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B2001075)

作品数:16 被引量:110H指数:6
相关作者:吕嘉春施侣元吴中亮陈家堃曾波航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肺癌
  • 6篇基因
  • 4篇修复基因
  • 4篇肿瘤
  • 4篇肺肿瘤
  • 3篇肺癌发生
  • 3篇癌发生
  • 3篇癌组织
  • 3篇RNA干扰
  • 3篇DNA修复
  • 2篇受体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发病
  • 2篇芳香烃受体
  • 2篇肺癌发病
  • 2篇肺癌组织
  • 2篇8-OH-D...
  • 2篇DNA修复基...
  • 2篇DNA氧化损...

机构

  • 16篇广州医学院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广州市胸科医...
  • 3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学院附...
  • 1篇东莞市疾病预...
  • 1篇医学遗传学教...

作者

  • 16篇吕嘉春
  • 11篇吴中亮
  • 11篇施侣元
  • 9篇陈家堃
  • 8篇宾晓农
  • 8篇曾波航
  • 6篇廖永德
  • 5篇黎银燕
  • 4篇王云南
  • 4篇何敏
  • 4篇王孝养
  • 3篇李秀英
  • 3篇赖延东
  • 2篇周晟
  • 2篇周亦武
  • 2篇肖和龙
  • 2篇纪卫东
  • 1篇黄勇
  • 1篇张鑫
  • 1篇蒋义国

