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区域气象中心开放实验室项目(Lab2002-4)

作品数:10 被引量:162H指数:8
相关作者:尹东姚玉璧邓振镛王润元张秀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中心气象台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区域气象中心开放实验室项目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甘肃省科学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气候
  • 7篇气候变化
  • 4篇生态
  • 4篇甘南高原
  • 4篇草原
  • 4篇草原生态
  • 3篇紫花
  • 3篇紫花苜蓿
  • 3篇苜蓿
  • 2篇水资源
  • 2篇陇东黄土
  • 2篇陇东黄土高原
  • 2篇环境蠕变
  • 2篇黄河
  • 2篇黄土高原
  • 2篇干旱
  • 2篇半干旱
  • 1篇断流
  • 1篇畜牧
  • 1篇畜牧业

机构

  • 11篇中国气象局兰...
  • 5篇兰州中心气象...
  • 4篇中国气象局
  • 1篇陇东学院
  • 1篇甘肃省气象局
  • 1篇甘肃省环县气...

作者

  • 8篇尹东
  • 7篇姚玉璧
  • 6篇王润元
  • 6篇邓振镛
  • 4篇张秀云
  • 1篇杨民
  • 1篇刘明春
  • 1篇张谋草
  • 1篇赵满来
  • 1篇石界
  • 1篇杜军

传媒

  • 3篇草业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干旱气象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羊河流域春秋不同播期人工牧草气候生产力分析
2008年
2003~2005年对石羊河流域春秋两种播期人工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e)、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的生育期,地上、地下生物量,产量等进行了连续测定。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沙打旺生长第二年(2004年)干物重春播地均高于秋播地。分别增产3 505.0 kg/hm2、2 314.5 kg/hm2。(2)春播和秋播地牧草干物质积累增长关键期均出现在现蕾~开花期。此期紫花苜蓿、沙打旺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占累积总量的70%和63%。(3)生长第二年(2004年)春播和秋播地青干比最小值出现在开花期,也是牧草刈割的最佳期。(4)春播牧草地下生物量高于秋播。春播紫花苜蓿、沙打旺根干重分别比秋播高2.5~2.6倍和0.5~1.0倍,春播有利于牧草根系生长。(5)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为牧草适宜返青温度。在灌溉条件下,牧草干重与热量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生产力高低主要取决于热量的多寡,秋播地和晚熟品种对热量条件的需求更高。
刘明春兰晓波魏育国刘惠兰蒋菊芳马兴祥尹东
关键词:人工牧草分期播种气候生产力
陇东黄土高原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林果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根据陇东黄土高原6县区40年气候资料,分析光、温、水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陇东黄土高原气候变化趋势与全国和全球相似,气温升高、降水趋少,向暖干化方向发展。通过气候变化对主要林果影响的分析,该区域适宜苹果、杏、枣的栽培,而桃、梨将由适宜栽培向次适宜栽培演化。因此,宜大力发展苹果、杏、枣栽培,调整桃、梨栽培面积。冬季气温增高可能导致果树病虫害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姚玉璧李耀邦张谋草王位泰张秀云
关键词:果业生产陇东黄土高原
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甘南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9
2007年
利用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气候资料和生态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草原湿地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存在6-7a、15a的周期振荡特征。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大于全国增温速度。1980年之后持续偏暖,草地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变化是草原生态退化的自然诱发因素,而超载过牧、滥采滥挖、人为破坏、生物链失衡等环境蠕变是造成生态退化的人为因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黄河首曲草原湿地水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退化。
姚玉璧邓振镛尹东张秀云杨金虎陈昌平安华银
关键词:气候变化环境蠕变草原生态甘南高原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牧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被引量:27
2007年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草原牧场气候资料和牧业生态定位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草原牧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高原牧区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存在6~7、15 a的年周期振荡特征。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20世纪70年代之后持续偏暖。草地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使牧区草场产草数量和质量下降,劣等牧草、杂草和毒草的比例越来越高,草场生产力进一步下降。由于冬、春季气温升高,降雪减少,牧区雪灾趋于减少,牲畜死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幼畜成活率1984年之后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张秀云姚玉璧邓振镛尹东王润元陈昌平
关键词:气候变化畜牧业草原生态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陇东黄土高原春播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及耗水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根据对春播二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状况和平行气候条件观测资料分析,探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春播紫花苜蓿的生态气候特征、生长发育和耗水规律;指出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途径和生产紫花苜蓿的对策,为陇东地区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草产畜牧业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李宗王位泰张天锋黄斌杨民樊晓春苗具全
关键词:紫花苜蓿耗水
黄河上游主要产流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被引量:42
2007年
利用黄河上游主要产流区甘南高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黄河上游主要产流区甘南高原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线性拟合倾向率在-22.6^-9.6mm/10a之间,降水量递减以秋季降水量递减为主,降水量减少突变点在1980—1990年之间,年际变化主要存在6~7a短周期振荡和15a的长周期振荡特征。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增温率以冬季最大,气温增高突变点在20世纪70年代。草地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近50a来甘南高原气候趋于暖干化。水资源呈显著下降趋势,水资源存在2~3a、7~8a、20~23a的年际周期变化。水资源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干燥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降水量减少,草地干燥指数上升,导致水资源减少。
姚玉璧王润元邓振镛尹东张秀云陈昌平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资源甘南高原
半干旱区紫花苜蓿地上干物质量增长动态被引量:4
2007年
根据甘肃半干旱地区紫花苜蓿试验资料,用Logistic方程描述干物质增长规律,建立模型,分析其干物质变化特性,得出甘肃半干旱区紫花苜蓿生长特点。
石界
关键词:紫花苜蓿干物质量
黄河首曲流域草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牲畜生存的影响被引量:17
2007年
利用黄河首曲流域草原牧场气候资料和牧业生态定位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黄河首曲流域草原牧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牲畜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首曲流域牧场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年际变化存在2~4年、6~7年、10~11年的周期性振荡特征。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1983年之前气温以偏冷为主,1984年之后持续偏暖。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近20年明显趋于干旱化。牧区草场产草数量和质量下降,劣等牧草、杂草和毒草的数量上升,草场生产力进一步下降。由于冬、春季气温升高。降雪减少,牧区雪灾趋于减少,牲畜死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1984年后幼畜成活率持续在80%以上的较高水平。
姚玉璧王润元邓振镛尹东安华银张秀云
关键词:气候变化牲畜死亡率成活率草原生态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利用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征、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
姚玉璧王润元邓振镛尹东陈昌平张秀云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资源甘南高原
文献传递
黄河首曲气候变化及其对黄河断流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利用黄河首曲气候资料和黄河上游年径流量资料以及黄河下游断流资料,分析了黄河首曲气候变化特征,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黄河首曲气候变化与黄河下游断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首曲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存在2~4,6~7,10~11a的年周期振荡特征。黄河首曲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1983年之前气温距平以偏冷为主,1984年之后持续偏暖。唐乃亥年径流量存在4-5,14-16a的年际周期振荡变化。降水量年际波动曲线与径流量年际波动基本一致。1990-1999年属高温少雨时段,也是径流偏枯时期。黄河首曲降水量与同期黄河下游利津站断流天数曲线呈明显的反相位分布,黄河上游关键区、敏感区气候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重大。
姚玉璧尹东王润元张秀云尹国福
关键词:气候变化径流量断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