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AJY032)

作品数:11 被引量:569H指数:8
相关作者:涂正革邓军蒋喆慧刘磊珂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能源
  • 3篇碳排放
  • 2篇指数分解分析
  • 2篇碳减排
  • 2篇碳排放量
  • 2篇面板数据
  • 2篇环境技术效率
  • 2篇技术效率
  • 2篇放量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发展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影子价格
  • 1篇中国工业增长
  • 1篇中国节能
  • 1篇中国碳排放
  • 1篇生产率
  • 1篇省级面板数据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机构

  • 10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涂正革
  • 1篇蒋喆慧
  • 1篇邓军
  • 1篇刘磊珂

传媒

  • 2篇经济评论
  • 1篇世界经济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山东经济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Social...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来自基于网络DEA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方法分析中国工业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被引量:34
2013年
环境治理效率是环境治理的投入与污染物减少量的比值大小。本文将工业生产过程分为生产、环境治理两个环节,基于网络DEA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方法,使用中国1998-2010年的省级工业数据,考察工业环境治理效率。结果发现:(1)传统DEA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ETE),与网络DEA方法测度的ETE存在显著差异。(2)以网络DEA方法测度的ETE为被解释变量,以环境治理效率为解释变量,以传统DEA方法测度的ETE为控制变量,建立双边面板Tobit模型,发现环境治理效率对网络DEA方法测度的ETE有显著的正效应,这说明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3)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偏差,江西、甘肃、云南、重庆和广西等环境治理效率较高的地区,就因此被错误地划分到了环境工业不协调发展地区,这对于政策的制定极为不利。
涂正革谌仁俊
关键词:环境技术效率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被引量:147
2009年
本文根据中国30个省市地区1998~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产出和污染排放数据,构建环境生产前沿函数模型,解析中国工业增长的源泉,特别是环境管制和产业环境结构变化对工业增长模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污染排放总体上增长缓慢;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中国工业高速增长、污染减少的核心动力;环境管制对中国工业增长尚未起到实质性抑制作用;产业环境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污染减少的贡献日益增大,逐步成为中国工业增长模式转变的中坚力量。总体上,通过产业环境结构优化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转变工业增长模式,环境约束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呈减低态势。
涂正革肖耿
关键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工业增长模式
Strategic Measures to Reduce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Based on an 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Eight Industries被引量:1
2014年
This article uses the refined Laspeyres index decomposition method to examine the overall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eight Chinese industries for the period 1994-2008. The results show that every one percentage point increase in economic scale will result in an average increase of 15 Mt (million tonnes) in carbon emissions. However, different industries vary greatly in terms of marginal carbon emissions caused by economic growth. The economic structure's bias toward heavy industry fuels the increase of carbon emissions: every one percentage point rise in the shar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es an average of 56 Mt carbon emission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elps reduce energy intensity and serves as a core driver in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in that every one percentage point decrease in energy intensity will cause an average reduction of 33 Mt in carbon emissions. Our coal-dominated energy structure has resulted in a persistently high level of carbon emissions, suggesting that the reduction effect brought about by changes in energy structureis not significant. Nevertheless, lowering the density of overall carbon emissions is a positive signal, indicating that China is optimizing its energy structure. Only by promoting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optimizing energy structure, encourag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orienting industry can China achieve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control pollution.
涂正革Luo Zan
工业化、城镇化的动态边际碳排放量研究——基于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的分析框架被引量:46