传媒

  • 3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卫生研究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肿瘤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0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肺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通过检测DNA聚合酶β(DNApolymerasebeta,DNApolβ)基因在人肺癌,人正常肺组织中蛋 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来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67例肺癌, 27例正常肺组织中DNApolβ进行定位及蛋白表达低下率的比较,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 行统计学分析,以揭示DNApolβ蛋白表达与肺癌发生的关系。结果:在肺癌组织中,有50.7%(34/67)的人 DNApolβ表达低下;正常肺组织中,有14.80%(4/27)的人表达低下,二者表达低下率存在显著差异,χ2= 10.31,P<0.05,OR=5.92,95%C.I为(2.00,17.51),提示DNApolβ表达低下是肺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且DNApolβ表达与暴露因素如:肿瘤家族史、性别、吸烟状况有关,吸烟可以抑制其表达。肺鳞癌,细胞癌的 低下率远高于其他组织类型,有依鳞癌、小细胞癌、腺癌和其他类型依次降低的趋势χ2trend=9.36,P=0.02。 DNApolβ蛋白表达与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的高低、有无淋巴结转移、3年生存率没有显著相关。结论: DNApolβ表达在肺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基因的表达低下可能是肺癌发生的一个分子标志。
肖和龙吕嘉春宾晓农张鑫曾波航周亦武
关键词:DNA聚合酶Β分子标志免疫组化
氧化/还原因子ref-1在肺癌组织中的细胞定位表达及与8-OH-dG的关系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氧化 /还原因子 1(ref 1) ,也称为AP核酸内切酶 (APE) ,是氧化还原和DNA碱基切除修复途径中的重要一员。本研究旨在探讨ref 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氧化损伤标志 8 羟基 脱氧鸟苷 (8 OH dG)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 0例肺癌组织、12 0例癌旁肺组织、4 0例肺良性病变和 4 0例正常肺组织中氧化 /还原因子ref 1基因的蛋白质表达 ;分析有关暴露因素对ref 1表达的影响 ,探讨ref 1基因与 8 OH dG的关系。结果 肺癌和正常肺组织皆有ref 1的表达 ,但ref 1在细胞内的定位有所不同 ,70 .0 % (10 5 / 15 0 )的肺癌组织ref 1从通常的胞核定位移位到胞浆 ,仅 7.5 % (3/ 4 0 )的正常肺组织有ref 1移位胞浆的现象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未发现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和肿瘤家族史等因素与ref 1细胞定位之间有联系。ref 1移位胞浆与肺组织中 8 OH dG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Spearman相关系数为 0 .70 2 ,P <0 .0 1。结论 ref 1的细胞定位对其氧化 /还原和修复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可作为监测细胞DNA修复功能的指标。
吕嘉春何敏廖永德王孝养黎银燕曾波航陈家堃吴中亮施侣元
关键词:REF-1肺癌癌组织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表达低下与肺癌的关系被引量:35
2003年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ERCCl(excisionrepaircross -complementing 1 )的表达与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RT -PCR(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检测 1 50例肺癌组织和 50例正常肺组织中ERCCl基因的mRNA表达 ;免疫组化法检测ERCC1和癌变相关基因P53、C -MYC、K -RAS、BCL - 2和hTERT(端粒酶逆转录酶 )基因的蛋白表达 ;分析有关暴露因素对修复基因ERCCl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ERCC1基因与P53、C -MYC、K -RAS、BCL - 2和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结果  30 7% (46/ 1 50 )的肺癌组织和 4 0 % (2 / 50 )的正常肺组织存在ER CC1基因的表达低下 ;修复基因ERCC1表达低下与肺癌发生有关联 ,其危险度OR为 1 0 62 (2 38,65 98) ,P <0 0 0 1 ,人群归因危险度PARP为 8 87%。分析各种可能影响ERCC1基因表达的暴露因素 ,发现吸烟可抑制ERCC1基因的表达。另外发现 ,P53突变蛋白和K -RAS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ERCC1表达低下有关。P分别为 0 0 388和 0 0 4 5 6。ERCC1与C -MYC、BCL - 2和hTERT基因的表达无关联。结论 ERCC1表达低下在肺癌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吕嘉春吴中亮施侣元黎银燕曾波航陈家堃
关键词:肺肿瘤MRNA表达
反式二羟环氧苯并(a)芘-DNA加合物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反式二羟环氧苯并 (a)芘 (BPDE)为苯并 (a)芘在体内的代谢产物 ,是一种直接的致癌物 ,可攻击DNA形成BPDE_DNA加合物 ,本研究目的为探明该加合物在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针对BPDE_DNA加合物的单克隆抗体 ,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150例肺癌、120例癌旁肺组织、40例肺良性病变和40例正常肺组织中BPDE_DNA加合物的含量 ,同时检测相应肺组织中P53、C_MYC、K_ras、BCL_2、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表达 ,分析BPDE_DNA加合物与上述基因的关系。并在BPDE诱导的体外人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模型上检测癌变过程中BPDE_DNA加合物的变化。[结果]82.0 % (123/150)的肺癌组织 ,37.5 % (45/120)的癌旁肺组织 ,15.0% (6/40)的肺良性病变和2.5% (1/40)的正常肺组织可检出BPDE_DNA加合物 ,肺癌组织中加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肺组织 ,P<0.01。分层分析发现男性肺癌病例加合物检出率为89.9% (107/119)高于女性的检出率51.6 % (16/31) ,P<0.05。有吸烟史的肺癌患者加合物检出率为99.1% (113/114)高于非吸烟肺癌患者的27.8% (10/36),P<0.01。肺癌组织P53、K_ras、BCL_2基因的阳性表达与BPDE_DNA加合物有关联 ,而C_MYC、hTERT基因的表达与BPDE_DNA加合物无关联。在体外用BPDE作用于人气管上皮细胞系 ,可诱导?
吕嘉春吴中亮陈家堃何敏蒋义国黄勇施侣元
关键词:DNA加合物肺癌致癌物多环芳烃
