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A2012040101)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源刘贵波谢楠赵海明游永亮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食物
  • 1篇食物安全
  • 1篇饲草
  • 1篇饲草高粱
  • 1篇农业
  • 1篇种植密度
  • 1篇留茬
  • 1篇留茬高度
  • 1篇节水
  • 1篇节水农业
  • 1篇抗逆
  • 1篇抗逆性
  • 1篇高丹草
  • 1篇高粱
  • 1篇高粱品种
  • 1篇安全观
  • 1篇草高粱

机构

  • 3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赵海明
  • 2篇谢楠
  • 2篇刘贵波
  • 2篇李源
  • 1篇游永亮
  • 1篇张胜古
  • 1篇王广才
  • 1篇谢俊雪
  • 1篇胡珈铭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草地学报
  • 1篇南方农业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食物安全观下黑龙港地区节水农业的可持续研究
2014年
借鉴食物安全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从水资源利用现状、种植业结构的布局、饲料用粮的压力、从业劳动者的素质、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影响黑龙港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只有构建以食物安全为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节水农业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黑龙港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王广才胡珈铭李伟张胜古
关键词:食物安全节水农业
褐色中脉饲草高粱品种产量品质与抗逆性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为揭示不同褐色中脉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苏丹草(S.sudanense)、高丹草(S.bicolor×S.sudanense)的产量、品质及抗逆性差异。在海河低平原农区,以生产主推的5份常规饲草品种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刈割处理下国外15份褐色中脉饲草高粱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逆特性。结果表明:受生长环境因素(不同刈割次数处理)的影响,BMR-6型高丹草的平均干草产量比对照有所下降,BMR-6型饲用高粱的平均干草产量下降幅度高于BMR-12型品种,而BMR-6型苏丹草的平均干草产量比对照有所增加;但方差分析显示,不同褐色中脉品种产量相关性状因遗传背景的不同而与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品质性状分析表明,光周期不敏感型、BMR-12品种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显著低于BMR-6品种,相对饲用价值(RFV)值显著高于BMR-6品种(P<0.05)。综合考虑,BMR-12型材料的育种潜力较大。
李源游永亮赵海明谢楠翟兰菊刘贵波
关键词:饲草高粱抗逆性
种植密度和留茬高度对高丹草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为揭示不同种植密度和留茬高度下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生产性能间的差异性,以国审冀草1、2号高丹草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2008-2010年在海河低平原农区连续3年小区试验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留茬高度对冀草1、2号高丹草株高、茎叶比、群体密度、鲜干比以及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7.5~37.5万株.hm-2)处理下,冀草1、2号高丹草的株高、茎叶比及总草产量无显著差异,而鲜干比和群体密度在相同茬次不同处理间表现出一定的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刈割时期(抽穗期刈割、株高1.5m左右刈割)的留茬高度(5,10,15,20和25cm)处理表明,抽穗期刈割时不同留茬高度下冀草1、2号高丹草各性状值间无显著性变化;而株高在1.5m左右刈割时留茬高度为20cm处理下冀草1、2号高丹草总鲜、干草产量显著高于留茬高度为5cm的处理(P<0.05)。综合分析得出,海河低平原农区,抽穗期刈割时,冀草1、2号高丹草的种植密度在7.5~37.5万株.hm-2均可,且不同留茬高度对2茬草的生产性能无显著性影响,而株高1.5m左右刈割时,最佳留茬度应为20cm。
李源赵海明谢楠刘贵波谢俊雪
关键词:高丹草种植密度留茬高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