运移是形成广安大型气田的主因。
李登华李伟汪泽成杨家静
关键词:上三叠统碳同位素天然气成因气源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香溪群岩性油气藏圈闭类型及其特征被引量:5
2006年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构造平缓,大型断裂欠发育,已发现的油气藏与背斜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研究认为,川中地区香溪群主要发育岩性圈闭,根据圈闭形成主控因素,结合香溪群沉积前的古地貌特征和裂缝发育特点,将川中香溪群岩性圈闭划分为4种类型:①与地层尖灭相关的地层—岩性圈闭;②与沉积—成岩相变密切相关的成岩—岩性圈闭;③与古地貌有关的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岩性圈闭;④与断层转化调节相关的裂缝—岩性复合圈闭。其中成岩—岩性圈闭和地层—岩性圈闭,是川中香溪群最重要的、分布最广泛的圈闭类型。
杨晓萍邹才能李伟
关键词:圈闭类型岩性油气藏上三叠统四川盆地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以吉林油田扶新隆起扶余油层为例被引量:17
2006年
在宿主矿物、成岩序列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与烃类流体包裹体共生的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等参数和荧光特征,结合古地温梯度和沉积埋藏史确定了油气充注的深度和对应的地质时代。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吉林油田扶新隆起和长岭凹陷是在青一段生烃高峰后和扶余油层主成藏期后才发生明显的“隆—凹”分异,即油气充注和成藏发生于扶新隆起大规模隆升之前。扶新隆起扶余油层存在两期成藏,分别发生于嫩江期末(成熟阶段早期充注的石油)和明水期末(成油高峰期充注的石油)。包裹体分析结果揭示了油藏具有上生下储、本地供源、垂向运移的特征,澄清了以往油源主要由长岭凹陷侧向运移而来的地质认识。进一步指出,围绕泉四段—青一段油源断裂发育区,“烃源岩/超压+断层+砂体”控制的“甜点”带是今后增储上产的重点勘探地区。
陶士振邹才能袁选俊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成藏期次成藏机理油气勘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