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HH0006)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唐琳陈放董娜方志荣贾然然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昌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麻疯树
  • 2篇脱毒
  • 2篇果实
  • 2篇佛波酯
  • 1篇毒性
  • 1篇毒性实验
  • 1篇性别
  • 1篇性别鉴定
  • 1篇性别相关
  • 1篇油品质
  • 1篇油粕
  • 1篇脂肪酸
  • 1篇植物修复
  • 1篇质谱联用
  • 1篇色谱
  • 1篇山桐子
  • 1篇生态学
  • 1篇脱毒研究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质...

机构

  • 7篇四川大学
  • 2篇西昌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5篇唐琳
  • 3篇陈放
  • 2篇方志荣
  • 2篇董娜
  • 1篇贾然然
  • 1篇彭彤
  • 1篇尹利
  • 1篇叶扬
  • 1篇徐莺
  • 1篇王晓萌
  • 1篇王胜华
  • 1篇魏磊
  • 1篇周娴
  • 1篇颜钫
  • 1篇刘庆
  • 1篇卜贵鲜
  • 1篇刘庆
  • 1篇肖萍

传媒

  • 2篇广西植物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种子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毛叶山桐子果实成熟度对种子发芽与果实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以毛叶山桐子为材料,通过对青色果、黄色果、桔色果、红色果、深红果、黑褐果6种成熟度的毛叶山桐子种子进行发芽以及果实含油率和脂肪酸测定试验,以研究成熟度对毛叶山桐子种子发芽以及果实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毛叶山桐子种子的发芽率相差较大,变幅为(7.00%±2.88%)^(98.25%±1.50%),其中深红果阶段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均最高,分别为(98.25%±1.50%)、(50.50%±6.03%)、(10.64±0.71);不同成熟度毛叶山桐子全果含油率变幅为(31.17%±0.89%)^(41.59%±0.29%),其中深红果阶段全果含油率最高。本次试验检测出毛叶山桐子果实油中含有的脂肪酸主要有4种: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且在深红果阶段达最大值,达74.50%±1.36%,因此生产中可以将深红果阶段作为最佳采收期。
贾然然唐晓姗董娜唐琳陈放
关键词:成熟度发芽脂肪酸
结合UPLC的麻疯树饼粕低成本脱毒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获得麻疯树饼粕低成本脱毒的最佳方法,首次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和PDA紫外检测器,建立对麻疯树饼粕中佛波酯的定量检测系统。选取Na HCO3水溶液,采用磁力搅拌法进行化学反应;运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考察了化学反应时间,Na HCO3百分含量与料液比对脱毒效果的影响,并采用S433D氨基酸分析仪对脱毒饼粕中的氨基酸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温度为25℃条件下,Na HCO3含量为6%,料液比1∶8,反应10小时效果最佳,佛波酯含量降到0.011mg/g。同时,反应后主要氨基酸保留,各氨基酸含量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表明此方法在生产上具有指导意义。
李沁玲颜钫彭彤唐琳
关键词:佛波酯UPLC脱毒
毛叶山桐子性别相关ISSR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为筛选与毛叶山桐子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优化了毛叶山桐子ISSR-PCR反应体系,并利用优化后的体系逐一筛选100条ISSR引物,然后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多态性检测.实验确立出最佳的25μL反应体系为:55ng DNA模板,1 U Taq酶,2μL dNTPs(2.5mmol/L),2μL引物(10μmol/L),2.5μL 10×Taq Buffer(含Mg2+),超纯水补足总25μL.利用该体系逐一筛选ISSR引物,在多次重复后只有UBC841引物扩增出的差异性条带可以稳定存在.PAGE电泳结果显示,UBC841扩增产生一条差异性条带,大小在250-300bp之间,存在于毛叶山桐子雌株中,但后期的测序发现该条带可能是由大小相近的条带组成的混合条带.虽然如此,引物UBC841仍可以作为毛叶山桐子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
董娜唐晓姗唐琳
关键词:性别鉴定雌雄异株ISSR-PCR
麻疯树种仁油粕脱毒
2012年
为获得经冷榨脱油后麻疯树油粕最佳的脱毒方法,采用超声提取,运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考察了脱毒温度、脱毒时间、脱毒次数以及脱油后种仁与乙醇料液比对脱毒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的脱毒方法为料液比8:1,40℃,超声3次,每次20 min.该方法处理后麻疯树油粕中佛波酯含量为0.011 mg g-1.脱毒后的麻疯树油粕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小鼠无死亡,体重增长正常,未出现中毒症状,初步表明脱毒方法有效.
