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8B02)

作品数:51 被引量:1,087H指数:13
相关作者:王拥军王伊龙王春雪赵性泉王春娟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卒中
  • 20篇缺血
  • 17篇血性
  • 15篇血管
  • 15篇急性
  • 14篇缺血性卒中
  • 11篇脑梗
  • 11篇脑梗死
  • 11篇梗死
  • 10篇溶栓
  • 9篇急性缺血
  • 9篇急性缺血性
  • 8篇预后
  • 7篇脑缺血
  • 6篇短暂性
  • 6篇短暂性脑缺血
  • 6篇短暂性脑缺血...
  • 6篇急性缺血性卒...
  • 5篇动脉
  • 5篇血管病

机构

  • 24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暨南大学附属...
  • 4篇聊城市人民医...
  • 4篇延安大学
  • 4篇新乡市中心医...
  • 3篇江汉大学
  • 3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宁波市第一医...
  • 3篇华北理工大学
  • 3篇北京脑重大疾...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2篇王拥军
  • 17篇王伊龙
  • 13篇赵性泉
  • 13篇王春雪
  • 7篇李子孝
  • 7篇王春娟
  • 6篇徐安定
  • 6篇罗本燕
  • 6篇刘丽萍
  • 4篇袁怀武
  • 4篇董可辉
  • 4篇屈永才
  • 4篇崔炜
  • 3篇潘岳松
  • 3篇曲怀谦
  • 3篇张玉梅
  • 3篇辛秀峰
  • 3篇曹亦宾
  • 3篇廖晓凌
  • 3篇郑华光

