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2AA601011)

作品数:10 被引量:190H指数:8
相关作者:秦伯强李先宁宋海亮吕锡武胡维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营养化
  • 3篇湖泊
  • 3篇富营养化
  • 2篇水生
  • 2篇水生植物
  • 2篇水源地
  • 2篇水质
  • 2篇太湖
  • 2篇蓝藻
  • 2篇胶体
  • 1篇氮磷
  • 1篇驯化
  • 1篇盐度
  • 1篇有机物
  • 1篇藻毒素
  • 1篇藻细胞
  • 1篇溶解态
  • 1篇摄食
  • 1篇摄食节律
  • 1篇生长期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东南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3篇秦伯强
  • 2篇张战平
  • 2篇吕锡武
  • 2篇宋海亮
  • 2篇李先宁
  • 2篇胡春华
  • 2篇孙小静
  • 2篇胡维平
  • 2篇朱广伟
  • 1篇宋玉芝
  • 1篇沈银武
  • 1篇朱泽聪
  • 1篇潘纲
  • 1篇高光
  • 1篇谷孝鸿
  • 1篇李敦海
  • 1篇池俏俏
  • 1篇刘永梅
  • 1篇张明明
  • 1篇刘永定

传媒

  • 2篇湖泊科学
  • 2篇中国水利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生植物滤床去除富营养化湖泊水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水生植物滤床(HFB)是一种用于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新型无基质型人工湿地系统。为考察HFB系统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处理效果,在太湖湖滨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7-9月份,总藻毒素去除率在36.5%~75.8%之间,平均去除率为59.4%;胞外藻毒素平均去除率为50.0%;胞内藻毒素平均去除率为63.9%。不同植物组合型式的HFB系统对总藻毒素去除效果无显著差异。在水力负荷1.0-6.0m^3/(m^2·d)范围内,HFB系统去除藻毒素效果也无显著差异。系统对藻毒素的去除效果与富营养化指标(叶绿素-a、CODMn、TP)的处理效果成直线正相关性,藻毒素可作为一辅助指标从健康效应角度来反映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改善情况。HFB系统在水源地藻毒素污染控制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宋海亮李先宁吕锡武稻森悠平
关键词:水生植物滤床微囊藻毒素富营养化湿地
藻细胞不同生长阶段的海泡石凝聚除藻性能被引量:20
2004年
对铜绿微囊藻 (Microcystisaeruginosa 4 6 9)的 4个不同生长阶段 :延迟末期 ,对数中期 ,对数末期和衰老初期的表面疏水性 (疏水分配法 )和表面电性 (Zeta电位 )进行了测定 ,并利用 0 2 g/L的海泡石进行了凝聚除藻性能实验 .结果显示以上 4个生长阶段的藻细胞表面疏水性平均为 :6 4 % ,4 8% ,5 8%和 70 % ,而凝聚沉降 6 0min后的藻细胞去除效率为 :97% ,87% ,81%和 99% ,表明藻细胞表面疏水性与粘土凝聚性能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R =0 7~ 0 8) ,但与表面电性的关系不大 .M A 4 6 9各个生长阶段的表面疏水性和凝聚性能的强弱顺序可依次确定为 :衰老期 >延迟期 >
陈灏潘纲张明明
关键词:蓝藻生长期表面电性
盐度对黄鳝摄食节律和排粪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室内研究了不同盐度(0、2、4、6、8、10和12 g·L^-1)对经过摄食驯化的黄鳝摄食节律和排粪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黄鳝的摄食节律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不同时段的摄食比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每昼夜只有1个摄食高峰期.黄鳝排粪分批次完成,不同盐度下其批次不同.在盐度为0(对照)、2、8、10和12 g·L^-1条件下黄鳝均为3批排粪,在盐度4和6 g·L^-1下排粪批次分别为4批和5批.不同盐度下黄鳝的同批排粪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的前3批排粪时间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即对照组前3批排粪相对推迟4~25 h.研究结果将为盐碱、滩涂水域人工养殖黄鳝的摄食管理和水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周文宗钦佩
关键词:黄鳝驯化
太湖春季水体中胶体态痕量金属的含量被引量:8
2007年
对太湖典型湖区水体中的胶体态痕量金属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春季水体中胶体态Cu,Zn,Pb,Fe,Mn和Cd的浓度分别为0.46-0.86μg·l^(-1),2.06-8.24μg·l^(-1),2.62-3.70μg·l^(-1),3.48-24.79μg·l^(-1),0.31-1.62μg·l^(-1)和6.71-17.94ng·l^(-1),平均分别占各自总溶解态(<1μm)的22.3%,26.3%,20·7%,58.9%,40.4%和59.2%,而胶体态Cu,Pb,Fe,Mn和Cd平均分别占各自总量的17.4%,19.1%,55.1%,1.98%和52.8%.
张战平孙小静池俏俏朱广伟秦伯强
关键词:太湖胶体痕量金属湖泊污染溶解态
太湖梅梁湾水源地通过生态修复净化水质的试验被引量:23
2006年
