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P2011K003)

作品数:5 被引量:195H指数:4
相关作者:黄达黄润秋谭清张永兴雷鹏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岩石力学
  • 3篇岩体
  • 2篇卸荷
  • 2篇力学特性
  • 1篇单轴
  • 1篇单轴压缩
  • 1篇岩桥
  • 1篇岩体结构
  • 1篇岩体结构面
  • 1篇岩体力学
  • 1篇岩体强度
  • 1篇岩质
  • 1篇岩质边坡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破裂面
  • 1篇强度特征
  • 1篇稳定性计算
  • 1篇卸荷条件
  • 1篇裂面
  • 1篇阶梯状

机构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重庆大学

作者

  • 5篇黄润秋
  • 5篇黄达
  • 2篇谭清
  • 1篇岑夺丰
  • 1篇张永兴
  • 1篇雷鹏

传媒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应力卸荷条件下大理岩破裂面细微观形态特征及其与卸荷岩体强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岩石的破裂性质及破裂面的起伏粗糙特征对岩石的破裂机制及破裂面的参数取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采用高精度的三维激光扫描和扫描电镜技术,结合分形理论,揭示高应力条件下大理岩卸荷破裂性质及破裂面的细微观形态特征,阐述主破裂面粗糙度分形维与卸荷岩体强度间的相关规律。在高应力卸荷条件下,大理岩岩样随着卸荷速率的递增宏观破裂性质由剪切、拉剪复合向张拉劈裂发展。初始围压越高卸荷速率越快,主破裂面越起伏粗糙,而初始围压越高卸荷速率越慢,主破裂面越平坦光滑。随卸荷速率的增大,微观上大理岩逐渐由穿晶剪切断裂、沿晶面张裂+穿晶剪切的复合断裂、沿晶面张裂或劈裂的变化特征。卸荷岩体的内摩擦角随破裂面粗糙程度分形维D的增大而增大,而黏聚力随D的增大而减小。
黄达谭清黄润秋
关键词:岩石力学卸荷
高应力下脆性岩石卸荷力学特性及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2年
高地应力下脆性岩体工程开挖变形机理、稳定性评价及灾害控制技术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研究的难点问题。基于高应力下脆性岩石卸荷力学试验分析,明确了卸荷过程中的岩石力学参数及变形破坏演化规律,发现高应力下脆性岩石的破坏具有较明显的应变强度特征。分析了高应力下脆性岩石卸荷破坏采用张拉屈服的Griffith应变强度准则的合理性,建立了考虑卸荷屈服引起岩体力学参数变化的弹脆塑性数值计算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得以验证。
黄达谭清黄润秋
关键词:岩石力学数值模拟卸荷脆性岩体
粗晶大理岩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的静态加载速率效应及能量机制试验研究被引量:124
2012年
加载速率对岩石力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影响的程度与岩石本身的微结构和加、卸载应力路径及状态等密切相关。基于静态加载速率范围内的9个不同等级应变率下粗晶大理岩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加载应变率对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形态、强度、弹性模量及变形模量与应变能耗散及释放的影响规律,探讨岩石损伤演化的能量机制。根据总体积应变及裂纹体积应变与起裂及扩容应力的相关性,确定各应变率下岩石起裂及临界扩容应力。加载应变率大约以1×10-3s-1为分界点,小于该值时应力–应变曲线峰值点附近仍存在一定的塑性屈服或流动段,超过该值后表现为"折线"型。随着加载应变率的增加,岩样破裂模式由张剪型逐渐过渡到张性劈裂甚至劈裂弹射。一般而言,起裂及临界扩容应力和峰值应力均随加载速率增大而增大,且起裂及临界扩容应力越接近峰值强度,但当应变率为1×10-4~1×10-3s-1时,上述值均出现一个相对低值区间,这与粗晶大理岩的微结构特征相关。起裂应力、临界扩容应力、弹性模量及变形模量均与峰值强度线性相关。单轴压缩下峰前能量耗散量越多,强度越高,峰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和释放速率越大,岩石的张性贯通破裂特性愈强,破裂块数越多。能量耗散使岩石损伤而强度丧失,而能量释放使岩石宏观破裂面贯通而整体破坏。
黄达黄润秋张永兴
关键词:岩石力学单轴压缩
贯通型锯齿状岩体结构面剪切变形及强度特征被引量:30
2014年
利用二维颗粒流(PFC2D)程序,模拟研究了起伏角及法向应力对贯通型锯齿状岩体结构面的剪切变形及强度影响规律。剪切变形模式可分为爬坡、爬坡啃断和啃断3种基本类型,随着锯齿起伏角和法向应力的增大,逐渐由爬坡、爬坡啃断向啃断模式演变,且这种递变随起伏角和法向应力具有近对称矩阵分布特征。爬坡变形时,结构面两侧存在少量的擦痕及伴生的羽状微裂纹,但锯齿整体损伤破裂轻微,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峰后呈现波动型塑性流动。爬坡啃断变形时,锯齿中上部被剪断,同时结构面两侧也伴生着少量的爬坡摩擦产生的羽状裂纹,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呈现较明显的非线性和波动特征。啃断变形时,锯齿基本沿其根部整体被剪断,结构面两侧间的摩擦滑动损伤不明显,剪应力峰后脆性跃落。随着起伏角及法向应力的增大,剪切破坏时所产生微裂纹、吸收及耗散能量逐渐增多。锯齿状岩体结构面的剪切强度随法向应力及起伏角的增大均近线性增加。建立了一个同时考虑锯齿状结构面爬坡和啃断效应的剪切强度经验公式,并通过边坡稳定性算例得以验证。
黄达黄润秋雷鹏
关键词:岩体力学结构面剪切变形剪切强度
岩质边坡断续裂隙阶梯状滑移模式及稳定性计算被引量:22
2014年
阶梯状滑移破坏是一类典型岩质边坡破坏失稳模式。在总结断续裂隙阶梯状滑移的岩质边坡地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离散元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模拟研究了边坡阶梯状滑移破裂模式及其演化过程。边坡岩桥可归纳为剪切贯通破坏、张拉贯通破坏及张–剪混合贯通破坏3类。通过岩石细观颗粒黏结力场、岩桥段应力及破裂贯通演化分析,揭示了重力作用下阶梯状滑移是从下而上岩桥逐个渐进性破裂贯通演化的过程,坡体后缘张裂纹发展贯通是下部坡体的牵拉作用造成;以缓倾角阶梯状平行裂隙边坡(岩桥倾角90°,裂隙倾角30°)为例,阶梯状滑移过程大致可分为坡体弹性稳定变形、下部岩桥贯通破坏、中上部岩桥贯通–后缘张裂、整体沿贯通面滑移共4个阶段,其中第3个阶段坡体微断裂数急剧增加,为滑裂带扩展至贯通的临界失稳状态。基于滑移模式及其演化过程的认识,建立了岩桥剪切贯通、张拉贯通和张–剪混合贯通三类阶梯状滑移边坡稳定性计算理论模型,推导了考虑岩桥强度和贯通率的边坡安全系数极限平衡计算公式。
岑夺丰黄达黄润秋
关键词:岩质边坡岩桥边坡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