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01-45)

作品数:34 被引量:90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小祥戴正元黄年生赵步洪季红娟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宝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水稻
  • 11篇机插
  • 5篇栽培
  • 5篇机插秧
  • 5篇插秧
  • 4篇性状
  • 4篇栽培技术
  • 4篇粳稻
  • 3篇稻米
  • 3篇中粳
  • 3篇农艺
  • 3篇农艺性
  • 3篇农艺性状
  • 3篇种衣剂
  • 3篇聚类分析
  • 3篇高产
  • 3篇高产栽培
  • 3篇超级稻
  • 3篇迟熟中粳
  • 2篇氮量

机构

  • 22篇江苏里下河地...
  • 3篇如皋市农业技...
  • 3篇宝应县农业技...
  • 2篇扬州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江苏太湖地区...
  • 1篇大丰市农业技...

作者

  • 15篇张小祥
  • 13篇戴正元
  • 13篇黄年生
  • 12篇赵步洪
  • 11篇季红娟
  • 9篇李爱宏
  • 7篇潘存红
  • 7篇李育红
  • 7篇肖宁
  • 6篇谭长乐
  • 6篇吴政
  • 5篇王宝和
  • 5篇张洪熙
  • 5篇蒋敏
  • 4篇张秀琴
  • 3篇余玲
  • 3篇李锦霞
  • 3篇周长海
  • 3篇刘广青
  • 2篇肖军治