尹利周娴魏磊唐琳
关键词:麻疯树油粕脱毒佛波酯急性毒性实验
不同提取方法对山桐子果实挥发油成分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用水蒸气蒸馏法、超声辅助浸提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山桐子果实中的挥发油,用GC-MS分离鉴定其成分并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水蒸气蒸馏法、超声辅助浸提法和索氏提取法分别分离鉴定出64、50和57个组分,共有化合物38种,其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棕榈酸、油酸、角鲨烯、椰子醛和γ-维生素E等.3种提取方法所得山桐子果实挥发油成分有共同特征,也存在着差异,相较之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最多,索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率最高.
叶扬王晓萌卜贵鲜肖萍陈放唐琳
关键词:山桐子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酵母菌促进铅和镉胁迫下麻疯树生长的研究
2019年
为了筛选对铅和镉具有抗性和吸附性的酵母菌,构建麻疯树根系-酵母菌联合修复体系,促进高浓度铅和镉胁迫下麻疯树的生长。该研究分别从麻疯树的根段、珙桐的茎段、珙桐的根段分离到3株具有铅、镉抗性的酵母菌,分别命名为Jc、Di1、Di2,测定了三者对铅、镉的抗性和吸附性,并将筛选出的2株能吸附铅、镉的酵母菌菌株接种到麻疯树幼苗,研究接种两种酵母菌的麻疯树植株对铅、镉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观察,Jc初步鉴定红酵母属(Rhodotorula sp.),Di1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Di2为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 sp.)。三种酵母菌对铅、镉都有一定的抗性,其抗性能力的大小为Jc>Di2>Di1。Di1和Jc对铅和镉都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将其用于接种麻疯树幼苗。与不接种酵母菌(CK)的麻疯树植株相比,接种Di1和Jc的麻疯树植株在根、茎、叶、全株干重方面显著增加,叶绿素、全株氮、全株磷浓度显著增加,SOD、POD、CAT的活性提高,丙二醛(MDA)浓度显著下降。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Jc、Di1作为铅、镉的钝化剂,是铅、镉胁迫下促进麻疯树生长的备选菌株,这对于提高麻疯树对铅、镉污染土壤修复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志荣徐莺徐莺刘庆
关键词:促生效应植物修复麻疯树
响应面法优化麻疯树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麻疯树因其种子含油率较高,种子油提炼的生物柴油可部分替代汽油,而成为一种极具潜能的能源作物,但由于产量低,麻疯树在热带、亚热带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杂交育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杂交亲本花粉生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育种的成效。因此,寻求麻疯树离体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配方,探明花粉萌发培养基中各主要培养基成分间的交互作用对生产上麻疯树杂交结实率和种子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麻疯树开花初期雄花上花药刚散粉时的成熟花粉粒为材料,采用Box-Behnken设计(Box-Behnken design,BBD)的响应面法,对麻疯树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中各主要培养基成分的浓度配比及各主要培养基成分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以花粉萌发率为响应指标,建立了4种营养成分(蔗糖、硼酸、硝酸钙、硝酸钾)与花粉萌发率的响应面模型,并对各主要培养基成分的浓度配比进行了优化。通过R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的结果表明:4因素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顺序为蔗糖>硼酸>硝酸钙>硝酸钾;蔗糖与硼酸、蔗糖与硝酸钙、蔗糖与硝酸钾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响应面建模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为13.77%蔗糖+32.14 mg·L^(-1)硼酸+22.21 mg·L^(-1)硝酸钙+19.95 mg·L^(-1)硝酸钾+200 mg·L^(-1)硫酸镁,在此条件下的理论萌发率为99.73%。采用此培养基成分配比得到麻疯树花粉离体试验萌发率为98.97%,与理论响应值相吻合,同时也表明利用BBD设计的响应面模型进行麻疯树花粉离体萌发培养条件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方志荣王胜华陈放刘庆
关键词:麻疯树BOX-BEHNKEN设计花粉活力传粉生态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