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2012EG134235)
- 作品数:3 被引量:66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俊诚姜慧敏张建峰郭俊娒李玲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优化施氮模式下设施菜地氮素的利用及去向被引量:21
- 2013年
- 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化肥氮高强度投入造成的肥料资源浪费和土壤质量下降等突出问题,以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典型区山东寿光为研究基地,在该区域3年减施氮肥模式对农学、肥力和环境效应影响的定位试验基础上,应用15N示踪技术,对筛选出的氮肥优化模式进行验证,并定量化地研究氮肥基于C/N调控和基于水分调控的优化模式下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去向,以期为设施菜地合理的氮素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试验设2个处理,1)农民习惯施氮模式(FP);2)优化施氮模式(OPT)。研究结果表明,OPT处理的番茄地上部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均高于FP,作物吸收氮只有20%左右来自化肥氮;与FP相比,OPT处理的化肥氮素农学效率和氮素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土壤中残留氮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FP和OPT处理在0—100 cm土层中的残留量分别为N 536.9和340.3 kg/hm2,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随着深度的增加,累积量有所减少,OPT处理显著降低了各土层硝态氮的累积(P<0.05);除了作物吸收和土壤残留的氮,FP和OPT处理中分别有32.4%和8.2%的化肥氮以各种途径损失,OPT处理氮素损失率比FP低24.2个百分点。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优化施氮模式对化肥氮的吸收、利用及减少化肥氮的损失方面均优于农民习惯施氮模式。
- 姜慧敏张建峰李玲玲李树山张水勤潘攀郭俊娒刘恋杨俊诚
- 关键词:15N示踪设施菜地
- 不同施肥措施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43
- 2015年
- 选取江西红壤性双季稻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施肥措施即当地农民习惯施肥(FP)、较FP减施20%化肥氮且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T1)、在T1基础上加施Si、Zn、S三种微肥(T2)和在T2基础上采用20%缓释氮肥替代普通化肥氮(T3)对稻田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稻田土壤CO2的总排放通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稻田土壤N2O的总排放量与FP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分别减少了31.72%、27.17%和43.65%,T3较T2处理显著减少22.83%(P<0.05);稻田土壤CH4的总排放量与FP处理相比,T1、T2、T3处理分别高了13.06%、13.90%、21.97%,其中T3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FP处理相比,T1、T2、T3处理显著提高了SMBC和SMBN的含量(P<0.05),分别提高了18.91%、19.30%、20.07%和28.95%、31.66%、29.96%;T1、T2、T3处理对水稻产量均无显著性影响。稻田土壤CH4和N2O的排放与SMBC和SMBN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总体看,T3处理在降低N2O的总排放量的同时对提升土壤SMBC和SMBN含量具有明显作用。
- 谢义琴张建峰姜慧敏杨俊诚邓仕槐李先郭俊娒李玲玲刘晓周贵宇
-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CH4N2O
- 镉和苄嘧磺隆复合污染胁迫对水稻的基因应答机理的基因芯片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置镉(Cd,45μmol·L-1)、苄嘧磺隆(BSM,0.25μmol·L-1)和镉与苄嘧磺隆复合(++,45μmol·L-1Cd+0.25μmol·L-1BSM)污染为试验处理组,在培养基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CK),以丰美占和粤香占两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利用Affymetrix水稻基因芯片,研究了丰美占和粤香占幼苗根系中的基因表达对Cd、BSM及其复合污染胁迫的基因应答情况。基因芯片分析数据表明,经Cd、BSM及其复合胁迫处理的两个水稻品种根系中共发现有2144个基因表达上调(ratio≥2),共发现有2346个基因表达下调(ratio≤0.5)。其中,上调基因主要涉及硫吸收与代谢、抗氧化、植物解毒、泛素引导的蛋白质降解、伴侣蛋白等相关基因。这些基因的高效表达能有效地降低Cd和BSM对水稻植株的毒害作用,进而使复合污染处理下的丰美占幼苗具有较高的对Cd(或BSM)胁迫的耐受性。
- 路超姜慧敏张建峰葛才林王泽港杨俊诚
- 关键词:水稻复合污染基因芯片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