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887)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辉张少鹏范玉海张微杨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煤航测遥感局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西昆仑
  • 2篇地质
  • 2篇多金属
  • 2篇多金属矿
  • 2篇遥感
  • 2篇金属矿
  • 2篇矿化
  • 2篇矿化带
  • 2篇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地质特征及成...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多金属矿化
  • 1篇多金属矿化带
  • 1篇岩带
  • 1篇杂岩
  • 1篇找矿
  • 1篇找矿预测
  • 1篇蚀变
  • 1篇蚀变异常

机构

  • 3篇长安大学
  • 3篇中国国土资源...
  • 3篇中煤航测遥感...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作者

  • 4篇王辉
  • 3篇范玉海
  • 3篇张少鹏
  • 2篇张微
  • 2篇杨晨
  • 1篇秦绪文
  • 1篇杨金中
  • 1篇匡经水
  • 1篇谭富荣
  • 1篇彭齐鸣
  • 1篇杨兴科
  • 1篇王雪
  • 1篇郭鹏程
  • 1篇金谋顺
  • 1篇刘文兰
  • 1篇王辉

传媒

  • 3篇国土资源遥感
  • 2篇现代地质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铁染异常提取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4
2015年
利用多光谱遥感数据提取异常信息在我国西部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基岩裸露、半裸露地区是一种快速经济的找矿手段。在目前常用的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中,铁染异常多为混合像元,直接影响着异常信息提取的精度。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铁染异常的地质依据和波谱特征基础上,确定了WorldView2和IKONOS等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与铁染异常特征波谱范围相对应的波段,采用主成分变换方法进行铁染异常信息提取。在西昆仑黑恰一带基于IKONOS数据进行铁染异常信息提取时,新发现规模较大的菱铁赤铁矿化带;在西昆仑老并一带基于WorldView2数据提取的铁染异常区与磁铁矿化范围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提取铁染异常的精度较高。
金谋顺王辉张微王雪
关键词:IKONOS主成分变换西昆仑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稀有金属矿化带勘查被引量:15
2018年
以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化带为研究对象,以World View-2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影像图制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突出控矿要素和矿化信息,开展该矿种的遥感综合解译;利用ASTER数据开展与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控)矿作用相关的异常信息提取;配合适量的野外查证,分析其高分辨率遥感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建立遥感地质找矿模型。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为主的数据源能够快速圈定找矿有利地段,满足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稀有金属矿勘查和资源评价需求,可为在相同或类似地区开展此类工作提供借鉴。
范玉海王辉王辉杨兴科彭齐鸣秦绪文杨金中张少鹏
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稀有金属西昆仑
喀拉昆仑山黑恰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在详细了解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铁矿成因类型,分析铁矿成矿期后的改造与铜、铅、锌的再造,结合找矿标志,预测矿化体的空间就位,提出找矿方向,以指导该带矿产评价工作。研究认为,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含矿建造沉积环境为滨海-浅海陆棚相,铁矿床成因类型为海底沉积喷流-改造型,铜、铅、锌矿属热液再造型,与铁矿(化)体的空间关系密切,推断其矿源层为菱铁矿建造。铁矿形成后经历区域变质变形改造期、构造叠加改造期和表生氧化期。铁矿在遭受强烈改造的同期,铜、铅、锌通过热液活化再造富集成矿。铁矿的主要控矿构造样式为残破的紧闭-等斜向斜和假单斜。铜、铅、锌层控特征明显,空间上与主要铁矿同体共生或赋存于铁矿体上盘围岩构造裂隙中。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已新发现多处成矿线索,通过进一步的矿产地质工作,有望实现铁多金属找矿新突破。
