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IA120078)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六生姚辉温爱花伊继东冯用军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教育
  • 8篇高等教育
  • 4篇教育结构
  • 4篇高等教育结构
  • 3篇省域
  • 2篇省域高等教育
  • 2篇就业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大学生就业率
  • 1篇导师
  • 1篇导师负责制
  • 1篇地理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融合
  • 1篇学生就业
  • 1篇学生就业率
  • 1篇学位
  • 1篇学位点

机构

  • 10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云南交通职业...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中共云南省委...

作者

  • 7篇刘六生
  • 4篇姚辉
  • 3篇温爱花
  • 2篇段从宇
  • 2篇伊继东
  • 2篇冯用军
  • 1篇迟景明
  • 1篇潘玉君
  • 1篇陈为峰
  • 1篇杨超

传媒

  • 5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教育科学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学术探索
  • 1篇现代教育管理

年份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南民族地区高校专业结构与行业就业结构的适应性评价——基于云南省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以云南省为实例,对西南民族地区行业部门就业岗位与2007~2012年高校专业毕业生的对比分析,评价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行业就业结构的适应性状态以及高校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借此反映云南地区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为西南民族地区提高大学生就业这一长期的区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问题提供更清晰的审视角度。
温爱花姚辉
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
中国省域高等教育结构演进及其类型差异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开放系统,其结构具有整体性、不对等性和动态性等系统性特征,且在结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地域演进和要素演进规律。建立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评价指标集合,对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评价,并根据其二级指数确定我国各省区高等教育强弱主导的结构关系,依此划分10种具体省域类型并确定类型间的空间竞争或互补关系。根据评价理论、评价过程和结果,提出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关联性区域导向。
姚辉温爱花潘玉君
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演进规律教育评价
高校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的双重问题审思与优化被引量:3
2015年
现行我国高校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存在双重问题:表层问题由于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的培养水平呈日益显著的差异化表现而不断凸显,主要表现为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区域非均衡与研究生导师科研资源占有比重的显著差异;而表层问题是由其"一个非均衡"和"两组矛盾"的深层问题所引发的。这些问题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调整培养模式、改革管理制度、完善督导机制、改进考核办法。
刘六生吉永莉
关键词:导师负责制
探索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被引量:9
2016年
加强交叉学科学位点的建设,不仅是高校新兴学科生长的需要,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审时度势,把握特点规律、打破瓶颈制约,不断提高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发展的效能。高校学科的建设应力求优势和高起点,在交叉学科中寻求突破。在学科融合中彰显特色。
伊继东刘六生段从宇
关键词:学位点建设学科融合
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基于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离差的类比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综合发展存在显著省域差异的情况下,利用国家经济、教育、社会公平三类分省面板数据,对省际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经济发展指数和社会公平指数与全国均值的离差进行比较,证实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发现我国省区市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公平之间存在六种协调发展类型。政府应根据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性情况优化要素结构,最终促进高等教育、经济和社会公平的协同发展。
刘六生冯用军吕娇兰
优化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综合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通过劳动力市场中介与产业结构发生互动关系,产业技术结构制约着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区域高等教育结构适应并引领着产业技术结构的进化。本文运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和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技术结构的一般运行机理和表现形式并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引入等距连续时间序列值的实践验证和典型创新区的国际比较,进而提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路径和大学生就业率综合提升的措施。
迟景明段从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率产业结构互动关系
扩招背景下云南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高等教育弹性系数的视角被引量:6
2013年
本研究基于弹性系数的视角,通过高等教育规模与人均GDP之间的增速比较,对扩招十年云南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发现,受扩招政策的影响,云南省的高等教育弹性系数呈现较为激烈的变动特征。总体而言,虽然云南省高等教育的结构由单一走向多元,但受到政策、经济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云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形成,还需要二者结构上的优化整合。
刘六生陈为峰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模经济发展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省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以云南省为例被引量:10
2013年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省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该理论的有关思路、原理和方法可为省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提供参照范式。本文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原理,有效确定了云南省高等教育增长极和次级区域,提出了云南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思路。研究结论可为省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伊继东冯用军杨超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理论增长极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人口从业结构的适应性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区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以适应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为基本目标,在此指导下本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人口从业结构的适应性展开实证分析,建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适应性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和发展状态的三维评价模型,依据实证结果并以结构状态适应性依次递减的规律将全国及30个省区市分为从新疆到北京等8类地区,为制定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战略提供科学根据。
刘六生姚辉
关键词:高等教育从业结构
我国各省区高等教育结构适应性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战略导向,提高其适应性是推动国家"双一流"战略的发展动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既需要根据区域资源条件改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供给,也需要优化高等教育要素系统满足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本文分析了大陆31个省区高等教育发展条件系统与要素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类型特征,研究以省域高等教育要素发展水平指标与高等教育支撑条件水平指标的拟合指数反映各省区高等教育结构适应性评价指数。研究显示,在省域尺度上,这一拟合指数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在高等教育结构、经济发展结构和社会分层结合三者之间有机协同互动。
刘六生姚辉温爱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