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Z06-017)

作品数:28 被引量:189H指数:9
相关作者:汪铭书程安春陈孝跃朱德康贾仁勇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病毒
  • 8篇免疫
  • 7篇基因
  • 6篇鸭瘟
  • 6篇荧光
  • 5篇瘟病毒
  • 4篇疫苗
  • 4篇沙门氏菌
  • 4篇肠炎
  • 3篇鸭病
  • 3篇鸭病毒
  • 3篇鸭胚
  • 3篇鸭瘟病
  • 3篇鸭瘟病毒
  • 3篇原核表达
  • 3篇石蜡
  • 3篇石蜡切片
  • 3篇强毒
  • 3篇切片
  • 3篇免疫荧光

机构

  • 28篇四川农业大学
  • 20篇动物疫病与人...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大理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四川省兽医防...

作者

  • 29篇程安春
  • 27篇汪铭书
  • 10篇陈孝跃
  • 9篇朱德康
  • 6篇贾仁勇
  • 4篇黎敏
  • 4篇卢菲
  • 4篇韩新锋
  • 4篇刘晓东
  • 3篇车茜
  • 3篇沈婵娟
  • 3篇张瑶
  • 3篇郭宇飞
  • 2篇于学辉
  • 2篇汤承
  • 2篇邓树轩
  • 2篇廖永洪
  • 2篇曹平
  • 2篇周毅
  • 2篇张舍郁