快速筛选芳香烃受体基因特异RNA干扰序列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筛选能诱导人芳香烃受体(AhR)基因表达沉默的特异RNA干扰片段。方法根据RNA干扰设计的原则,选择4个片段,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以含有人U6启动子的质粒为模板,分别扩增正义和反义小干扰RNA(siRNA)表达盒,纯化后直接转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抽提细胞总RNA,定量竞争逆转录PCR(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mRNA表达差异,确定RNA干扰的效率。结果含AhR的干扰序列a493、a671、a1337和a1885的siRNA表达盒对AhR的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1.6%、-0.5%、78.6%和95.4%。结论运用PCR扩增siRNA表达盒从多个候选序列中快速筛选出芳香烃受体有效的干扰序列,为进一步的基因功能研究创造了条件。
赖延东李秀英宾晓农吕嘉春
关键词:芳香烃受体PCR
应用定量竞争RT-PCR筛选芳香烃受体基因RNA干扰片段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筛选对人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芳香烃受体基因mRNA表达有效抑制的特异RNAi片段。方法自行制备内参照为竞争模板,应用定量竞争RTPCR方法,分别检测转染有4个不同芳香烃受体基因RNA干扰位点的16HBE细胞芳香烃受体mRNA的表达,评价不同片段的RNA干扰效果。结果转染4种芳香烃受体基因RNA干扰片段的16HBE细胞的每40ng总RNA芳香烃受体基因mRNA平均表达量分别为5.65fg、14.78fg、3.14fg和0.68fg,mRNA表达平均抑制率分别为61.6%、-0.5%、78.6%和95.4%。结论应用定量竞争RTPCR准确地定量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筛查出芳香烃受体基因RNA干扰有效序列,为进一步研究芳香烃受体基因的功能创造了条件。
赖延东李秀英宾晓农吕嘉春
关键词:芳香烃受体RNA干扰
错配修复基因hMSH2表达低下与人群肺癌发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为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与人群肺癌发病的关系而进行本研究。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150例肺癌组织、40例正常肺组织、50对肺癌病例和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MSH2基因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P53、C-MYC、K-RAS、BCL-2和hTERT等基因的蛋白表达;并分析有关暴露因素和肺癌的临床特征对修复基因hMSH2表达的影响,以及hMSH2基因与P53、C-MYC、K-RAS、BCL-2和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基因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结果:32.0%(48/150)的肺癌组织和5.0%(2/40)的正常肺组织存在hMSH2基因表达低下;16.0%(8/50)的肺癌病人外周血和2%(1/50)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也可检出hMSH2基因表达低下。分析各种暴露因素和临床特征对hMSH2基因表达的影响,未发现与该基因表达相关的因素。但发现P53突变蛋白的过度表达与hMSH2表达低下有一定的关联,P值为0.02。hMSH2与C-MYC、K-RAS、BCL-2和hTERT基因的表达无显著性关系,P皆>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P53突变蛋白、K-RAS癌基因蛋白和hTERT基因的过度表达是肺癌的危险因素,DNA修复基因hMSH2的正常表达是肺癌的保护因素,调整性别、年龄、吸烟状态和其他基因的影响后,hMSH2表达低下与发生肺癌的危险度OR值为9.17(1.31,64.09)
吕嘉春廖永德王云南何敏王孝养施侣元吴中亮陈家堃
关键词:DNA修复错配修复肺癌MSH2
修复基因hMSH_2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 h MSH2 在人群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RT- PCR技术检测细胞中 h MSH2 基因的 m RNA表达 ;用免疫组化检测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  32 .0 % ( 4 8/ 15 0 )的肺癌组织和 5 .0 % ( 2 / 4 0 )的正常肺组织存在 h MSH2 基因表达低下 ,修复基因 h MSH2 表达低下与肺癌发生有关联 ,OR值为 8.94 ( 1.99,5 5 .94 ) ,P <0 .0 1,估计其人群归因危险度 PAR%为 7.71%。16 .0 % ( 8/ 5 0 )的肺癌病人外周血和 2 .0 % ( 1/ 5 0 )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也可检出 h MSH2 基因表达低下。分析各种暴露因素和临床特征对 h MSH2 基因表达的影响 ,未发现与该基因表达相关的因素。但发现 ,p5 3突变蛋白的过度表达与 h MSH2 表达低下有一定的关联 ( P <0 .0 5 )。结论 DNA修复基因 h MSH2 在肺癌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吕嘉春施侣元何敏曾波航王孝养陈家堃吴中亮
关键词:HMSH2基因肺癌修复基因基因表达免疫组化
DNA氧化损伤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为探明DNA氧化损伤在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而进行本研究。方法:使用针对DNA经受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150例肺癌、120例癌旁肺组织、40例肺良性病变和40例正常肺组织中DNA氧化损伤标志的含量;同时检测相应肺组织中P53、C-MYC、K-RAS、BCL-2、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NA氧化损伤与上述癌变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并在B(a)P-7,8二醇-9,10环氧化物(BPDE)和NiS诱导的体外人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模型上检测癌变过程中DNA氧化损伤的变化。结果: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肺良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氧化损伤标志物8-OH-dG的阳性率分别为92.7%(139/150)、17.5%(21/120)、10.0%(4/40)和5.0%(2/40),肺癌的氧化损伤高于其他肺组织(P<0.01)。按性别、年龄、细胞类型和吸烟史分层,未见其与DNA氧化损伤之间的关联。分析DNA氧化损伤与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发现肺癌组织K-RAS、BCL-2基因的过度表达与DNA氧化损伤的含量高有关,而P53、C-MYC和hTERT基因表达与DNA氧化损伤无关联。在体外用BPDE和NiS作用于人气管上皮细胞系诱导其转化和癌变过程中,DNA氧化损伤标志8-OH-dG出现于细胞转化之前,其量与细胞癌变进程相一致。
吕嘉春吴中亮陈家堃纪卫东施侣元
关键词:DNA氧化损伤肺癌
RNA干扰诱导DNA修复基因hMGMT表达沉寂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背景与目的构建能特异诱导人DNA修复基因hMGMT表达沉寂的RNA干扰载体。材料与方法通过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ing chain reaction,PCR)扩增hMGMT特异RNA干扰表达盒,连入质粒载体构建RNA干扰质粒pU6-MGMTi,与pGEFP-C1共转染人支气管上皮16HBE(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细胞,G418筛选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抑制情况。结果成功构建hMGMT特异RNA干扰质粒pU6-MGMTi,转染16HBE细胞的mRNA和蛋白表达受到显著的抑制。结论应用RNA干扰表达盒以及共转染技术,构建MGMT基因表达沉寂的细胞株,为进一步阐明MGMT基因的功能创造条件。
赖延东吕嘉春李秀英宾晓农吴建军
关键词:RNA干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