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146)

作品数:11 被引量:78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宁飞汪立陈佳佳李科章一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枣庄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淋巴
  • 9篇水肿
  • 9篇淋巴水肿
  • 4篇皮肤
  • 4篇吲哚菁绿
  • 4篇细胞
  • 3篇皮瓣
  • 2篇大细胞
  • 2篇荧光
  • 2篇造影
  • 2篇皮肤纤维化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纤维化
  • 2篇淋巴管
  • 2篇肥大
  • 2篇肥大细胞
  • 2篇病理
  • 2篇测量仪
  • 1篇丹毒
  • 1篇多普勒超声

机构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枣庄市立医院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9篇刘宁飞
  • 6篇陈佳佳
  • 6篇汪立
  • 5篇章一新
  • 5篇李科
  • 4篇孙笛
  • 2篇冯少清
  • 2篇梁辰
  • 2篇罗毅
  • 2篇李华
  • 1篇杨军
  • 1篇严志新
  • 1篇闵沛如
  • 1篇王珏
  • 1篇倪涛

传媒

  • 4篇中华整形外科...
  • 4篇组织工程与重...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烘绑疗法治疗肢体慢性淋巴水肿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观察烘绑疗法治疗肢体慢性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53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接受烘绑疗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组织水肿程度,卷尺测量患肢周径变化。结果烘绑治疗后,患肢组织水肿程度明显减轻(P=0.006),患肢周径明显缩小(P=0.000)。长期随访显示,患者主观感觉改善明显,后续弹性材料加压治疗减少了水肿复发。烘绑治疗前后水分与周径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r=0.356,P=0.01)。结论烘绑疗法可有效消除慢性淋巴水肿患者的肢体水肿,后续弹性材料加压治疗亦不可缺少。
李科刘宁飞付兰芬汪立陈佳佳梁辰章一新
关键词:淋巴水肿热疗消肿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穿支血管定位中的比较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及cT血管造影技术(CTA)在下肢穿支血管术前定位中的特征和效果。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对自下肢切取穿支皮瓣的40个病例术前均采用两种技术进行穿支血管的评估,包括位置、口径、走行路径等信息,依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穿支血管,并将术前检测的结果与术中探查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DU和CTA在下肢穿支血管的识别率分别为95.0%和90.0%、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5.O%和82.5%,CDU表现出更高的精确度。在检查及图像分析总时间上两种技术没有明显差异。设计的所有皮瓣均成活,仅1例皮瓣远端出现2.0cm×2.0cm的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供区35例直接关闭缝合。5例通过部分植皮关闭。结论术前影像学技术可提供准确的穿支血管解剖学信息,方便手术设计,减少供区损伤。获得最佳手术效果。对于下肢穿支血管的术前评估,建议首选CDU技术。
冯少清喜雯婧王珏李华李科章一新
关键词:穿支皮瓣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
烘绑疗法控制肢体慢性淋巴水肿伴发丹毒8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烘绑疗法治疗肢体慢性淋巴水肿伴发丹毒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伴发丹毒患者行烘绑疗法的临床资料.采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自制远红外烘疗机,温度一般为42℃左右,每天烘疗2h,20 h为1个疗程.每天治疗结束后患者用弹力绑带包扎.平均每年定期进行1~2个疗程.对丹毒发作频率、患者主观感觉、治疗总疗程、弹性材料使用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用秩和检验的方法比较发作频率的变化,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烘绑治疗后,患者丹毒发作频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Z =7.598,P=0.000),其中60例(75%)患者不再伴发丹毒;对于不同发病原因导致的淋巴水肿伴发丹毒都有明显疗效,原发性和继发性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0,Z值分别为3.417和5.009,主观感觉明显改善,后续弹性材料加压治疗减少了丹毒复发.结论 烘绑疗法可以有效控制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的丹毒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后续弹性材料加压治疗是必要的.
李科刘宁飞付兰芬汪立陈佳佳梁辰章一新
关键词:淋巴水肿丹毒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技术在皮瓣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皮瓣外科手术中,如何准确判断皮瓣的血供灌注情况及预后非常重要。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近红外荧光造影技术已应用于皮瓣外科中,其使用吲哚菁绿(ICG)作为造影剂。本文综述ICG在皮瓣外科中的不同应用方向、安全使用剂量、过敏检测方法、禁忌证及其不良反应,为临床医师在临床上安全有效地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李科章一新
关键词:吲哚菁绿