通过在太湖实施的试验研究,发现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浓度的增加会导致附着在水生植物上的附着生物增加,对水生植物(主要是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胁迫,从而说明草型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首先必须降低营养盐浓度,因此,通过恢复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是不现实的。与营养盐浓度相比,风浪、光照、鱼的牧食等都不是根本的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示范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吹程长,风浪较大,导致沉积物悬浮,影响水环境质量,而蓝藻水华易于在此堆积,这些都是影响该水域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此,在生态净化方面,以恢复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为主来净化水质,在工程净化措施方面,提出了消浪和控藻等工程措施,以及布设人工介质(渔网)富集附着生物来净化水质等措施。经过3年的实施,示范区的水质改善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秦伯强胡维平刘正文高光谷孝鸿胡春华宋玉芝陈非洲
关键词:富营养化净化水质水质改善生态工程
除藻与控藻技术被引量:44
2006年
对我国富营养化湖泊藻类的去除和控制技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针对目前使用的除藻与控藻方法,提出了适合我国富营养化湖泊藻类控制的可行方法。物理法和化学法是除藻技术的直接手段,而生物法是通过生物对藻类的控制来达到控藻的目的。
过龙根
关键词:除藻技术水域生态系统
太湖水体中胶体磷含量初探被引量:11
2006年
为了探明太湖水体中胶体磷含量,更深入认识营养盐在大型浅水湖泊中的循环过程和机理,分别从太湖的梅梁湾和贡湖湾两个不同类型的湖区采集水样,利用切向流超滤方法分离出胶体物质,对太湖水体中胶体磷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水体春季胶体磷含量在0.017-0.029 mg/L间,其中梅梁湾藻型湖区胶体磷含量范围是0 023- 0.029 mg/L,贡湖湾草型湖区胶体磷含量在0.017-0.022 mg/L间.梅梁湾水体胶体磷占总磷比例平均为28.6%;而贡湖湾胶体磷占总磷比例平均达到39.3%.梅梁湾水体真溶解态磷含量显著高于贡湖湾水体,达贡湖湾的4倍.与澳大利亚的17个湖泊相比,太湖属胶体磷含量偏低的湖泊,但相对于海洋的研究结果,太湖胶体磷含量明显偏高.
孙小静张战平朱广伟秦伯强
关键词:胶体太湖浅水湖泊
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改善湖泊水源地水质的效果被引量:44
2007年
研究开发了一种由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膜构建的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在野外条件下,考察了该浮床对富营养化湖泊水在静态条件下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20 d内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7%和90.7%,透明度也有大幅提高.而且,组合型浮床系统对有机物尤其是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强,在25 d内,对r-BHC、HE、DDE、DDD、DDT的去除率分别为25.2%、63.8%、42.1%、71.6%和27.6%,氯苯、阿特拉津的去除率达55.9%和72.1%.水珊动物的代谢活动提高了有机物的生物可降解性和氮磷的植物可利用性.该新型浮床可用于水源地水质改善、污水净化生态工程、富营养水体的生态恢复等.
李先宁宋海亮朱光灿李大成吕锡武
关键词:浮床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膜难降解有机物
水花生投放密度对富营养化湖水净化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为了研究水花生在不同投放密度下净化富营养化湖水的效果,在太湖梅梁湾进行了多种密度水花生放养试验。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条件下,低屏密度时水花生去除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及悬浮物(SS)的效果较明显,水花生初始投放密度为2 kg/m^2和4 kg/m^2时,TN最大去除率分别为26.4%和38.4%;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3%和32.9%;SS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4.5%和81.4%。而在初始投放密度为6 kg/m^2和8 kg/m^2的条件下,植株自屏效应使得水花生生物量增长率低,水体净化效果不明显,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夏季利用水花生进行水体生态修复时,需要控制合理的初始投放密度(以2~4 kg/m^2为宜),并定期收割以控制其植株密度(低于6 kg/m^2)。
朱泽聪胡春华胡维平
关键词:水花生投放密度净水效果
氮磷对水华束丝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7年
从滇池分离得到水华束丝藻藻株,以BG11为基础培养基,在(25±1)℃,光照强度20μE/m2.s,光/暗周期为16h:8h的培养条件下,水华束丝藻的生长周期约为28d,以光密度(OD665)为指标的生长曲线符合典型的"S"型;在实验浓度范围内,N、P的浓度变化均对水华束丝藻的生长产生影响,在一定范围内([NO3--N]:1.6—245.1 mg/L;[PO43--P]:0.3—1.4 mg/L),高浓度的N、P有利于水华束丝藻的生长,但浓度过高([NO3--N]>245.1 mg/L;[PO43--P]>6.9 mg/L)时,则对其生长产生抑制作用;N、P在缺乏和浓度很低时可对水华束丝藻光系统Ⅱ活性(Fv/Fm)产生显著影响(p<0.01);本实验结果还表明,N、P浓度的改变可影响水华束丝藻硝酸还原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低N、P浓度下,水华束丝藻的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显著高于正常BG11培养时的活性(p<0.05)。这一结果表明,在低N、P营养环境中,水华束丝藻可通过调节自身的酶系统来提高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满足自身生长和细胞增殖的需要。
刘永梅刘永定李敦海沈银武
关键词:蓝藻水华水华束丝藻硝酸还原酶光合效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