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大学人才引进培养基金

作品数:46 被引量:943H指数:17
相关作者:朱晓东李杨帆陈志刚黄贤金王青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908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4篇哲学宗教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城市
  • 4篇石炭
  • 4篇城市化
  • 3篇氧同位素
  • 3篇石炭纪
  • 3篇同位素
  • 3篇企业
  • 3篇城市生态
  • 2篇地层
  • 2篇地方政府
  • 2篇盐岩
  • 2篇政府
  • 2篇上市公司
  • 2篇社会资本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健康
  • 2篇石炭系
  • 2篇实证
  • 2篇碳酸

机构

  • 48篇南京大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钟山职业技术...
  • 1篇常州市规划设...
  • 1篇南京市农林局
  • 1篇杭州地铁集团...

作者

  • 7篇李杨帆
  • 7篇朱晓东
  • 6篇陈志刚
  • 5篇林春明
  • 5篇王青
  • 5篇黄贤金
  • 5篇张顺
  • 4篇凌洪飞
  • 4篇皮建才
  • 3篇王淑君
  • 3篇陈传明
  • 3篇孙乐强
  • 2篇叶依广
  • 2篇李小琳
  • 2篇魏婷
  • 2篇曲福田
  • 2篇刘家润
  • 2篇徐驰
  • 2篇孙翔
  • 2篇刘茂松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世界经济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文献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财贸研究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市场制度环境、地方政府行为与外资进入模式被引量:6
2009年
本文从合约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市场制度环境和地方政府行为对外资进入模式的影响。外国投资既可以采用独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也可以采用非独资(合资或合作)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外资进入模式的选择是表现为独资形式的雇用合约和表现为非独资(合资或合作)形式的分成合约之间的权衡和折中。本文的模型分析表明,市场制度环境的完善和地方政府的"扶助之手"行为都会促使外资进入模式从非独资形式向独资形式转换。这就解释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倾向。最后,我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皮建才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为
试析太湖流域水资源系统与循环经济
作为自然水和社会水的统一体,水资源系统是包涵地域背景,具备特定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平衡的复杂大系统。水资源系统的功能判别需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水资源系统承载力(包括水资源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度量。太湖流域水资源系统...
王栋史运良吴吉春龚政
关键词:水资源系统循环经济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太湖流域
文献传递
政治晋升激励机制下的地方重复建设——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本文从政治晋升激励的角度考察了中国重复建设的内在机制。本文的分析表明,横向政治晋升激励的作用机制和纵向政治晋升激励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由此得到落后地区是否进行重复建设的条件也就不相同。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价格扭曲放大了横向和纵向政治晋升激励的作用。为了降低落后地区进行重复建设的程度,中央政府需要对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的官员采用不同的政治晋升激励,也需要努力推动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体制改革。
皮建才
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理论与实证分析被引量:25
2007年
探讨中国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对于促进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了一个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框架,然后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因素,并结合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土地一级市场还是土地二级市场,影响土地供求的因素都是中国土地市场发展的驱动要素,而土地市场环境和制度政策则会对土地市场的发展起到抑制或加速作用。因此,对于今后中国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宜从提高土地一级市场市场化程度、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质量等方面展开。
王青陈志刚叶依广黄贤金
关键词:经济驱动机制
南京市城区景观特征尺度动态被引量:14
2008年
利用南京市1988、1998和2006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采用小波分析技术,对1988—2006年南京市中心城区的景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小波分析技术分析景观样带数据时,取样宽度过小易导致检测结果的不稳定,而样带过宽则易导致较小尺度特征的丢失,应采用合适的样带宽度;基于TM影像(30m空间分辨率)的南京市城区样带宽度以4个像元为最佳.1988、1998和2006年,南京市中心城区都存在4个相对稳定的特征尺度域,分别对应于功能小区、小型街区、中型街区和大型街区;研究期间,大型街区的特征尺度几乎没有变化,而其它3个尺度域的变化相对较大,但各尺度域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尺度域内特征尺度之间的差异性均逐渐变小,表明期间中心城区的结构特征越来越稳定,不同部位的空间结构趋同,且各尺度域的变化有较强的同步性.
黄桂芳刘茂松徐驰郁文陈虹
关键词:小波分析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一种改进及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对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优选的客观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引入参照城市将评价结果由绝对度量转化为相对度量,以此消除评价指标间的大部分相关性。以厦门为参照城市,将本文评价方法运用到连云港,评价结果为:(1)连云港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总体较低,但在评价期内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连云港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提升速度低于厦门,与厦门的差距逐渐拉大,连云港市需进一步增强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芦昱朱晓东李杨帆孙翔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农地承包权配置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来自苏赣农村的经验被引量:8
2007年
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和市场都对农地承包权的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优化农地承包权的配置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不能顾此失彼。究竟什么样的农地承包权配置结果有利于农地利用效率的优化?本文在探讨农地承包权农户间配置的村庄差异和个体差异对农地利用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基础上,结合对苏赣农村的实证分析得知:就一个村庄集体而言,农地承包权的过度均等配置并不利于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将农地承包权配置给决策者经验丰富、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户家庭,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年轻的农户家庭,以及非农参与率较低的农户家庭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陈志刚曲福田王青黄贤金
关键词:土地利用
特殊时段旅游客流时间分布对旅游地理结构响应研究——以北京、黄山、西安TDD黄金周旅游客流为例被引量:28
2010年
以北京、黄山、西安3组旅游目的地区域的6处重点景区为案例地,使用R指数、G指数、相关分析及Person相关系数,对其历次黄金周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特殊时段内,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由区域旅游各要素的空间结构特征所决定,即同一依托城市的不同景区,其旅游资源的属性、周边旅游资源配置和旅游资源区位共同影响着旅游地客源地结构和旅游者景区选择及空间行为,从而影响区域旅游客流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形成相关景区的旅游客流对区域旅游地理结构的响应现象。
刘泽华张捷吴小根史春云
关键词:旅游客流黄金周
财务预警的指标筛选问题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文章对财务预警建模中的预警指标筛选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整个预警建模过程分为两阶段,即基础模型阶段和指标筛选建模阶段。在第二阶段使用四种主流的预警指标筛选方法:T检验、VIF检验、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对预警指标进行筛选,然后分别建立预警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四种主流的预警指标筛选方法,甄选出最匹配的指标筛选方法检验。
李小琳葛金鑫钟余
关键词:财务预警逻辑回归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化被引量:1
2011年
在马克思的观念批判理论中,存在着两条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一条是意识形态批判线索,另一条是日常意识批判线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虽然创立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但此时,这一理论既没有科学分析意识形态与日常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没有科学解决无产阶级与意识形态、日常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恰恰是在后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完成的。在后期经济学著作中,马克思分别在意识形态、日常意识形式、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无产阶级与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等问题的解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实现了意识形态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政治经济学批判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孙乐强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形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