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09357S)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黄诗海郑芷芳陈智淦王育烽更多>>
相关机构:泉州师范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2篇生态
  • 1篇社会空间
  • 1篇生态批评
  • 1篇生态诗
  • 1篇生态诗学
  • 1篇生态意识
  • 1篇诗学
  • 1篇斯奈德
  • 1篇拓荒
  • 1篇拓荒者
  • 1篇文明
  • 1篇美国文学
  • 1篇纳撒尼尔·霍...
  • 1篇空间艺术
  • 1篇霍桑
  • 1篇加里·斯奈德
  • 1篇红字
  • 1篇《拓荒者》
  • 1篇《野性的呼唤...
  • 1篇《红字》

机构

  • 3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作者

  • 3篇郑芷芳
  • 3篇黄诗海
  • 1篇王育烽
  • 1篇陈智淦

传媒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美国当代诗人斯奈德的生态诗学论述
2014年
由于个人经历的影响,在时代风尚与本土文化的熏陶下,美国当代诗人斯奈德形成了鲜明的生态诗学,这种生态诗学集中体现了文化、文明、科学、技术等方面。斯奈德认为诗的本质来源于自然,蕴含了丰富的真善美特征。诗是"生态的求生本领",作为诗人应该不断深入与回归自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郑芷芳黄诗海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生态诗学美国文学
第二伊甸园: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拓荒者》被引量:1
2010年
库珀在《拓荒者》中构筑了一整套生态话语,既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又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对立冲突的一面。这一生态话语所形成的整体观为读者了解美国环境保护论及美国环境论的历史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于重新评价美国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智淦王育烽
关键词:《拓荒者》文明生态意识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野性的呼唤》与《雪虎》解析
2014年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出生于1876年,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1部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集、3部戏剧等多类文学作品50余部,成为美国文学史上优秀的高产作家。本文通过对杰克·伦敦以狗为主人公的小说的文本阅读为基础,以其中的代表作品《野性的呼唤》与《雪虎》为研究对象,结合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解析杰克·伦敦笔下对于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
郑芷芳黄诗海
关键词:生态批评《野性的呼唤》
纳撒尼尔·霍桑的空间艺术——论《红字》的空间建构被引量:1
2010年
根据空间理论——尤其是列斐伏尔等人的空间理论,美国浪漫主义经典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其代表作《红字》中建构了三个空间: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这三个空间并非简单的并置,而是互相介入、互相结合、互相叠加,有时甚至互相抵触与冲撞。正是通过空间的构建,霍桑把严肃的道德内容与卓越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赋予《红字》强大的生命力和经久不衰的魅力。也正是通过空间的构建,小说关于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主题和意蕴才更好地显现出来,并且展现出霍桑对现实世界的沉思和超越。在解读《红字》空间建构的过程中,读者得以欣赏文本的叙述技巧及其艺术效果,进而审视小说所要表现的社会现实。
黄诗海郑芷芳
关键词:《红字》社会空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