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30112)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新春陈镜聪何建勋孙翀鹏陈妙玲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I扩散加权成像在骨肌系统疾病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扩散加权成像是一种从分子水平评价组织病理生理变化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近年来,弥散加权成像在骨肌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方面均有较多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扩散加权成像的原理以及近年来其在骨肌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与前景。
- 万齐李新春周嘉璇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骨肌系统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正常臂丛神经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分析采用1.5T MR仪对正常成人臂丛神经进行DTI及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的可行性及其量化特征。方法 34名健康志愿者接受DTI及DTT,测量C5~8双侧臂丛神经FA值、ADC值,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分别测量b值为700、9001、100 s/mm2时右侧C6神经根平均纤维束长度、纤维束所占体素及图像SNR。结果 34名健康志愿者中32名DTI及DTT成功。C5~8神经根平均FA值及ADC值依次为:0.46±0.03和(1.16±0.15)×10-3mm2/s、0.45±0.04和(1.13±0.19)×10-3mm2/s、0.44±0.04和(1.18±0.19)×10-3mm2/s、0.39±0.05和(1.26±0.18)×10-3mm2/s。b=900 s/mm2时,右侧C6神经根平均纤维长度、纤维束所占体素最大。b=700 s/mm2时,SNR最大(18.28±7.38);b=900 s/mm2时,SNR是最大SNR的93%。结论采用1.5T临床型MR机b值为900 s/mm2时,能成功完成正常臂丛神经DTI及DTT,清晰显示臂丛神经纤维束的FA值和结构。
- 陈妙玲李新春陈镜聪孙翀鹏何建勋赵康艳
- 关键词:臂丛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
- 弥散张量成像在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纤维束示踪术(diffusion tensor tracking,Dr丌)是在常规弥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可通过监测水分子的随机运动和测量各向异性来提供组织的显微结构和组织架构等有价值的信息,具有常规MRI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中。近年来,DTI及DTT示踪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周围神经及肌肉病变的诊断。由于神经纤维的组织学特性,沿着神经轴突长轴方向弥散略高于垂直于它们的短轴方向,导致各向异性扩散存在差异,因此,周围神经病变适合采用DTI及DTr技术对细微结构进行评估及量化研究。
- 陈镜聪李新春
-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周围神经病变各向异性扩散组织架构示踪技术MRI技术
- 失神经骨骼肌修复的MR定量与肢体功能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兔急性失神经骨骼肌退变与修复的T2值-时间曲线变化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对44只新西兰兔采用挤压右侧坐骨神经的方法建立腓肠肌退变及修复模型。于造模后不同时间段行双侧小腿(失神经侧、假手术侧)MR扫描,分别测量不同时间段失神经腓肠肌T2值及横截面积,观察展趾反射、Tarlov坐骨神经评分,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失神经侧腓肠肌T2值48h开始升高,48h至9周T2值与假手术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失神经侧腓肠肌T2值均高于假手术侧。T2值-时间曲线为逐渐上升-缓慢下降型。失神经侧后肢横截面积于术后1周开始缩小,6周萎缩最明显,7周逐渐恢复,10周后肢横截面积基本恢复正常。失神经侧腓肠肌T2值与同侧后肢功能评价指标之间呈负相关(r=-0.84、-0.48,P均<0.05)。结论定量测量失神经骨骼肌的T2值可预测肢体功能的变化趋势:随着T2值升高,肢体功能障碍加重,T2值开始缩短时,肢体功能逐渐恢复;动态测量T2值可作为早期、无创检测失神经骨骼肌退变及修复的客观指标。
- 李新春陈妙玲陈镜聪孙翀鹏何建勋赵康艳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肢体功能
- 正常成人近段坐骨神经的弥散张量成像被引量:8
- 2012年
- 背景:弥散张量成像及神经纤维束示踪的出现为外周神经细微结构的显示及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目的:前瞻性分析健康成人大腿近段坐骨神经纤维束示踪、弥散张量成像的可行性及最佳成像参数。方法: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技术对28名健康志愿者双侧坐骨神经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及神经纤维束示踪,b值分别为1200,1400,1600s/mm2。结果与结论:弥散张量成像及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功者26名,成功率93%,神经纤维束示踪图上能清晰显示近段坐骨神经,与T1WI上解剖图像融合较好。两侧坐骨神经具有相同的弥散特征:随着b值增加,信噪比逐渐减少,b值为1200s/mm2,信噪比值最大为142.72±32.25,神经纤维束长度最长,所占体素最大,但不同b值的弥散张量参数无差异(P>0.05),且两侧坐骨神经弥散张量参数无差异。说明正常成人大腿近段坐骨神经的弥散张量成像及经纤维束示踪是可行的,可清晰显示坐骨神经走行及弥散特征;最佳b值为1200s/mm2。
- 陈镜聪李新春孙翀鹏陈妙玲何建勋赵康艳俞家熙
-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坐骨神经磁共振成像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