2013年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基于构建的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和中国1995—2011年30个省份7大部门CO2排放量及相关数据,分析工业化、城镇化的动态边际碳排放量。研究发现,由于中国工业能源利用率较低,工业规模扩张的边际碳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工业比重的边际碳排放量却呈现上升趋势,其17年平均值分别为3.81吨/万元和56.58MT(百万吨);城镇人口比重及商业规模的边际碳排放量波动幅度不大,其17年平均值分别为0.67吨/万元和6.83MT。进一步地,各地区间工业化、城镇化的边际碳排放量差异显著。由于经济(人口)规模的差异,工业(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提高的边际碳排放量,东部地区要远大于中西部地区;相反,由于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工业(商业)增长的边际碳排放量,中西部地区远大于东部地区。因此,为实现碳减排,各地区应制定差异化的工业化、城镇化政策。
涂正革谌仁俊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
能源安全与中国节能的现实路径被引量:8
2012年
能源问题事关经济与国家安全。中国经济规模的迅猛扩张拉动能源消费强劲增长,经济增长的成本因能源价格因素大幅提高。本文使用完全分解技术分析了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四大因素: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经济规模。探究了实现中国节能安全的现实路径:经济结构调整和适度工业化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优化能源生产结构,降低火电比例,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是我国节能的重要举措;推动技术水平提高,降低能源强度是能源安全的核心保障。总之,加大节能技术及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力度,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采取适度工业化政策,逐渐引导经济向第三产业纵深、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拓展,是实现国家经济与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涂正革
关键词:能源安全
中国碳排放区域划分与减排路径——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被引量:25
2012年
碳减排路径是指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在进行碳排放区域划分时,要综合考虑碳排放、能源、人口、经济等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碳排放特点,区分生产和生活两大部门,选取与碳排放量直接相关的四大相对指标,基于1995—2010年省级数据,构建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将30个省市划分为能源重型化、能源较重型化、高能源强度和较高能源强度四个碳排放区域。结果表明,为了实现区域碳减排,各地区应制定"共同但有区别"的碳减排政策。
涂正革谌仁俊
关键词:碳排放面板数据聚类分析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被引量:59
2009年
科学衡量减排对工业产出的影响是环境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非参数方法构建paneldata的方向性环境生产前沿函数模型,衡量各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变化对产出的边际净效应以及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分析发现,二氧化硫的影子价格取决于排放水平和生产率水平高低,当二氧化硫排放水平较高、生产率水平较低时,减少排放的代价较低;相反,生产率水平较高、污染排放水平较低时,减少排放的代价较大。本文以北京、甘肃和河北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典型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及其变化特点。
涂正革
关键词:影子价格
我国八大行业的能源消费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完全指数分解法被引量:5
2010年
运用完全指数分解法,选用1994-2007年间中国八大行业的GDP与能源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能源消费量进行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各部门经济规模的扩大是导致能源消耗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但各部门能源密度明显下降,成为节约能源的最主要因素。而能源转换效率下降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也是影响能源消费增加的重要因素。从行业看,制造业是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最关键部门。
邓军蒋喆慧
关键词:能源消费量
环境技术效率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以湖北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采用数学规划技术计算环境技术效率,测度工业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状况,衡量工业发展水平与"又快又好"间的差距。研究发现湖北省1998-2005年期间:(1)工业能源效率呈下降趋势、污染排放强度逐年上升,环境技术效率逐年下降;(2)产业结构重型化、国有产权比重偏高、发展相对滞后、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改造低效是其环境技术效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产权改革,加大研发投入强度、科学认证国有企业技改投入,是湖北建设"两型"社会的可行之径。
涂正革刘磊珂
关键词:环境技术效率能源效率
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基于八大行业部门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被引量:156
2012年
在中国现实国情下,如何实现低碳发展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研究结果发现:经济规模每增长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平均增加15百万吨(MT),但是不同行业间经济增长的边际碳排放量差异很大;经济结构重型化加剧碳排放的增加,制造业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平均增加56MT;技术进步推动能源强度下降,是减少碳排放的核心动力,能源强度每下降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平均减少33MT;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碳排放密度居高不下,能源结构变化的减排效应并不显著,但是,综合碳排放密度下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显现出能源结构优化的迹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促进节能技术与工艺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中国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
涂正革
关键词:低碳发展指数分解分析碳密度能源强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