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00205) 作品数:8 被引量:36 H指数:4 相关作者: 刘晓红 张锦 来春林 贺业新 李丽琪 更多>> 相关机构: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学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血清中可溶型ST2水平及其与心肌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及其与心肌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发病12 h以内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清sST2水平,于发病后第7天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并根据磁共振结果将患者分为透壁增强组、非透壁增强组和混合组。于7-14 d行PCI术,并于术后6个月再次行心脏磁共振检查评估心肌活性,观察指标包括梗死心肌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室壁运动异常评分在术前及术后的变化及其与心肌梗死早期血清sST2水平的关系。结果透壁增强组血清sST2的水平较之非透壁增强组及混合组明显升高(P<0.05),混合组较非透壁增强组高(P<0.05);梗死心肌质量及室壁运动异常评分在3组患者PCI术后均减少,梗死心肌质量在非透壁增强组及混合组中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室壁运动异常评分在非透壁增强组降低显著(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在3组患者PCI术后均增加,在非透壁增强组及混合组中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梗死早期血清sST2水平与PCI术前及PCI术后6个月的心肌活性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中sST2的水平可反映心肌受损情况并可预测心肌梗死7 d PCI术前及PCI术后6个月的心肌活性。 尚茹茹 张锦 李爱萍 刘晓红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 心肌活性 SERUM ST2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伴不同程度存活心肌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梗死心肌质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运动异常评分,分析相关因子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利用磁共振延迟成像分为透壁增强组、非透壁增强组和混合组.于PCI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内皮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分析计算各组梗死心肌质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运动异常评分.结果 非透壁增强组及混合组患者PCI术后比术前梗死心肌质量[分别为(4.0 ±2.9)g/cm3比(9.8±5.6)g/cm3,(6.0±3.5) g/cm3比(11.8 ±6.2)g/cm3]及LVEF[分别为(52.6±15.4)%比(41.9±16.3)%,(45.6±15.4)%比(38.9±16.3)%]均有改善(P<0.05).PCI术前及术后LVEF与梗死心肌质量独立相关(RR分别为0.318及0.293,P<0.05),术前LVEF尚与hsCRP水平独立相关(RR为0.318,P<0.05).结论 不同心肌梗死程度的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不同;其改善情况与存活心肌的数量及炎性因子相关. 李丽琪 刘晓红 张锦 来春林 贺业新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 心肌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血清中可溶型ST2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目前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ST2(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是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受体家族成员之一[1]。 尚茹茹 刘晓红 张锦 袁锋 温婷关键词:白细胞介素 ST2 急性心肌梗死 INTERLEUKIN 可溶型 SUPPRESSION 磁共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活性的临床意义及与内皮素的相关性 2013年 目的对临床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磁共振检测,预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活性,并分析其与内皮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例,采用磁共振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活性进行评价。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k(PCI)术前3~5d、术后13个月分别行磁共振检查,分析心肌活性改善情况,对治疗的效果作出评价。同时采静脉血检测内皮素,观察其与磁共振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9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内皮素水平较术前所测值明显减低(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的数值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检测血浆内皮素对预测心肌活性、评估冠状动脉缺血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磁共振灌注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心肌梗死的存活和非存活心肌,及其梗死程度和范围,对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陆卫华 刘晓红 张锦 来春林关键词:心肌梗塞 磁共振成像 内皮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心脏磁共振成像左心功能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左心功能进行评价,并将其结果与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及其相关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43例,在急性心肌梗死后7—10d内行超声心动图及CMR,10-14d内行PCI治疗。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及CMR。比较PCI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及2种评价方法结果的相关陛。结果PCI术后LVEF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R所测得的LVEF低于超声心动图,两者相关性较好,PCI前后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P〈0.05;r=0.78,P〈0.05)。结论①PcI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功能有较为显著的效果;②CMR与超声心动图所测得LVEF值有较高的相关性:③CMR评价左心功能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锦 刘晓红 陆卫华 李丽琪 来春林 贺业新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磁共振 左卡尼汀对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后心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前后心肌活性的作用。方法将心肌梗死后行PTCA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20),另一组为左卡尼汀组(常规治疗+左卡尼汀,n=20)。所有患者在PTCA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磁共振灌注及延迟成像扫描评价透壁率;同时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其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51.2±14.5)%vs.(42.6±15.2)%,左卡尼汀组(55.7±15.1)%vs.(43.1±16.7)%](P<0.05),以左卡尼汀组LVEF改善更加显著(P<0.05)。40例患者首过期心肌灌注改善33例,占82.5%。延迟期心肌增强面积减少38例,占9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MMP-9、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以左卡尼汀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改善心肌能量供应,进而改善心肌细胞功能。 刘晓红 张锦 来春林 贺业新关键词:心肌活性 左卡尼汀 磁共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活性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用磁共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活性,并分析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MI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30名,利用磁共振灌注及延迟成像将AMI患者分为透壁增强组、非透壁增强组和混合组。AMI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行心脏磁共振分析梗死心肌质量、左室射血分数及室壁运动异常评分的变化。AMI患者分别于病程第7日及PCI术后6个月抽取肘静脉血测血清hs-CRP水平。健康对照组抽1次血测血清hs-CRP水平。分析PCI术前及术后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与磁共振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梗死心肌质量及室壁运动异常评分在PCI术后均减少,梗死心肌质量在非透壁增强组及混合组中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壁运动异常评分在非透壁增强组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在3组患者PCI术后均增加,在非透壁增强组及混合组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及术后6个月血清hs-CRP较健康对照组均降低,但术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6个月血清中hs-CR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PCI术前的左室射血分数与血清中hs-CRP独立相关(R2=0.318,P<0.05)。结论磁共振灌注技术可以有效预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活性,对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检测血清hs-CRP对预测心肌活性,评估冠状动脉缺血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尚茹茹 张锦 刘晓红关键词: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 心肌活性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检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活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MRMPI)检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活性及检测炎症因子对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16名。采用磁共振灌注及延迟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活性进行评价。对心肌梗死患者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分析不同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活性及跟踪分析心肌活性改善情况,对治疗的效果作出评价。健康对照组采血1次,急性心肌梗死组于入院时及治疗后采血2次检测内皮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其与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43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ET、MMP-9、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治疗前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心肌梗死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43例患者首过期显示灌注改善35例,占81%;延迟期心肌增强面积减少41例,占95%。结论磁共振灌注及延迟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心肌梗死的存活和非存活心肌,以及其程度和范围,对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晓红 陆卫华 张锦 来春林关键词:明胶酶B C反应蛋白质 内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