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4-Z44)

作品数:8 被引量:95H指数:6
相关作者:李家乐鲍宝龙董志国李晓英杨桂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水产大学复旦大学淮海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牙鲆
  • 2篇杂交
  • 2篇杂种
  • 2篇杂种F1
  • 2篇三角帆
  • 2篇三角帆蚌
  • 2篇变态
  • 2篇池蝶蚌
  • 1篇凋亡
  • 1篇抑制差减杂交
  • 1篇生态因子
  • 1篇生物学鉴定
  • 1篇同工酶
  • 1篇排氨率
  • 1篇趋化
  • 1篇趋化因子
  • 1篇贻贝
  • 1篇鮰鱼
  • 1篇西施舌
  • 1篇细胞

机构

  • 8篇上海水产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淮海工学院
  • 1篇中国极地研究...

作者

  • 5篇李家乐
  • 4篇鲍宝龙
  • 3篇任大明
  • 3篇杨桂梅
  • 3篇李晓英
  • 3篇董志国
  • 2篇程汉良
  • 1篇黄路标
  • 1篇施志仪
  • 1篇唐文乔
  • 1篇李会荣
  • 1篇沈玉帮
  • 1篇孟学平
  • 1篇刘占江

传媒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Curren...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及其杂种F_1的同工酶鉴别被引量:8
2006年
通过对外来种池蝶蚌(C)、三角帆蚌(S)及其正反杂种FI的肝脏同工酶进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肝脏的SOD和EST同工酶谱带。结果表明,这两种蚌及其正反杂种F1同工酶的表达既呈现出一些相似的特征,又有明显差异。这四种蚌中分别有2—5个SOD位点,其中SOD-1为一强带且仅见于F1SC中,SOD-2在F1SC中为强带,但在F1CS中较弱,而其双亲中则无该带;SOD-3为一强带均保守的见于四种蚌中,SOD-4为一强带但仅在杂种F-SC中无表达,SOD-5为一强带但仅在池蝶蚌中未检到;在两亲本与其杂种F1中分别检测到4~6个EST同工酶位点,其中EST-4仅见于杂种F1SC中,EST-5在杂种F1CS中无表达,其余均有不同强弱的表达。
李晓英董志国程汉良李家乐
关键词:池蝶蚌三角帆蚌杂种F1同工酶
鮰鱼SCYA107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筛选BAC基因组文库得到阳性克隆后,利用引物步移法测定斑点叉尾SCYA 107基因组序列。该基因由四个外显子和三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拼接的序列与cDNA序列完全一致,编码96个氨基酸,在N端含有两个相邻的半胱氨酸(CC)和两个不相邻的半胱氨酸,为典型的CC趋化因子亚家族成员;其上游调控序列有一些与免疫相关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斑点叉尾SCYA 107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与小鼠趋化因子CCL 20比较接近,而蓝叉尾则更接近人CCL 8,它们氨基酸序列的差别是由于斑点叉尾SCYA 107基因序列中多了ACAAA这5个核苷酸,导致读码框移位提前出现终止子TGA所造成的。
鲍宝龙李建忠李家乐刘占江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趋化因子
抑制差减杂交法克隆牙鲆变态早期差异表达的基因被引量:7
2006年
为了克隆变态早期牙鲆头部差异表达的基因,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法,以变态前的仔鱼头部表达的RNA作为驱动RNA,建立了牙鲆变态早期的差减cDNA文库,并利用相对定量RT-PCR对其进行了筛选。差减库的平均插入片段558bp左右,阳性率为81.8%。随机测定的45个克隆,在剔除假阳性克隆后,共得到22个不同的基因,其中13个为已知cDNA的同源基因,而另外9个为已知蛋白的同源基因,分别为prolactin receptor-like,COL1A1,M-3muscarinic receptor,Sfrs3,tropomyosin,ribosomal protein L27,ribosomal protein S12,GAPDH,COL1A3。在所有22个基因中,COL1A1基因在差减库中的分布频率最高,为22.2%。RT-PCR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1个基因中,所有基因在右眼移动前后的牙鲆头部均有表达,只是体现在表达水平上的不同。
鲍宝龙杨桂梅施志仪任大明
关键词:抑制差减杂交牙鲆
利用PCR-DGGE法分析暗纹东方鲀的弧菌菌落组成被引量:17
2006年