传媒

  • 6篇中国兽医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高技术通讯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病毒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家禽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2篇2008
  • 1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
2008年
刘晓东程安春汪铭书韩新锋卢菲黎敏陈孝跃
关键词:小鹅瘟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疫苗VP3小鼠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型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测定了从我国分离到的130株鸭病原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型(Outer membrane protein patterns,OMP型),其中O93、O92、O78和O76优势血清型53株,O46等30个其他血清型分离株77株,这些分离株共产生了4个OMP型,其中OMP-1型81株,占62.3%(81/130),覆盖O93、O92、O78和O76等29个血清型,占85.3%(29/34),为主要的OMP型;根据GenBank中大肠杆菌K-12外膜蛋白A基因(ompA)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从9株优势血清型和1株O46血清型的鸭大肠杆菌中分别扩增得到omp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发现优势血清型9个菌株的ompA均由1 171个碱基组成,均只有1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长1 053 bp,编码由350个氨基酸组成的前外膜蛋白A(pro-OmpA),前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信号肽,成熟的OmpA由3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O46菌株的ORF全长1 041 bp,在400-411 bp位缺失了12个碱基,成熟的OmpA由3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10个鸭致病性E.coli的ompA基因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相似性达95.8%~100%。
于学辉程安春汪铭书汤承王远微王英岳华张焕容
关键词:致病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型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石蜡切片中鸭肿头出血症病毒及抗原定位方法的初步建立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建立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石蜡切片中鸭肿头出血症病毒(DSHDV)的方法,为DSHD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DSHDV在感染鸭组织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和动态研究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方法】用差速离心纯化DSHDV,将纯化DSHDV免疫家兔制备兔抗DSHDV高免血清,并以DEAE-SephadexA-50柱层析纯化出兔抗DSHDVIgG,建立IFA检测石蜡切片中DSHDV的方法;利用建立的IFA对28日龄鸭人工感染DSHDV死亡鸭不同组织器官以及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应用PAGE电泳分析DSHDV基因组特性。【结果】IFA最佳条件为:切片在0.01mol·L-1柠檬酸(pH6.0)缓冲液微波修复20min后,以10%马血清37℃下封闭30min,然后加入1﹕50的一抗4℃孵育过夜,最后加入1﹕100FITC标记的含0.01%伊文斯蓝的二抗37℃孵育30min。IFA检测DSHDV感染死亡鸭肝脏石蜡切片为阳性,而检测鸭瘟、禽流感病毒(H5N1)、鸭病毒性肝炎、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死亡鸭肝脏石蜡切片为阴性。IFA检测28日龄人工感染DSHDV死亡鸭的不同组织器官,心、肝、脾、胰、肺、肾、法氏囊、食管、气管、胸肌、胸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为阳性;哈德氏腺、脑、皮肤、腺胃为阴性。阳性组织中病毒抗原主要分布在细胞浆。经甲醛固定保持1~6年的临床死亡鸭的病毒分离阳性肝脏,IFA检测结果也呈阳性。DSHDV具有呼肠孤病毒特征,有10条分节段核酸,呈"334"分布。【结论】建立的检测石蜡组织切片中DSHDV抗原的IFA具有直观、特异性强的优点,应用于DSHDV在感染鸭组织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具有良好效果,可用于DSHD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病原在鸭组织细胞中分布研究。DSHDV抗原存在感染细胞浆,肠道、肾脏、法氏囊和胸腺是DSHDV侵害的主要靶器官。
张舍郁程安春汪铭书沈婵娟李传峰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抗原定位
鸭肠炎病毒UL6基因B细胞表位的预测及其主要抗原域的原核表达被引量:10
2008年
采用DNAStar Protean程序,综合运用二级结构、亲水性、可塑性和抗原性指数等参数,对鸭肠炎病毒(DEV)CHv毒株UL6基因(GenBank登录号EF055890)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B细胞表位预测。结果显示,UL6蛋白羧基端第Thr507~Gln515、Thr521~Met529、Asp531~Phe539、Gly544~Asn562、Thr568~Gln585、Lys592~Val604、A1a681~Ala778和Tyr780~Lys790区域内含有优势B细胞表位。以DEV CHv毒株基因组作为PCR模板,利用Oligo6.0软件设计了1对引物,整体扩增涵盖上述具有优势表位的基因片段,将其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表达载体pET-32a—UL6M,再将其转化至E.coli Rosetta(DE3),经IPTG诱导,外源基因获得了良好表达。以免抗DEV多克隆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抗血清可与该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提示,该氨基酸片段可能含有软件预测的线性表位区。
孙涛程安春汪铭书郭宇飞贾仁勇沈婵娟
关键词:鸭肠炎病毒B细胞表位预测原核表达
肠炎沙门氏菌种特异性FQ-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2008年