王辉范玉海杨晨仇银江匡经水廖友运张少鹏郭鹏程
关键词:铁多金属矿同生沉积
西昆仑麻扎构造混杂岩带中大理岩的遥感识别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为研究如何利用遥感技术对构造混杂岩带进行识别,以西昆仑地区麻扎构造混杂岩带为例,对混杂岩带中的大理岩进行光谱测试以及光谱特征分析,利用实测波谱对研究区ETM^(+)影像进行反演的波谱反演法,建立实测波谱和影像波谱之间的线性关系;辅之增强变换处理方法提取色调信息,扩大不同岩性的灰度差异,突出目标信息并改善图像效果,以提高实测波谱的利用率以及岩性信息提取的精确度。实验研究表明,利用该种方法识别构造混杂岩带中的大理岩是可行的,且遥感识别结果与地面地质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具有较好的地质效果。
陈海云齐睿张志
关键词:遥感ETM+影像
遥感构造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及找矿预测——以老挝为例被引量:14
2012年
遥感地质异常信息提取是遥感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以老挝为例,对研究区ETM+遥感图像采用几何纠正、图像镶嵌、彩色合成、空间变换、图像增强等技术手段,提取地质构造信息;利用掩模技术去除干扰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阈值分割技术进行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提取;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开展研究区遥感找矿预测,圈定了5处遥感找矿远景区。研究成果为加快老挝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刘文兰张微
关键词:蚀变异常图像增强找矿预测
西昆仑上其木干花岗岩锆石饱和温度和Ti温度的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通过对上其木干花岗岩进行锆石微量元素和全岩主量元素分析,借助锆石饱和温度和Ti地质温度,反演岩浆源区的温度,进一步分析花岗岩的形成环境。锆石具有典型岩浆岩锆石向左倾斜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即轻稀土元素明显亏损、重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具有显著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上其木干花岗岩的锆石饱和温度介于772~829℃之间,平均值为800℃,属于高温花岗岩。锆石Ti地质温度的平均最低温度为614℃,平均最高温度为634℃,花岗岩中锆石形成的温度在614~634℃之间。结合锆石微量元素特征、锆石饱和温度和Ti温度与Th/U、10000/Hf的关系,可以判断上其木干花岗岩可能形成于西昆仑造山带增厚的岩石圈下部发生拆沉作用所导致的幔源岩浆底侵,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发生了锆石的重结晶或存在多期岩浆(熔体-流体)注入事件。岩浆形成热源可能与羌塘地块沿着康西瓦大断裂和塔里木地块碰撞拼贴结束后,于后碰撞板内伸展体制下导致的软流圈上涌、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
陈海云孙晓东张志
关键词:微量元素
新疆喀拉昆仑山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2021年
对喀喇昆仑山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为该区找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在总结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配合镜下鉴定、矿床地球化学分析,探讨矿床成因类型与成矿作用,分析成矿期后的构造变形,预测矿化体的空间就位,提出找矿方向和找矿思路。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含矿建造沉积环境为近陆滨-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矿化带处于石炭系帕斯群灰岩组(a组)上段(含矿泥质灰岩段)上部,区内延伸大于30km,西段发现2条矿化体(Ⅰ-1、Ⅰ-1),东段发现7条矿化体(Ⅱ-1~Ⅱ-7)。单矿化体一般长170~2000m,厚度10~32 m,矿化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层控特征明显。矿石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矿化体内含Fe、Al、Ti、LREE、Nb、Ta等多种金属成矿元素。矿床成因类型为近陆滨海相沉积型。矿源为古陆源区红土型风化壳,以沉积物重力流和胶体溶液混合流体形式快速搬运,并在近陆滨岸地带以事件沉积作用快速卸载堆积而成。成矿期后,含矿建造遭受了强烈的构造改造,形成了总体呈NWW向展布的断褶带,带内发育的复式-叠加反"S"型褶皱构造构成了区内最特征的控矿构造样式。该带找矿前景好,找矿潜力大,通过进一步的矿产地质工作,有望在该带实现Fe、Al、Ti,尤其是稀有、稀土元素的重要找矿突破。
王辉范玉海廖友运张少鹏杨晨许将陈瑞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