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1207001)

作品数:6 被引量:130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慧东魏文俊赵刚尤文忠颜廷武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柞蚕
  • 2篇封育
  • 1篇野生植物
  • 1篇野生植物资源
  • 1篇有机碳
  • 1篇蒸散
  • 1篇植物
  • 1篇植物资源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空间
  • 1篇天然次生林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能量平衡
  • 1篇林分
  • 1篇林分生长
  • 1篇径阶
  • 1篇枯落物
  • 1篇间伐

机构

  • 6篇辽宁省林业科...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6篇张慧东
  • 5篇尤文忠
  • 5篇赵刚
  • 5篇魏文俊
  • 4篇颜廷武
  • 2篇毛沂新
  • 1篇董莉莉
  • 1篇王睿照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次生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7
2015年
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是实现天然次生林稳定、高效、可持续经营的必然要求。以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萌生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15年生)和中龄林(35年生)两组抚育间伐试验区,利用两组试验区伐后8a和26a的长期连续测定数据,比较分析了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栎次生林幼龄林阶段经轻度、中度、强度间伐8a后,林分平均胸径及定期生长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高2.1、1.3和2 cm;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蓄积增长量影响不大,轻度、中度和强度间伐12 cm以上径阶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分别是对照的0.97、1.03和1.21倍。中龄林阶段,轻度、中度、强度间伐26a后林分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高0.3、1.7和5.1 cm,强度间伐能显著提高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间伐能显著提高林分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及定期生长量,轻度、中度和强度间伐12 cm以上径阶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分别是对照的1.97、1.65和1.63倍;轻度、强度间伐林分胸径呈单峰右偏山状分布,大径阶树木占绝对优势,而中度间伐、对照林分胸径呈单峰左偏山状分布。综合分析不同林龄阶段不同强度抚育间伐措施对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可以得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高效经营技术为幼龄阶段时采用轻度、中度、强度间伐均可,在中龄林时宜采用强度间伐(保留密度1600株/hm2)。
尤文忠赵刚张慧东郭元涛颜廷武魏文俊毛沂新
关键词:间伐强度林分生长径阶
辽东山区原始红松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辽东山区原始红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树种组成下原始红松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研究了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属性因子和植被覆盖因子的相关关系,并研究了土壤碳密度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3种原始红松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1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为红松阔叶林〉阔叶红松林〉针阔混交林,表层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枯落物层的分解,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特征表明原始红松混交林树种构成不同,潜在地影响着生态系统内的碳循环。对土壤属性因子而言,碳氮比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容重、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植被覆盖因子而言,枯落物有机碳、全氮、碳氮比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则无相关关系;0~100cm深度内红松阔叶林的土壤碳密度最大,为181.4t/hm^2,针阔混交林次之,为180.56t/hm^2,阔叶红松林最小,为150.78t/hm^2,且接近70%的土壤碳储存集中在40cm以上的土层内。旨在为揭示原始红松混交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和探索我国原始红松混交林土壤碳分布格局提供科学依据。
魏文俊尤文忠张慧东赵刚董莉莉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辽东山区封育退化柞蚕林的生态空间格局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辽宁柞蚕放养历史悠久,是辽宁东部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多年的不合理开发,部分柞蚕林退化严重,为了恢复退化柞蚕林的生态环境,政府对退化严重的柞蚕林进行了封山育林的生态恢复措施。本研究重点通过对封育退化柞蚕林的生态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揭示封育措施在退化柞蚕林生态恢复中的作用、生态恢复途径和预期恢复效果进行分析,为辽东山区封育退化柞蚕林的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指导。
张慧东尤文忠赵刚毛沂新魏文俊颜廷武
关键词:封育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能量平衡和蒸散被引量:16
2015年
基于辽宁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012年森林内、外微气象观测数据,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ERB)研究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能量平衡组分及蒸散特征。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全年获得净辐射能量(Rn)为1.63×109J/m2,其中生长季Rn占全年的71%。Rn月均值呈单峰状季节变化;5月份Rn最大,达101.73 W/m2;12月份最小,仅为-2.38 W/m2。Rn在晴朗天气的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2:00前后,Rn在日出后0.5 h至日落前1.5 h为正值,其它时间为负值。潜热通量(LE)、感热通量(H)在晴朗天气呈单峰型日变化规律。LE呈单峰型季节变化,7月份最大。H呈双峰型季节变化,峰值在4月份,次峰值在9月份。波文比(β)近似呈"U"字型季节变化,非生长季β均值为1.50,即H占有效能量的60%,生长季β均值为0.43,即LE占有效能量的70%。生长季土壤热通量(G)为能量支出项,约占有效能量的2.5%,晴朗天气呈单峰型日变化。非生长季G为能量收入项,约占有效能量的6.8%,1月份几乎没有日变化。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全年蒸散(E)总量为541.8 mm,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3%,蒸散耗水是该森林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水分支出项。
颜廷武尤文忠张慧东魏文俊王睿照赵刚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波文比能量平衡蒸散
我国野生植物资源高效利用前景及存在问题被引量:2
2015年
我国幅员辽阔,横跨寒温带至热带的广袤地带,拥有多样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早在7 0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了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野生植物资源利用的深度与广度得到不断的拓展。该文就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为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借鉴。
岳锐平张慧东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
退化柞蚕林封育对枯落物和表层土壤持水效能的影响被引量:24
2016年
柞蚕林是辽东山区退化最严重的森林类型之一,因多年反复刈割导致生长逐渐衰退、更新能力下降,局部出现空地甚至土壤开始砂化,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明显降低。以辽东山区的退化柞蚕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封育9、12、21a后森林的枯落物及表层土壤持水效能。结果表明:退化柞蚕林经过封育恢复后,封育恢复时间越长,林地枯落物累积量增加的越显著,枯落物持水能力和有效拦蓄降雨能力提高也越明显。对照(未封育)、封育9、12、21a柞蚕林枯落物储量分别为3.69、7.92、8.41 t/hm^2和8.74 t/hm^2;最大持水量分别为6.23、14.71、15.81 t/hm^2和17.18 t/hm^2,有效拦蓄量分别为4.78、10.87、11.70、12.78 t/hm^2。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1),自然对数模型模拟拟合效果最好(R^2>0.9)。退化柞蚕林经过封育恢复后,表层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改善随着封育恢复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明显,封育9、12和21年柞蚕林表层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退化柞蚕林降低了5.51%、12.60%、17.32%,毛管持水量分别增加了7.01%、28.98%、54.83%,非毛管持水量分别增加了46.14%、126.19%、187.19%。本研究结果说明退化柞蚕林封育能够通过提高其林地枯落物和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表层土壤持水效能,对恢复和改善退化柞蚕林地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魏文俊尤文忠赵刚张慧东颜廷武
关键词:枯落物土壤持水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