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2153)

作品数:23 被引量:543H指数:12
相关作者:吴树仁石菊松韩金良张永双杨为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滑坡
  • 4篇水库
  • 4篇稳定性分析
  • 3篇蓄水
  • 3篇稳定性
  • 3篇隔河岩
  • 3篇隔河岩水库
  • 2篇地质
  • 2篇岩爆
  • 2篇引水
  • 2篇引水工程
  • 2篇应力
  • 2篇应力重分布
  • 2篇灾害
  • 2篇三峡库区
  • 2篇水工
  • 2篇水工程
  • 2篇隧洞
  • 2篇重分布
  • 2篇库区

机构

  • 23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重庆工程职业...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3篇吴树仁
  • 10篇石菊松
  • 10篇韩金良
  • 8篇张永双
  • 7篇杨为民
  • 6篇张春山
  • 6篇李东林
  • 5篇谭成轩
  • 3篇刘景儒
  • 3篇石玲
  • 3篇董诚
  • 3篇潘芬
  • 3篇孙炜峰
  • 2篇刘鑫
  • 2篇何锋
  • 1篇叶思源
  • 1篇胡道功
  • 1篇汪华斌
  • 1篇彭华
  • 1篇雷伟志

传媒

  • 6篇地质通报
  • 3篇地球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煤炭工程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北京工业职业...

