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2004DKA30460)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邢秀梅杨福合涂剑锋李一清杨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控制区
  • 3篇全序列
  • 3篇线粒体
  • 3篇线粒体DNA
  • 3篇线粒体控制区
  • 2篇遗传分化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系统发育分析
  • 2篇绿头鸭
  • 2篇马鹿
  • 2篇发育分析
  • 2篇MTDNA控...
  • 1篇英文
  • 1篇系统进化
  • 1篇系统进化关系
  • 1篇系统进化树
  • 1篇线粒体DNA...
  • 1篇进化
  • 1篇进化树
  • 1篇MTDNA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杨福合
  • 7篇邢秀梅
  • 6篇涂剑锋
  • 2篇鲁晓萍
  • 2篇徐佳萍
  • 2篇杨颖
  • 2篇刘琳玲
  • 2篇李一清
  • 1篇司方方
  • 1篇查代明
  • 1篇苏伟林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草食家畜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Agricu...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的鹿亚科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测定13种鹿亚科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12种鹿亚科动物同源序列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鹿亚科物种的分类和系统进化。结果显示,25种鹿亚科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全长为914~1 072bp,个体间序列差异为0.1%~12.2%,4个属间差异为8.0%~12.2%。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马鹿分为2个不同类群,麋鹿属的麋鹿、斑鹿属的豚鹿以及黇鹿属的黇鹿与鹿属的分化处于属间差异,支持将其并入鹿属的观点,坡鹿为鹿属中最原始的种。
涂剑锋邢秀梅刘琳玲鲁晓萍杨福合
关键词:线粒体DNA控制区系统发育
中国鹿亚科动物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他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鹿亚科动物D-loop区序列全长在921~1 072 bp,碱基T、A、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30.2%、22.7%及15.0%,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62~0.106之间,处于属间差异。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梅花鹿、马鹿和白唇鹿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水鹿构成一组进化枝,坡鹿与麋鹿构成一组进化枝,豚鹿单独构成一个进化枝。[结论]该研究支持麋鹿和豚鹿并入鹿属的观点,我国的鹿亚科动物的分化时间约为155~260万年。
涂剑锋邢秀梅徐佳萍杨颖杨福合
关键词:控制区遗传分化
中国鹿亚科动物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它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鹿亚科动物D-loop区序列全长在921~1072bp,碱基T、A、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30.2%、22.7%及15.0%,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62~0.106,处于属间差异。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梅花鹿、马鹿和白唇鹿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水鹿构成一组进化枝,坡鹿与麋鹿构成一组进化枝,豚鹿单独构成一个进化枝。[结论]支持麋鹿和豚鹿并入鹿属的观点,我国的鹿亚科动物的分化时间约为155~260万年。
涂剑锋邢秀梅徐佳萍杨颖杨福合
关键词:控制区遗传分化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的鹿亚科系统发育分析
测定了13种鹿亚科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12种鹿亚科动物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5种鹿亚科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全长在914 072之间,个体间序列差异范围在0.1%2.2%,4个...
涂剑锋邢秀梅刘琳玲鲁晓萍杨福合
关键词:线粒体DNA控制区系统发育
文献传递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我国马鹿亚种的系统进化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测定了6个马鹿亚种和左家型马鹿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四川和西藏马鹿亚种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马鹿亚种的控制区序列长度在916~995bp之间,碱基A+T含量明显高于G+C,发现117个多态位点和长为37~39 bp重复单元,平均核苷酸多样度为0.0478,这些表明我国马鹿亚种间控制区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通过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马鹿系统进化树,其结果表明:我国马鹿亚种明显分为两个进化枝,亚种间的进化关系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涂剑锋杨福合邢秀梅查代明李一清
关键词:马鹿线粒体控制区系统进化
马鹿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40只马鹿mtDNA细胞色素b序列进行扩增,对所得PCR产物测序,测得405 bp的核甘酸片段序列,统计分析了6个品种或类型间的遗传关系,通过遗传关系建立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天山马鹿和东北马鹿的亲缘关系较近,塔里木马鹿同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甘肃马鹿、东北马鹿、左家马鹿的亲缘关系较远,塔里木马鹿和天山马鹿的亲缘关系最远。将6个马鹿品种(或类型)重新划分为4大类群:东北马鹿和左家马鹿为一类,天山马鹿和阿尔泰马鹿为一类,塔里木马鹿为一类,甘肃马鹿为一类。
邢秀梅杨福合苏伟林李一清
关键词:马鹿MTDNA
绿头鸭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测定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5只绿头鸭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序列分析显示:绿头鸭D-loop区全长为1051bp,碱基A、G、T、C含量分别为27.97%、15.51%、25.21%、31.30%,A+T含量大于C+G;共检测到11个多态位点,其中转换10个,颠换1个,没有发现插入和缺失,核苷酸多样度为0.0046。结合GenBank已公布河鸭属鸭类D-loop区序列,基于邻接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河鸭属鸭类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绿头鸭、斑嘴鸭及家鸭三者关系密切,它们共同构成进化枝A,推测在家鸭的形成过程中,绿头鸭和斑嘴鸭都作出了贡献;其它河鸭类聚为进化枝B。
涂剑锋司方方邢秀梅杨福合
关键词:绿头鸭D-LOOP区
绿头鸭线粒体ND2基因全序列测定及其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绿头鸭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得4只绿头鸭线粒体ND2基因全序列,结合Gen-Bank中已公布河鸭属野鸭ND2基因全序列,基于N-J法和MP法构建河鸭属野鸭系统进化树。[结果]4只绿头鸭ND2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其全长为1 041 bp,碱基A、G、T、C含量分别为28.91%、13.35%、20.75%和36.98%,A+T含量约等于C+G;绿头鸭ND2基因序列与斑嘴鸭完全相同,与其他野鸭的同源性较高。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绿头鸭与斑嘴鸭关系密切,两者共享一个单倍型,它们与棕颈鸭、针尾鸭及绿翅鸭同属于进化枝A。[结论]家鸭可能由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
涂剑锋司方方邢秀梅杨福合
关键词:绿头鸭系统进化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