采用16S rDNA特征序列PCR-DGGE法,分析了不同饵料饲养的暗纹东方的表皮、性腺和肠道中,以弧菌为主的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暗纹东方体内18种微生物,均归属于变形细菌的gamma亚群,其中13种为弧菌科细菌,3种为肠杆菌科细菌,2种为气单胞菌属细菌;(2)投喂鲜活鱼虾的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暗纹东方肠道和性腺中的细菌组成是不同的,在性腺中分离到的所有12种细菌中,只有2种细菌是相同的,约占17%;在肠道中分离到的所有13种细菌中,有4种是相同的,约占31%。而在表皮上所分离到的11种细菌中,有7种细菌是相同的,约占64%;(3)DGGE特征条带V1、V13、V18、V14和V17所代表的细菌只在表皮组织被分离到,V6所代表的细菌仅出现在以鲜活鱼虾作为饵料的暗纹东方性腺中,V5所代表的细菌仅出现在以鲜活鱼虾作为饵料的暗纹东方肠道中;(4)DGGE特征条带V5、V8、V13、V18、V6、V14和V17所代表的细菌不能在TCBS培养基上培养,占18种被鉴定的细菌总数的39%。
杨桂梅唐文乔李会荣黄路标任大明鲍宝龙
关键词:暗纹东方鲀弧菌RD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细菌群落
牙鲆变态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被引量:7
2006年
利用整体的原位TUNEL方法检测了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变态过程中身体各器官细胞凋亡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如下:(1)与眼睛移动相关的脑颅骨骼的细胞凋亡右侧眼睛移动开始之后,在额骨、中筛软骨和犁骨软骨中出现细胞凋亡,并保持到眼睛移动结束;(2)中枢神经和感觉器官的细胞凋亡在眼睛移动开始之前,脊髓和脊髓鞘出现细胞凋亡,在眼睛移动开始之后,脊髓和脊髓鞘细胞凋亡停止,而在脑、眼睛和内耳出现细胞凋亡,并一直持续到眼睛移动结束;(3)与游泳、捕食和消化等功能相关的器官的细胞凋亡在眼睛移动开始后,冠状幼鳍的基部出现凋亡;在变态中后期,尾鳍基部出现细胞凋亡;下颌骨、鳃弓以及肝脏在眼睛移动开始之后,出现细胞凋亡,也一直持续到眼睛移动结束。细胞凋亡通过有序地去除多余的细胞来参与器官形态建立和重组,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牙鲆器官功能变化过程中,细胞凋亡在与其相适应的的器官形态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动物学报52(2):355-361,2006]。
鲍宝龙杨桂梅任大明
关键词:牙鲆细胞凋亡变态
厚壳贻贝与贻贝遗传渐渗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被引量:17
2006年
本文运用ISSR标记对厚壳贻贝与贻贝遗传渐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壳贻贝与贻贝的特异性标记在杂交贻贝中有所反应,进一步证实了在浙江嵊泗部分厚壳贻贝与贻贝发生了杂交和基因渐渗现象。所采集的杂交群体样本中,65%与厚壳贻贝的遗传距离近,可能是杂交后与厚壳贻贝回交的后代。目前由于过度采捕、环境改变以及引进外来种等影响,应该对厚壳贻贝的种质资源进行保护。
沈玉帮李家乐牟月军
关键词:贻贝厚壳贻贝渐渗杂交ISSR
外来种池蝶蚌与本地种三角帆蚌及其杂交种对三种生态因子的耐受力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探索外来种池蝶蚌引入的生态风险,对池蝶蚌(C)与三角帆蚌(S)及其杂交种正交F1(三角帆蚌♀×池蝶蚌♂,SC)、反交F1(池蝶蚌♀×三角帆蚌♂,CS)幼蚌的低氧、干露和重金属汞耐受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幼蚌对低氧、干露和重金属汞均有不同程度的耐受能力。其中CS的窒息点最低(0·92mg·L-1),对低氧的耐受力最强,其次是C和SC,窒息点分别为1·04和1·10mg·L-1,S窒息点最高(1·31mg·L-1),方差分析表明S与其它3种差异均极显著(P<0·01),耐低氧能力最弱。C、SC和CS的干露耐受力无明显差异,但要显著强于S(P<0·01)。根据4种幼蚌72h和96h对汞的半致死浓度的耐受力由强至弱依次为C>CS>SC>S。表明池蝶蚌的耐受力显著强于三角帆蚌,今后应加强对池蝶蚌的监控和防范力度,以避免对中国的特有种三角帆蚌构成生存威胁。
董志国李晓英李家乐
关键词:池蝶蚌三角帆蚌杂种F1耐受力生态因子
西施舌的耗氧率与排氨率研究被引量:35
2005年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栖息水温和不同溶解氧水平下处于标准代谢状态的西施舌耗氧率与排氨率,并测定了窒息点.结果表明,在25℃时,水中DO≥3.11±0.15mg.L-1时,西施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为0.74±0.05mg.g-1.h-1和2.56±0.05μmol.g-1.h-1,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当DO低于此值则代谢出现异常,耗氧率随DO下降而下降,直到窒息为止,其窒息点为1.22±0.06mg.L-1,而排氨率也呈直线下降,但排氨停止滞后于耗氧停止.耗氧率与栖息水温呈二次线型关系OCR=-0.0027T2+0.1367T-0.9557,R2=0.9724;水温为25.3℃时,西施舌的耗氧率达到最大,为0.77mg.g-1.h-1.处于适温状态(15℃和20℃)的O/N值要高于低温(10℃)和高温(25℃和30℃)时的O/N值,西施舌在适宜条件下更多地依赖于脂肪供能维持标准代谢,而在环境不适时则更多地调用机体的蛋白质来维持生理代谢需要.
孟学平董志国程汉良李晓英李家乐
关键词:西施舌耗氧率排氨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