年份

  • 5篇2008
  • 1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宁陕县城坡面型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其诱发机制被引量:11
2006年
坡面型泥石流是先产生滑坡,而后迅速转变为泥石流的过程。它兼有滑坡和泥石流的一些特征。宁陕县城周围坡面型泥石流发育于中泥盆统地层的陡坡上。发生坡面流的斜坡残坡积土主要为粘性土,含少量块石或碎石,级配较好,且土层厚度小。土中粘土矿物由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组成,具低—中等膨胀性,因而其渗透性低-极低。遇持续暴雨作用,此种残坡积土局部发生启动下滑-流土,进而在动水压力作用下下泻造浆形成坡面泥石流。坡面型泥石流沟浅而宽,大多顺斜坡的倾向发生,也有斜交坡向而沿岩层走向发生,是沟谷型泥石流发育的雏形。因而,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坡面型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为泥石流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杨为民吴树仁张永双张春山孙炜烽
关键词:滑坡
陕西陇县李家下滑坡风险评价被引量:8
2008年
在野外勘查及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滑坡风险评价方法,对李家下滑坡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风险评价,包括滑坡失稳概率计算、承灾体承灾概率计算、承灾体易损性计算和承灾体价值核算,最后得出滑坡总风险值,并将风险值用价值的形式量化表示。
刘鑫陈奇吴树仁张春山韩金良
遥感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3
2008年
在对常用的光学遥感卫星影像、InSAR,LiDAR等遥感技术方法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这些方法在滑坡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从滑坡风险评估中的基础地形数据获取、滑坡编录与制图、监测、滑坡因素制图、承灾体制图等5个方面阐述遥感技术在滑坡风险中的支撑技术作用与应用前景。从遥感影像在滑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解译能力、影响解译的因素、精度评价和遥感数据源选择等角度阐述了常用遥感技术在滑坡风险评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①遥感技术在滑坡风险评估中的主要作用为数据、信息的获取与更新;②滑坡的遥感影像解译能力取决于影像空间分辨率与待识别滑坡大小的相对关系,影像的时间分辨率、滑坡与其周边环境的对比度、立体影像的获取能力是利用遥感影像开展滑坡探测、识别与制图的关键要素;解译方法和解译员的专业素质是滑坡遥感解译的重要影响因素;③遥感影像与GIS空间分析、3D可视化的综合可有效增强滑坡识别与制图的效率和精度;④对于遥感解译滑坡的精度评价应针对具体影像的可解译性从有效解译,错误解译和遗漏解译三个方面予以客观评价;⑤滑坡风险评估应针对具体应用,从成本效益比的角度,本着"够用为止"原则合理选用遥感数据源。
石菊松吴树仁石玲
关键词:遥感滑坡灾害INSARDEM
清江隔河岩库区天池口滑坡变形机制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天池口滑坡是清江隔河岩库区一大型松散堆积物滑坡。自1993年4月隔河岩水库蓄水以来,滑坡体开始发生变形,特别是库岸滑体前缘变形日趋明显。根据野外现场调研和室内试验、工程勘察资料,探讨了天池口滑坡的变形机制,并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滑坡在蓄水和降水时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天池口滑坡基本上属二元结构,滑坡体的变形是由于水库蓄水和库水位骤涨骤降引起的,在目前正常蓄水条件下,滑坡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杨为民徐瑞春吴树仁石菊松
关键词:稳定性蓄水隔河岩水库
引水工程秦巴段隧洞地应力模拟及工程地质问题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线路不同深度、不同截面形态隧洞围岩的应力重分布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圆形隧洞、城门形隧洞和马蹄形隧洞围岩的应力数值和等值线图。利用库仑-纳维尔强度准则,对花岗岩区及灰岩区隧洞围岩的剪切破坏进行分析;利用三种岩爆应力判别指标,对岩爆进行初步预测;进而对不同深度、不同截面形态的隧洞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引水工程隧洞设计中截面形态的选择给出了初步建议。
李东林吴树仁韩金良刘景儒
关键词:应力重分布剪切破坏岩爆
陕西陇县李家下滑坡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李家下滑坡是大型岩质滑坡,发育在黄土滑坡众多的黄土高原区。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探和室内岩土体分析测试及土工试验,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3种气候条件及3种滑带土强度条件下李家下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滑带土强度参数的改变对李家下滑坡的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李家下滑坡已处于不稳定状态。结合李家下滑坡最新的变形现象,认为沿主滑带再次滑动的可能性较大。
李东林吴树仁韩金良刘景儒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
东秦岭东江口花岗岩体水压致裂法与AE法地应力测量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中国东部现今构造应力场的特征表现为以水平应力为主,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近EW向,而秦巴地区已有地应力测量资料显示地应力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以近SN向为主。为了查明其原因,结合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工作,在东秦岭东江口花岗岩体内布置一口地应力综合测量孔,进行水压致裂法与AE法地应力测量对比研究。在东江口花岗岩体600m深钻中,将埋深30~596m分27段进行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获得20组水平主应力有效数据和25个裂缝破裂方向数据;同时,将埋深为75~599m分11段进行AE法现今最大主应力值测量,获得11个有效数据。将上述2种方法在同一测量深度的测量结果对比后发现:在200m深度以上,2种方法所得结果相近;在200m深度以下,水压致裂法测量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值比AE法测量的最大主应力值大10MPa左右,前者与邻区已有的水压致裂测量数据相比,普遍偏高,而后者与邻区同一深度的测量结果相近。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在200m以下岩体中存在残余古构造应力,它与现今构造应力等叠加在一起构成地应力。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古构造应力是秦巴地区地应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上述研究结果对于充分认识秦岭中新生代造山带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可为穿越秦岭和大巴山的生命线工程的深埋长隧道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韩金良吴树仁谭成轩孙炜峰张春山丁原辰彭华
关键词:岩石力学水压致裂法地应力
地质灾害链被引量:87
2007年
用系统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各种地质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地质灾害链研究的出发点。当前,地质灾害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地质灾害链的理论及其评价方法和技术还不完善。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地质灾害链的定义、分类和分级,初步总结中国地质灾害链的分布规律,综合分析地质灾害链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其发展方向,并提出地质灾害链防治的一些措施和建议。按诱发因素,地质灾害链可以分为:内动力地质灾害链、外动力地质灾害链、人类工程活动地质灾害链以及复合型地质灾害链。依据地质灾害链的规模不同,地质灾害链依次可以分为四级:一级地质灾害链,全球级别的地质灾害链;二级地质灾害链,区域地质灾害链;三级地质灾害链,流域地质灾害链;四级地质灾害链,单条冲沟地质灾害链。在中国的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灾害链活动频繁、影响范围广、造成的损失巨大。在青藏高原地区尤其是南北向地震带,内、外动力地质灾害链活动频繁,影响深远。地震灾害链、崩塌和滑坡转化为泥石流问题、滑坡坝溃决问题、冰湖溃决灾害链、台风灾害链等问题将是未来地质灾害链的研究重点;地质灾害链评价、预测及其风险评估将是地质灾害链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地质灾害链的防治是地质灾害链研究的最终目标。
韩金良吴树仁汪华斌
关键词:地震滑坡碎屑流
秦巴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被引量:2
2007年
三峡水库引水工程是南水北调的重要补充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在分析现今构造应力场、地壳结构、构造格架、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工程岩组等影响地壳稳定性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秦巴地区的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秦巴地区地壳稳定性程度较高,适合兴建大型引水工程。
韩金良吴树仁谭成轩李东林石玲
关键词:地壳稳定性评价
秦巴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与成因被引量:33
2007年
秦巴地区是中国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和重灾区之一,其地质灾害的分布具有地域上的分异性:渭河盆地黄土滑坡较多;秦巴山区以小型浅层堆积层滑坡为主;汉江河谷分布一些膨胀土滑坡和岩质滑坡;大巴山以南中厚层岩质滑坡较多。秦巴地区的地质灾害一般沿大的断裂带、交通线、大的河流分布,形成纵横东西南北的地质灾害链。秦巴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受降雨、地形地貌、岩性与结构面、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是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相互作用、转化的结果,也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耦合的反映。
韩金良吴树仁李东林谭成轩张永双孙炜峰乔子江
关键词:地质灾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