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2134)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军白洋王欣马春燕韩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4篇心动描记术
  • 4篇心室
  • 4篇描记
  • 4篇描记术
  • 4篇超声心动描记
  • 4篇超声心动描记...
  • 3篇左心
  • 3篇斑点追踪显像
  • 2篇心肌
  • 2篇缺血
  • 2篇左心室
  • 1篇心动图
  • 1篇心动周期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保护
  • 1篇心肌保护作用
  • 1篇心肌再灌注
  • 1篇心肌再灌注损...
  • 1篇心肌造影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杨军
  • 5篇白洋
  • 4篇王欣
  • 3篇喻晓娜
  • 3篇韩舒
  • 3篇郭亚军
  • 2篇郭洁
  • 2篇马春燕
  • 1篇程艳彬
  • 1篇唐力
  • 1篇赵斓婷
  • 1篇陈昕
  • 1篇王玥
  • 1篇任卫东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斑点追踪显像评价犬心尖缺血对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犬心尖部心肌缺血前后左心室扭转角度变化及其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探讨心尖对左心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 14只犬开胸后阻断前降支近心尖部1 h,造成左心室心尖部心肌缺血。连续采集阻断前后各3~5个心动周期左心室短轴切面二维灰阶图像,同步记录左心室压力曲线。比较心尖部心肌缺血前后心尖段、基底段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的差异,分析左心室扭转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结果犬心尖部心肌缺血后,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显著减低(P〈0.05),左心室心尖段旋转角度减小,基底段旋转角度绝对值增大(P均〈0.05)。左心室扭转角度与+dp/dtmax呈正相关(r=0.68,P〈0.001)。结论犬心尖部心肌缺血后左心室心尖段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明显减低,引起收缩功能减退,提示心尖在左心室收缩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郭亚军杨军白洋喻晓娜王欣韩舒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斑点追踪显像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成人左心室乳头肌收缩功能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正常成人左心室乳头肌的收缩功能。方法选取30名健康成年人,应用STI得到乳头肌及其基底部心室壁应变曲线,测量前外乳头肌纵向收缩峰值应变(ALP-LS)及应变达峰时间(ALP-Ts)、前外乳头肌基底部心室壁纵向收缩峰值应变(ALW-LS)及应变达峰时间(ALW-Ts)、后内乳头肌纵向收缩峰值应变(PMP-LS)及应变达峰时间(PMP-Ts)、后内乳头肌基底部心室壁纵向收缩峰值应变(IPW-LS)及应变达峰时间(IPW-Ts)。比较前外、后内乳头肌应变及各部位应变达峰时间的差异。结果30名受检者平均ALP-Ts为(451.23±44.03)ms,ALW-Ts为(364.53±48.1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59,P<0.001);平均PMP-Ts为(450.57±47.90)ms,IPW-Ts为(356.77±42.0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43,P<0.001);而ALP-Ts与PMP-Ts、ALP-LS与PMP-L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正常成人左心室乳头肌的纵向收缩应变达峰时间延迟于相应乳头肌基底部室壁,前后两组乳头肌的收缩运动可能具有同步性。
郭洁杨军白洋马春燕程艳彬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斑点追踪成像乳头肌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肺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RT-3DE)评估肺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研究肺高压患者右心功能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住院临床诊断为肺高压、经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收缩压(sPAP)≥40 mmHg,排除存在左心疾病及先天性体肺分流的25例患者为病例组,正常体检人群25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及sRT-3DE检查,脱机工作站分析,获得右心相关二维及三维参数。结果对照组右心室舒张末容积(RVED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P<0.05),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0.05);左、右心室射血量(S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RVEDV、RVESV与对照组比较增大,RVEF与对照组比较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VSV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三维测得的RVEF与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位移(TAPSE)相关(r1=0.887,r2=0.664,P<0.01),RVEDV与sPAP呈正相关(r=0.435,P<0.05),RVEF与sPAP、RVEDV、RVESV呈负相关,与RVSV呈正相关(r1=-0.721,r2=-0.692,r3=-0.866,P<0.01;r4=0.481,P<0.05)。结论 sRT-3DE可以评估正常人及肺高压患者的右心容积和功能,肺高压患者右心室容积增大,射血分数减低,其变化与肺高压程度相关。
白洋杨军王玥赵斓婷郭洁
关键词:肺高压右心室
实时心肌造影评价犬腺苷预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腺苷预适应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收缩功能及危险区心肌血流量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犬13只,随机分为2组:腺苷预适应组(n=7):缺血前静脉滴注腺苷0.3 mg/min,30 ml;对照组(n=6):缺血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30 ml作为平衡对照。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 h,再灌注1 h),于阻断前基础状态、缺血3 h、再灌注1 h各时间点经股静脉注入造影剂声诺维,分别采集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图像。同步记录左心室压力曲线。结果腺苷预适应组再灌注1 h的左心室内压峰值(LVSP)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3 h、再灌注1 h的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坏死区、危险区心肌血流量低于正常区,其中坏死区最低(P均<0.05),腺苷预适应组危险区心肌血流量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腺苷预适应能够有效改善犬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收缩功能,增加危险区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肌微循环。
王欣杨军喻晓娜白洋韩舒郭亚军
关键词:腺苷造影剂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显像评价犬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存活心肌的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犬缺血-再灌注模型中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查存活心肌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健康犬14只,开胸后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h,再灌注1h),于再灌注1h采集左心室中部切面短轴二维图像,处死犬后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随机测量84个节段收缩末期的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根据TTC染色结果,比较梗死面积≤50%及>50%节段的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结果与≤50%梗死面积或无梗死节段相比,梗死面积>50%的节段,其收缩末期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减低(P<0.05)。收缩末期径向应变≥9.72%,判定心肌存活的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84%;圆周应变≤-4.92%,判定心肌存活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94%,两者判断心肌存活的优劣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圆周应变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结论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能够检测心肌功能障碍,评价心肌存活性;收缩末期径向应变与圆周应变均为可靠指标。
喻晓娜郭亚军白洋王欣杨军任卫东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超声心动描记术斑点追踪显像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评价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探讨高血压伴左心室心肌肥厚(LVH)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按照LVH程度分为无、轻度及中-重度LVH组的高血压患者与20例正常人采集左心室短轴基底及心尖平面二维图像,运用EchoPAC工作站脱机测量等容舒张末扭转角度、解旋峰速、标化达解旋峰速时间、5%、15%及30%舒张期的解旋程度及等容舒张期解旋率。结果高血压轻度及中-重度LVH组与正常组相比,解旋率与舒张早期的解旋程度均显著减低(P<0.01),标化达解旋峰速时间显著延迟(P<0.01),解旋峰速及等容舒张末扭转角度增大(P<0.05)。高血压各组解旋率与左心室质量指数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454,P=0.001)。结论 STI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高血压LVH所导致的舒张早期左心室解旋减小及延迟,可作为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新工具。
韩舒杨军王欣唐力马春燕陈昕
关键词:斑点追踪显像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舒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