根据肠炎沙门氏菌(SE)种特异性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能特异性扩增130bp片段的引物和TaqMan探针,首次建立了SE的种特异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诊断方法。该法在SEDNA含量为9×10^8-9X104拷贝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SEDNA模板的灵敏度为4拷贝/μL,检测SE细菌数的灵敏度为6CFU/mL;特异性试验表明只对SE基因组呈阳性反应。分别应用该技术和传统细菌分离法检测60份来自人工感染鸭、小白鼠和肉兔的心、肝、脑和直肠粪便,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心、肝、直肠粪便的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而FQ-PCR对脑的阳性检测率极显著(P〈0.01)高于细菌分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灵敏、特异、重复性好且能实时定量检测,可用于SE分离鉴定、SE感染疑似病例检测、SE体内动态分布规律研究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邓树轩程安春汪铭书曹平尹念春曹省艳张振华颜彬
关键词:种特异性
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诱导小鼠和鹅中和抗体的初报被引量:9
2008年
PCR 扩增小鹅瘟病毒(GPV)CHv 株 VP3基因并克隆入 pMD 18-T-Simple 载体,亚克隆正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CMV 启动子下游多克隆位点,经 PCR 和HindⅢ与 BamH Ⅰ双酶切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 GPV VP3基因疫苗(pcDNA3.1-GPV-VP3)。该疫苗以200μg/只肌注免疫 Balb/c 小鼠和鹅,同时分别设肌注 PBS 和 pcDNA3.1(+)作为对照,于免疫后第30、45、60、75、90、105天应用鸭胚原代成纤维细胞(DEF)进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小鼠和鹅血清抗100 TCID50 GPV 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pcDNA3.1-GPV-VP3免疫小鼠第30天可检测到抗 GPV 的中和抗体,抗体效价缓慢上升至90天达到高峰(平均1:135.8)后下降,105天仍高于75天;免疫鹅的中和抗体效价呈现与小鼠类似的规律,第90天达到高峰(平均1:98.5)。因此,pcDNA3.1-GPV-VP3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肌注免疫小鼠和鹅后能够诱发产生抗 GPV 的中和抗体,有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和应用的前景。
韩新锋程安春汪铭书刘晓东卢菲黎敏车茜
关键词: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基因免疫中和抗体
鸭瘟病毒gC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特性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对已构建的鸭瘟病毒(DPV)DNA文库重组质粒测序后,运用ORF Finder、BLASTN等工具进行全面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引物,以DPV 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和T克隆,获得完整基因,经测序和探针核酸斑点杂交进行验证。结果证实,获得的完整ORF片段(ORF1296)为DPV的gC基因(GenBank登录号EU076811),全长1 296 bp,与已报道的其他疱疹病毒gC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它编码432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45 ku、等电点(PI)为5.292,具有疱疹病毒典型I型膜蛋白结构特征。gC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DPV与α-疱疹病毒亚科的鸟源疱疹病毒亲缘关系最近,编码的gC蛋白多为柔性区域,富含无规卷曲,含少量α-螺旋和β-折叠,氨基酸序列的第21~24、50~58、67~70、161~171、273~281、387~393位最有可能为抗原表位。此结果为进一步开展DPV gC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用数据。
徐超李欣然信洪一练蓓程安春汪铭书朱德康贾仁勇罗启慧陈孝跃
关键词:鸭瘟病毒GC基因克隆分子特性
鸭瘟病毒的纯化及电镜负染形态观察被引量:11
2008年
先做切向超滤浓缩,再采用蔗糖垫底超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对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中的鸭瘟病毒进行纯化,并对纯化的病毒粒子用电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用切向超滤法将病毒培养物浓缩为原体积的1/5后,再采用300g/L蔗糖垫底超速离心和300-600g/kg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进行纯化,可获得大量的纯化病毒粒子。电镜负染观察结果表明,病毒粒子呈圆形,多数直径为150nm左右,只有1个核衣壳,少数病毒粒子直径可达300nm,有2个或多个核衣壳。
郭宇飞程安春汪铭书周毅
关键词:鸭瘟病毒鸭胚成纤维细胞纯化
规模化鸭场鸭源致病性沙门氏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钟传德程安春汪铭书李玲段泽于小娜仲崇岳陈孝跃
关键词:致病性沙门氏菌耐药性分析药物敏感性鸭源规模化猪霍乱沙门氏菌
鸭瘟弱毒疫苗诱导IgA、IgM和IgG产生规律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抗体发生的规律。【方法】将DPV弱毒苗Cha株经皮下、口服和滴鼻途径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后60d内定时随机剖杀5只鸭,采集血清、气管和消化道(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和直肠)分泌液,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DPV的IgA、IgM和IgG抗体滴度(以lg表示)。【结果】所有免疫鸭检测样品中均可检测到DPV特异性IgG、IgM和IgA抗体。血清中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均为IgG、IgM和IgA,其中IgM检出时间最早,IgG存留时间最长。皮下免疫DPV弱毒苗可更早诱导鸭血清中生成特异性IgG,且抗体滴度最高;气管和消化道分泌液中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均为IgA、IgM和IgG,其中IgA和IgM检出时间最早,IgA存留时间最长。口服和滴鼻途径免疫鸭消化道和气管分泌液中IgA滴度较皮下免疫鸭高。【结论】不同途径免疫鸭瘟弱毒疫苗均可迅速诱导免疫鸭体液免疫介导的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以DPV特异性IgA为主要抗体的黏膜免疫在预防DPV强毒早期对鸭消化道和呼吸道等局部黏膜的感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DPV弱毒疫苗快速产生免疫保护的机制从黏膜免疫的角度得到一定程度解释。
齐雪峰程安春汪铭书杨晓燕贾仁勇陈孝跃
关键词:IGAIGGIGM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