传媒

  • 9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扬州大学学报...
  • 4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北方水稻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农技服务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园艺与种苗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中地区迟熟中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14个迟熟中粳水稻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干重、每穗粒数、单株穗重变异明显;聚类分析可将14个粳稻品种(系)划分为3类,其中第Ⅰ类、第Ⅱ类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全生育期、有效穗数、经济系数、千粒重、单株穗重对迟熟中粳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大,结实率、每穗粒数、株高、单株干重对产量影响也较大,在迟熟中粳水稻品种高产育种中,应优先选择有效穗数多、千粒重高、穗型大、穗粒多的性状。
王曙光杨武广袁秋勇李群李洁陈霞
关键词:迟熟中粳农艺性状系统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分析
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对直播稻群体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明确邗江区有利于实现直播稻高产稳产的播种时期和适宜基本苗数.[方法]采取对典型水稻田块调查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直播稻不同播种时期、不同基本苗数对直播稻生育进程、植株与穗部性状、群体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播期试验水稻品种选用南粳44和扬粳4038,基本苗分别为112.5万和135.0万株/hm2,播期分别为6月1、7、13日.基本苗试验品种选用南粳44,基本苗分别为82.5万、94.5万、112.5万、136.5万和157.5万株/hm2.[结果]麦收后及早播种有利于延长生育期,增加水稻生长量,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实现较高的产量.直播稻基本苗在112.5万株/hm2左右、单株成穗3.O~3.5个时,产量构成因素间协调与平衡,可实现高产稳产.[结论]该研究可为集成适宜邗江地区的水稻直播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杨武广季陆鹰葛胜朱伟郭静
关键词:直播稻播期基本苗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小麦秸秆还田对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以扬辐粳8号为材料,研究秸秆还田对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量0~9000kg/hm。范围内,随着秸秆还田量增加,峰值黏度和胶稠度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下降,糊化温度和消减值变化不大。随埋草深度增加,峰值黏度、消减值和胶稠度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减少,秸秆埋深5、10cm时稻米的蒸煮品质达到最好。秸秆还田条件下,随着施氮比例的前增中减,稻米胶稠度、峰值黏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适当减少中后期施氮比例可改善稻米蒸煮品质并提高淀粉黏性。秸秆还田不同施氮水平下,随施氮量增加,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下降,糊化温度变化不大。
季红娟戴正元赵步洪董长生张小祥谭长乐张洪熙
关键词:秸秆还田稻米蒸煮品质RVA谱
育苗伴侣培育机插适龄壮秧技术
2017年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育苗伴侣"具有营养全面、配比科学、安全性高、使用简便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机插秧苗的出苗、成苗率,提高秧苗素质,增强盘根力度,延长适栽秧龄,缩短机插缓苗期,提高产量,并形成了育苗伴侣培育机插适龄壮秧技术。特通过育苗伴侣在我国不同地区的试验示范,总结其技术优势和使用技术,为该项技术在各地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张秀琴蒋敏张小祥肖宁李育红吴政袁静李爱宏黄年生
关键词:机插秧秧龄壮秧
优质迟熟中粳新品种扬粳805的选育与利用被引量:9
2015年
扬粳805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以优质中间材料香粳49/盐187//香粳111为母本、抗病材料镇稻99/9363为父本进行杂交,结合米香基因、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扬粳805全生育期152 d左右,株高95~102 cm,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色浅绿,叶姿较挺,抗倒性较强,熟期转色较好;一般产量9 200 kg/hm2,有效穗300万/hm2,每穗总粒数110~14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质量27~28 g。中抗穗颈瘟,抗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中抗白叶枯病;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潘存红李爱宏余玲周长海刘广青朱兆兵刘晓斌王宝和戴正元
关键词:迟熟中粳栽培技术
不同机插密度对水稻南粳9108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试验表明,南粳9108机插密度高,基本苗多,茎蘖发生多,干物质积累多,每亩穗数越多,产量越高,大面积生产上南粳9108机插密度应在1.7万穴以上,基本苗在7.5万-8.5万/亩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季国华钱李晶朱从海肖军治
关键词:机插密度
超级稻扬粳4227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2015年
阐述了超级稻扬粳4227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麦秸还田、移栽、灌溉、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
郭珠萍冯长云梅爱萍黄年生
关键词:超级稻机插高产栽培
新型小麦种衣剂的优势及应用技术
2014年
从出苗率高、安全性好、麦苗素质好、抗逆性强等方面分析了新型小麦种衣剂的优势,并从施用剂量、包衣方法、整田、播种等方面总结了其应用技术,以供参考。
李锦霞许美刚缪建国黄年生
运用籼粳特异分子标记划分杂交稻亲本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初探被引量:2
2014年
以80份杂交籼稻亲本和部分新育成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24对籼粳特异性分子标记对其进行材料间遗传多态性的划分,计算各材料间遗传距离,并以此为依据,通过UPGMA法进行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遗传距离值的大小可将试验材料划分为5个大群、12个亚群和28个组群,大面积生产上主要应用的亲本80%以上(保持系、恢复系)均聚集在第Ⅰ大群内,分类结果和系谱分析基本吻合。结合杂交稻育种实践,群间优势普遍大于群内优势,表明利用籼粳特异分子标记在一定程度上区分杂交亲本优势群可行。
张小祥李爱宏肖宁潘存红余玲李育红黄年生刘广青周长海季红娟刘晓静王宝和赵步洪谭长乐戴正元
关键词:水稻SSR标记杂种优势聚类分析
新型玉米超微粉种衣剂的理化性质及田间应用效应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了新型玉米超微粉体种衣剂在辽宁地区的理化性质及应用效应。结果表明,新型种衣剂2号与3号pH值、成膜时间、溶解黏度、溶解悬浮率、包衣均匀度、包衣脱落粒、热贮稳定性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高温处理后溶解悬浮率没有显著下降,效果优于市售普通玉米种衣剂,产品优势明显。新型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可以显著改善玉米幼苗素质。运用超微粉种衣剂处理后,玉米的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及幼苗素质等关键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超微粉种衣剂在玉米全生育期中无毒害或抑制作用,提质增效明显。
张小祥戴正元孙成韬李育红潘存红肖宁吴政张秀琴李爱宏黄年生
关键词:玉米种衣剂防病效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