预构皮瓣修复头面部瘢痕术后淋巴水肿的监测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分析预构皮瓣修复头面部瘢痕术后水肿的性质并监测预构皮瓣术后水肿的转归. 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入选预构皮瓣术后水肿患者18例,持续随访5个月.通过B超检测和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分析预构皮瓣术后水肿性质.监测预构皮瓣术后淋巴水肿的转归情况,即淋巴系统重建及再通过程:包括大体观察皮瓣术后肿胀变化;使用B超监测皮瓣水肿程度;ICG(吲哚菁绿荧光成像)监测皮瓣内淋巴水肿程度变化;ICG监测淋巴系统重建与再通情况. 结果 患者于术后ld起出现皮瓣凹陷性水肿,B超及ICG提示为轻度淋巴水肿7例,中度淋巴水肿10例,重度淋巴水肿1例.术后皮瓣内淋巴水肿程度逐渐减轻,术后3~6d内缓解最快,术后12d起趋于稳定.ICG荧光造影示术后3周起皮瓣淋巴水肿程度减轻;皮瓣内淋巴管运输能力逐渐恢复,术后3~6d改善最明显;术后6d发现预构皮瓣内淋巴微循环与受区再通;淋巴系统沿淋巴结方向重建;术后2个月形成集合淋巴管;术后5个月重建淋巴系统成熟. 结论 预构皮瓣术后存在淋巴管阻塞,会发生短暂性淋巴水肿,水肿发生率较高;皮瓣淋巴回流系统在术后6d内可发生再通,主要沿淋巴结方向重建;术后2~3周左右,水肿大部分消退且趋于稳定;预构皮瓣内淋巴系统重建及淋巴管与受区再通对水肿消退起重要作用;5个月后重建淋巴系统成熟.
李科冯少清李华闵沛如喜雯婧刘宁飞章一新
关键词:预构皮瓣皮瓣移植淋巴水肿吲哚菁绿
慢性肢体淋巴水肿皮肤微淋巴管病理性肌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索淋巴水肿过程中皮肤微淋巴管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对37例淋巴水肿患者(原发性淋巴水肿26例,继发性淋巴水肿11例)行皮肤活检术,切取足背或上臂内侧全层皮肤,以正常人皮肤标本作为对照组(n=7),免疫荧光染色标记淋巴管内皮标志物Podoplanin,平滑肌标志物α-SMA,计算每位患者α-SMA+淋巴管%(α-SMA+淋巴管数/淋巴管总数)、淋巴管密度、管腔面积,并与对照组比较。吲哚菁绿淋巴造影(ICG lymphography)检查淋巴管功能。结果淋巴水肿患者皮肤微淋巴管出现不同程度的"肌化"改变。原发性、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组α-SMA+淋巴管%分别为47.5%、73.2%(中位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P<0.01;两实验组管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实验组淋巴管密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于健肢淋巴管的影像学表现,淋巴水肿肢体均呈现出真皮反流的荧光影像。结论皮肤微淋巴管"肌化"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肢体淋巴水肿的重要病理改变,并参与疾病的演变。
于子优孙笛罗毅刘宁飞
关键词:淋巴水肿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细胞
吲哚菁绿淋巴造影诊断原发性肢体淋巴水肿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淋巴造影在原发性肢体淋巴水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进行吲哚菁绿淋巴造影,以健侧肢体作为对照组。皮内注射造影剂吲哚菁绿后。采用PDE红外荧光定位仪观察并记录淋巴管道显影情况、肢体显影范围随时间变化情况,计算淋巴管收缩频率。结果健肢淋巴管显影清晰,注射后30min检测均可见相应腹股沟或腋窝淋巴结显影,淋巴管收缩频率为1次/min(0.33-5.00次/min)。94.8%患肢表现出淋巴管、淋巴结显影延迟,所有患肢均伴真皮反流或造影剂皮下弥散,部分患肢可见淋巴管形态结构及收缩方式异常,但收缩频率较对照组增加,为2.5次/min(0.5-7.0次/min)。结论吲哚菁绿淋巴造影诊断淋巴水肿敏感度高、安全方便,研究其在原发性淋巴水肿中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淋巴循环障碍的病变基础与发病机制。
于子优孙笛汪立陈佳佳韩凌华刘宁飞
关键词:吲哚菁绿淋巴造影术淋巴水肿
继发性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的病理及诊疗研究
【研究目的】继发性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病变是严重且不可逆的病理损伤,也是淋巴水肿诊疗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以发现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病理改变为基础,在新型皮肤纤维化测量仪Skin Fibro Meter及吲哚菁绿淋巴...
孙笛
关键词:淋巴水肿纤维化肥大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吲哚菁绿
文献传递
皮肤纤维化测量仪对淋巴水肿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索皮肤纤维化测量仪(Skin Fibro Meter,SFM)对淋巴水肿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6例淋巴水肿患者和20例健康成人,分别设为淋巴水肿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SFM对淋巴水肿组患者分别进行健、患肢测试,另外还对淋巴水肿组患者进行健、患肢分段组织水肿(水分)测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淋巴水肿组患者健侧纤维化平均值为(0.07±0.01),患侧纤维化平均值为(0.13±0.05),两者差异显著(P<0.000 1);淋巴水肿组患者患肢水分平均值为(6.4±3.76),健侧平均值为(4.47±2.09),健、患侧水分平均值差异显著(P=0.002),水分比率值为43.2%,水分比率和纤维化差值呈现正相关趋势。正常对照组纤维化平均值为(0.06±0.02),与淋巴水肿组患肢比较,差异显著(P<0.000 1);结论 SFM为淋巴水肿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韩凌华刘宁飞于子优汪立陈佳佳
关键词:淋巴水肿组织纤维化
全组织包埋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在小鼠淋巴管形态研究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探讨全组织包埋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在淋巴管荧光染色的特点和优势.方法从正常C57小鼠上分别获取耳部皮肤组织、后肢淋巴管和肠系膜淋巴管,将这些组织样本进行全组织包埋免疫荧光染色,经多聚甲醛固定、封闭液封闭、一抗二抗不同时间孵育,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小鼠毛细淋巴管和集合淋巴管的解剖结构.结果经过全组织包埋免疫荧光染色的耳部皮肤能清晰显示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及其盲端,后肢集合淋巴管和肠系膜淋巴管还能清晰地显示淋巴管及其平滑肌和瓣膜.结论全组织包埋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既能清晰、立体地观察到淋巴管外部形态,又能深入细微地观察淋巴管内部结构,从而更精准地研究淋巴管的生理病理改变.
孙笛袁兆琪赵蒙蒙倪涛于子尤刘宁飞杨军
关键词:免疫荧光染色淋巴管淋巴管内皮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