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10001-017)

作品数:45 被引量:379H指数:11
相关作者:郭金玲崔丹王哲孙定勇崔为国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省医学会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艾滋病
  • 10篇病毒
  • 9篇免疫缺陷
  • 7篇缺陷综合征
  • 7篇综合征
  • 7篇免疫缺陷综合...
  • 7篇获得性
  • 7篇获得性免疫
  • 7篇获得性免疫缺...
  • 7篇感染者
  • 6篇获得性免疫缺...
  • 6篇HIV感染
  • 5篇影响因素
  • 5篇高发地区
  • 5篇艾滋病患者
  • 5篇HIV感染者
  • 5篇病患
  • 4篇人力资源
  • 4篇抗病毒
  • 4篇抗病毒治疗

机构

  • 21篇郑州大学
  • 21篇河南省医学会
  • 10篇河南省疾病预...
  • 7篇河南中医学院...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省眼科研...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南省肿瘤研...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新乡市疾病预...
  • 1篇上蔡县疾病预...
  • 1篇尉氏县疾病预...

作者

  • 21篇郭金玲
  • 9篇王哲
  • 9篇崔丹
  • 6篇崔为国
  • 6篇孙定勇
  • 5篇冯占春
  • 5篇李宁
  • 5篇刘佳
  • 5篇王丹妮
  • 5篇王重建
  • 5篇钟延旭
  • 4篇郭会军
  • 4篇梁淑英
  • 4篇朱谦
  • 4篇王宇明
  • 4篇孙国清
  • 4篇赵锐
  • 3篇于二曼
  • 3篇杨文杰
  • 3篇马彦民

传媒

  • 7篇医学与社会
  • 6篇中国卫生事业...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卫生经济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3
  • 21篇2012
  • 14篇2011
  • 2篇201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居民安全套使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非艾滋病居民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当地非艾滋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艾滋病居民每次或经常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3.1%。年龄越大,使用安全套的频率越低,其OR值为0.974。艾滋病高发区部分非艾滋病居民安全套使用意识淡薄。安全套相关知识、文化程度、年龄是影响安全套使用频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应该加强安全套使用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赵二江崔丹梁淑英王重建郭金玲王宇明陆维权
关键词:艾滋病安全套
中医药干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耐药的机遇和挑战被引量:2
2012年
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虽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使用使艾滋病的病情进展得到了明显遏制,但是逐年增加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问题凸显,影响HAART临床效果甚至导致治疗失败。本文通过对HIV生物学特性、HIV耐药原因、发生率、易发人群、突变位点等研究回顾,从疗程长而可供更换药物缺少、对所有服药者耐药监测和检测仍以更换药物为结局的不可行性、中药干预其他耐药的经验及临床试验中药干预HIV耐药显示出较好的苗头,提出目前国情下是中药干预HIV耐药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提出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希望通过中医药干预能最大限度减少和延缓耐药性的产生,解决我国目前艾滋病防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王丹妮姜枫张晓伟郭会军
关键词:中医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耐药
1995-2011年河南省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死亡情况被引量:15
2012年
目前中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部分地区和部分高危人群疫情严重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病例的累积,国内艾滋病死亡病例逐年增多。河南省是中国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1995年河南省报告首例艾滋病患者,同年即有死亡病例报告,2002年曾出现集中死亡的现象,2003年开始为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目前,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死亡情况的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对河南省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
李宁孙定勇马彦民朱谦王哲韩斌
关键词: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死亡病例报告免费抗病毒治疗高危人群
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家庭疾病经济负担探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家庭疾病经济负担,评价艾滋病防治救助政策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农村艾滋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家庭的收支情况,测算艾滋病患者家庭的疾病经济负担。结果:2009年艾滋病患者家庭直接花费为964.30元/年,间接花费为820.81元/年,疾病经济负担为1785.11元/年,占家庭收入的22.06%。结论:艾滋病患者家庭收入降低,且消费结构改变;政府救助效果显著,艾滋病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减轻;部分患者病情加重,地方财政负担较重,目前医疗救助方式需要进一步调整。
赵锐冯占春邹雄王宇明郭金玲梁淑英
关键词:艾滋病疾病经济负担农村
河南省2009年1969例新报告HIV/AIDS的机体免疫状况和病毒载量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艾滋病新报告病例的调查和研究在国内外是一个重要课题。河南省近年来每年均有不少新报告病例。本研究收集河南省2009年首次确证为HIV抗体阳性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数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分析该人群的CD4^+T淋巴细胞数与病毒载量、构成及其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关系。
刘佳吴素方崔为国李宁杨文杰孙定勇朱谦王哲
关键词: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免疫
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非艾滋病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当地非艾滋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调查874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7.3%;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是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非艾滋病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好,应加强女性、年龄较长者和文化程度较低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
梁淑英赵二江崔丹郭金玲王宇明陆维权
关键词:艾滋病知识影响因素
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量表述评
2011年
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医学热点之一。量表评价法是生存质量测评应用最普遍的方法。阐述了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的研究背景,介绍了相关量表,包括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并对各量表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
崔丹梁淑英郭金玲王宇明陆维权
关键词:HIV感染者/AIDS病人量表
从脾胃论治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思路被引量:3
2012年
消化道不良反应严重影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脾胃的重要作用、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基础、免疫功能低下首当重治脾、以及从脾胃论治的临床依据和法则来阐述从脾胃论治的思路。
王丹妮张晓伟姜枫杜磊郭会军
关键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消化道不良反应脾胃
艾滋病高发地区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防治机构对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防治工作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方法:对河南省四个艾滋病高发县的艾滋病防治机构重要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打分及分析。结果:政策总体执行平均得分89.7分;县级机构对政策文献的执行比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执行稍好(平均得分分别为93.2、85.5、88.2分);县自制政策文献执行平均得分97.1分。讨论:基层政策与上级政策制定具有同步性与创新性,预防救治工作落实得很好,但乡级和村级相关机构落实相对差,相关部门需结合实际,增强协同度,提高执行能力。
钟延旭王宇明梁淑英尹姗姗陆维权郭金玲
关键词:艾滋病
河南省2011年报告性途径感染HIV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与行为特征,评估二代传播的危险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河南省2011年报告的经性途径感染HIV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婚内性传播以女性为主,婚外性传播以男性为主。婚外性传播病例中,男性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女性。68.0%的婚外性传播病例曾发生过异性商业性行为,平均异性商业性伴数为3个,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0.7%(4/578)。90.6%(260/287)的同性性传播病例有同性非商业性行为,坚持每次使用全套的比例为5.1%(13/257)。结论河南省经性途径感染HIV的病人普遍存在造成二代传播的高危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
马彦民孙定勇李宁王哲
关键词:艾滋病性传播流行病学特征安全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