传媒

  • 18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1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患者50例(观察组),选择同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复发作未进展为脑梗死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首次发作持续时间(37.64±5.60)min、存在高血压78.00%、糖尿病48.00%、高脂血症76.00%、颈部血管斑块78.00%,高于对照组的(24.45±5.33)min、52.00%、28.00%、50.00%、58.00%(P<0.05);观察组二级预防依从性44.00%,低于对照组的80.00%(P<0.05);2组男/女比例(26/24)vs(27/23),年龄(65.25±5.32)岁vs(64.28±4.98)岁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种因素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应及时进行有效的综合干预,避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向脑梗死转变。
王建辉黄盘冰瞿永梅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预防措施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降脂效果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因供应脑组织的血管发生血栓或脱落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导致该血管供应的局部脑组织区域发生缺血性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研究表明,高血脂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亦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高血脂水平,可能对治疗脑梗死引发的脑损伤及预防脑梗死的再次发作有一定帮助。
钱坤步文广王金虎常敏杜仁伟于海理赵喆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血脂预后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1
2016年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就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交流、行动能力、思维、手部功能、力量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都低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替普酶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调节患者血清IL-6、hs-CRP、IL^(-1)0、TNF-α水平。
戴德孟马维斌
关键词: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
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血管再通术的预后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血管再通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62例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分为介入组21例(血管再通术)和药物组41例。随访发病2年时功能预后,以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表示,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介入组患者在3、6个月、1及2年随访时,mRS平均秩次均低于药物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RS评分与吸烟(P=0.03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P=0.018)、介入治疗(P=0.003)相关,其中介入治疗是预后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血管再通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可能是安全有效的,可能是患者功能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夏章勇杨华郭存举殷勤徐格林曲怀谦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预后
建立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体系被引量:9
2012年
卒中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杀手,也是成人致残的第一位原因。国内外发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指南均强调在时间窗内给予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溶栓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由于溶栓意识匮乏、院前或院内延误等原因。
王春娟王伊龙徐安定王拥军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溶栓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被引量:44
2018年
目的评估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方法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Ⅱ)2012年6月-2013年1月连续入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的住院患者25 018例,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临床特点及用药信息等资料,统计患者发病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药物依从性。按照随访12个月时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分为依从组和非依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因素特点,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6 48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总体依从性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47.0%、44.5%和34.9%。出院12个月时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最好的为降糖药(63.86%),之后分别为降压药(61.9%)、抗血小板药(57.58%)、华法林(44.92%)和他汀类药物(24.36%)。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既往糖尿病史、本次发病为TIA是卒中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偏低的影响因素,而既往有卒中病史的患者药物依从性相对较好。结论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总体依从性仍偏低,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
陈艳雪姜悦李子孝潘岳松冀瑞俊王伊龙王拥军王晨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药物依从性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血管神经病学进修医师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索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血管神经病学进修医师教学查房中的效果评价。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20名进修医师作为病房带教的教学对象,随机分入角色扮演法教学组或传统教学组。在血管神经病学中最常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教学过程中分别对2组采用角色扮演法和传统教学法,以问卷调查方法对2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角色扮演法与传统教学相比,进修医师在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储备能力,知识拓展能力,临床分析能力,系统诊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均显著提升。结论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提高进修医师在血管神经病学科中管理患者的能力。
李子孝王伊龙赵性泉董可辉张宁WANG Chun-Xue王拥军
关键词:教学方法角色扮演血管神经病学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结局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11期)和WebofScience数据库,查找关于肾功能障碍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结局预测价值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1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从而比较eGFR下降组与eGFR正常组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所有脑出血、90d内死亡、90d良好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共计56280例患者,eGFR正常组患者16608例(占29.5%),eGFR下降组患者共39672例(占70.5%)。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eGFR正常组患者相比,eGFR下降组患者溶栓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OR=1.76,95%CI=1.44~2.16,P<0.001)、所有脑出血(OR=1.60,95%CI=1.38~1.87,P<0.001)以及90d内死亡(OR=2.77,95%CI=2.22~3.45,P<0.001)的风险增高,并且eGFR下降组患者90d预后良好(OR=0.64,95%CI=0.57~0.71,P<0.001)的比例降低。结论与eGFR正常的卒中患者相比,eGFR下降的卒中患者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脑出血、死亡的风险增高,90d预后良好的比例降低。
裴洪菲佟旭佟旭于萍曹亦宾王伊龙郑华光刘静
关键词:卒中肾小球滤过率血栓溶解疗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META分析
新型抗凝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心房颤动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治疗是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疗效肯定但使用不便。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及Ⅹa因子抑制剂干扰凝血过程,抗凝作用肯定,具有剂量固定、无需监测凝血指标的优点,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对此类新型抗凝药物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评价等做一综述。
李姝雅杜万良王拥军
关键词: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抗凝药物
性别、年龄、卒中类型与卒中后失语症类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和卒中后失语症分类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符合病例入排标准的421例急性卒中患者,应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汉语失语检查法中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判定、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的分类及失语指数(Aphasia Quotient,AQ)评分,按照年龄不同分为青、中、老年三组,按卒中类型分为脑梗死及脑出血,结合不同性别观察失语症类型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卒中类型间失语症类型分布有无差异。结果入选患者均为右利手,男性占69.60%,女性占30.40%。失语症类型如下:运动性失语116例(男85例,女31例),感觉性失语35例(男20例,女15例),传导性失语15例(男10例,女5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63例(男50例,女13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1例(男8例,女3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27例(男13例,女14例),命名性失语73例(男47例,女26例),完全性失语81例(男60例,女21例),经统计学分析,男性卒中后失语症发生率(69.60%)明显高于女性(30.40%)(χ2=11.57,P=0.003),尤以青中年(≤65岁)为主(73.38%),老年期(〉65岁)女性发生率逐渐升高(42.97%),与男性差异逐渐缩小(26.28%);性别对失语症类型无明显影响(χ2=13.84,P=0.054),男女患者均以运动性失语最常见(分别为29.01%、24.22%);各年龄组患者失语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χ2=14.94,P=0.382)。脑梗死所致失语症患者较脑出血所致者更为多见(分别为306例和115例),但在失语症类型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χ2=13.23,P=0.067),除女性脑出血患者外,均以运动性失语最为常见(分别为29.82%,29.55%,26.67%)。结论年龄、性别及卒中类型对卒中后失语症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影响,男性卒中后失语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患病平均年�
姚婧宋彦丽李磊周筠王春雪王拥军张玉梅
关键词:卒中性别年龄卒中类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