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118)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彭湃石定余震余州王大雷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空军军医大学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瘢痕
  • 4篇增生
  • 4篇兔耳
  • 3篇增生性瘢痕
  • 2篇兔耳增生性瘢...
  • 2篇趋化
  • 2篇趋化因子
  • 2篇相关趋化因子
  • 2篇激光
  • 2篇TH1细胞
  • 2篇TH2细胞
  • 1篇点阵激光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修护
  • 1篇增生性瘢痕成...
  • 1篇增生性瘢痕组...
  • 1篇增殖
  • 1篇知情
  • 1篇知情同意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彭湃
  • 2篇夏炜
  • 2篇余州
  • 2篇李辉超
  • 2篇余震
  • 2篇楚菲菲
  • 2篇王大雷
  • 2篇石定
  • 1篇岳毅刚
  • 1篇李靖
  • 1篇李学拥
  • 1篇澎湃
  • 1篇雷鸣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咪喹莫特调节Th1、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表达抑制兔耳瘢痕增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免疫因素在增生性瘢痕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免疫抑制剂咪喹莫特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辅助性T淋巴(Th)细胞亚群Th1、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XCL10、CXCL12、CCL2、CCL3、CCL5、CCL7、CCL13表达的影响,探讨咪喹莫特抑制兔耳瘢痕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雌雄不限。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耳腹侧做四个直径为1 cm的圆形创面,每个相距1.5 cm,双侧对称,右耳为咪喹莫特组涂抹5%咪喹莫特软膏,左耳为空白对照组涂抹等量凡士林软膏,待术后14天上皮化均完全后开始涂抹,一日一次,持续一个月。分别于术后第21、28、35、42、49、56、63天同一时间空气栓塞法随机处死2只兔子,收集所有瘢痕标本。另外处死2只健康兔并采集兔耳正常皮肤组织。所有标本行HE染色及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形态学差异;测量并计算瘢痕增生指数(Scar elevation index,SEI);行Real-time PCR检测CXCL10、CXCL12、CCL2、CCL3、CCL5、CCL7、CCL13的表达。结果:HE及Masson染色可见咪喹莫特组胶原沉积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SEI显示空白对照组于术后第28天增生程度达到高峰,其增生程度明显高于咪喹莫特组(P<0.05);Real-time PCR结果可见咪喹莫特组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CL2、CCL3、CCL5、CCL7及CCL13表达在各时间点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Th1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XCL10、CXCL12的表达在各时间点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咪喹莫特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的表达来发挥抑制兔耳瘢痕增生的作用。
李辉超闫伦王大雷楚菲菲澎湃夏炜
关键词:咪喹莫特趋化因子TH1细胞TH2细胞
兔耳增生性瘢痕中Th1、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辅助性T淋巴(Yh)细胞亚群Th1、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XCL0/IP-10、CXCL12/SDF-1,CC12/MCP-1、CC1-3/MIP-1d、CCL5/RANTES、CCLT/MCP-3在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1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制作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及兔背部正常性瘢痕模型。于术后第21,28、35,42,49、56、63天空气栓塞法分别随机处死2只兔子,采集瘢痕标本,行HE染色,测量并计算瘢痕增生指数;行Real—timePCR检测CXCL10、CXCL12、CC12、CCL3、CC15、CCL7的表达。结果HE染色可见兔耳增生性瘢痕组、兔背部正常性瘢痕组类似人增生性瘢痕、正常性瘢痕的镜下表现。瘢痕增生指数显示,THS组于术后第28天增生程度达到高峰(P〈0.05)。Real-timePCR结果示,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C12、CCL-3、CCL5、CCL7、CCL13在兔背部正常性瘢痕组基本无表达,而在兔耳增生性瘢痕组存在长时间高表达(P〈0.05),Th1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XCL10、CXCL12在兔耳增生性瘢痕组长时间高表达,而在兔耳增生性瘢痕组处于低表达或不表达(P〈0.05)。结论在兔耳瘢痕增生过程中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c也、CCL3、CCL5、CCL7存在长时间的高表达,Th1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XCL10、CXCL12低表达或无表达,提示瘢痕局部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可能对Th1、Th2细胞在增生性瘢痕中的差异性表达起作用。
李辉超王大雷闫伦楚菲菲彭湃夏炜
关键词:趋化因子TH1细胞TH2细胞
吡非尼酮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索局部注射吡非尼酮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在兔耳双侧分别构建增生性瘢痕模型后,将36只兔子随机平均分为溶剂对照组(A组)、吡非尼酮实验组(B组)和曲安奈德阳性对照组(C组)。待创面完成上皮化后开始给药。B组注射含150μg吡非尼酮的DMSO溶液,共30μl;A组注射等体积的DMSO;C组注射曲安奈德30μl,1次/d,连续注射3 d后改为1次/周,共2次。给药后第45天取材固定,常规HE染色及组织病理学分析,并计算瘢痕增生指数。通过Masson染色分析胶原纤维排列,PCR检测瘢痕组织中TGF-β1、TGF-β2和Col-Ⅰ等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B组和C组与A组相比,吡非尼酮和曲安奈德均可显著降低兔耳瘢痕增生指数,减少瘢痕的高度,其颜色更加接近正常皮肤,胶原组织排列也更为整齐有序;瘢痕组织中TGF-β1、TGF-β2和Col-Ⅰ等的m RNA表达也均明显下降。结论吡非尼酮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初步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瘢痕组织中的TGF-β1和TGF-β2的表达有关。吡非尼酮可能通过下调TGF-β1与TGF-β2等基因的表达抑制了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宋雅娟余州余震陈琳王彤宋保强彭湃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吡非尼酮转化生长因子Β
不同剂量链尿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9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六组:普通饲料喂养+缓冲液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缓冲液(H.E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5mg/kg链尿佐菌素组(H.E+3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4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5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55 mg/kg STZ组)及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6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诱导胰岛素抵抗,继之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体重、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常规饮食组相比,高糖高脂饮食各组大鼠出现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下降(P<0.01)。不同剂量STZ注射,H.E+45 mg/kg STZ组成模率最高且无自愈现象。结论:通过STZ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可成功复制出实验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45 mg/kg为STZ理想注射剂量。
余震余州吴骐而石定岳毅刚彭湃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链脲佐菌素
透明质酸喷雾在面部激光术后患者皮肤修护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喷雾在面部激光术后患者皮肤修护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在本院接受面部激光术治疗的7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术后使用蒸馏水面膜,观察组术后使用透明质酸喷雾。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术后第1、3、7 d,观察组的TEWL、EI均低于对照组,皮肤弹性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 d,观察组的M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干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明质酸喷雾可有效提高面部激光术后患者的皮肤修护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马瑛彭湃赵茜
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体表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体表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2例体表瘢痕疙瘩患者为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点阵激光治疗,试验组予以点阵激光联合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瘢痕厚度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瘢痕厚度与VS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77.78%)(P <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与对照组(5.5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点阵激光联合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体表瘢痕疙瘩的效果好于单用激光治疗,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赵茜马瑛彭湃赵娜
关键词:点阵激光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体表瘢痕疙瘩
WYE-354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2020年
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迁移促进了增生性瘢痕形成。本研究旨在观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WYE-354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本研究已通过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批文书批号为KY20193193。在获得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后,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经手术切除的人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6例,立即进行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WYE-354购自美国Selleck Chemicals公司。
余州宋雅娟陈琳王彤宋保强马显杰彭湃
关键词: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知情同意增生性瘢痕组织
阿魏酸对兔耳缺血性慢性创面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阿魏酸对兔耳缺血性慢性创面的促愈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兔耳缺血性慢性创面模型后,按对创面处理随机分为凡士林组(凡士林涂抹)、缺血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5%阿魏酸组(5%阿魏酸涂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组(用rb-bFGF喷涂);大体观察各组兔耳创面愈合情况,比较创面愈合速度.免疫组织化学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1的表达.结果 5%阿魏酸组的愈合时间(16.2±0.4)d与rb-bFGF组(15.92±0.13)d相近,较缺血对照组(18.13±0.33)d及凡士林组(17.2±0.4)d快(P<0.05);5%阿魏酸组中VEGF和HIF-1α表达及CD31标记血管数与rb-bFGF组接近,明显高于缺血对照组及凡士林组(P<0.05).结论 阿魏酸能通过提高VEGF及HIF-1α等与新生血管密切相关的蛋白表达而促进创面血管生成,进而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余震余州雷鸣石定李学拥李靖彭湃
关键词:阿魏酸兔耳慢性创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