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418012-02) 作品数:10 被引量:27 H指数:3 相关作者: 李颖 刘瑀 王海霞 刘丙新 李宝玉 更多>> 相关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交通运输部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溢油胁迫下海洋微藻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碳稳定同位素分馏效应 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研究溢油对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在不同含量燃料油180号水溶性成分(WAF)胁迫下纤细角毛藻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燃料油WAF胁迫下,微藻生长过程中脂肪酸合成速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16∶1和18∶4的δ13C值与油浓度(WAF)成大致的线性关系,这说明燃料油的毒害作用不仅使海洋微藻类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过程受到影响,同时引起脂肪酸合成过程发生碳稳定同位素分馏效应。因此,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如16∶1等可作为溢油对海洋微藻类胁迫程度评价的生物标志物。 刘瑀 姚敬元 李颖 冯天姝关键词:溢油 微藻 脂肪酸 稳定同位素 不同产地原油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应用GC/MS、GC/IRMS和EA/IRMS等方法对6种不同产地原油的特征比值,全油和正构烷烃组分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不同产地原油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并探讨其原因。结果显示,6种原油的C19+C20/(C19~C22)、OEP1和CPI13-22特征比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能作为区分这6种原油的有效指标。原油全样的δ^(13)C值差异明显,阿曼δ^(13)C值最轻为-33.4‰,巴西最重为-24.5‰,其余4种原油介于两者之间。GC/IRMS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油种具有不同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6种原油的正构烷烃δ^(13)C值和分布曲线明显不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个别油样外,不同原油两两之间全油δ^(13)C值和n C20的δ^(13)C值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结果表明,特征比值和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相结合能更加有效的区分不同种类原油,油品中同位素组成特征差异可为原油种类鉴别和溯源提供一个有效的技术支撑。 刘瑀 陈文静 王海霞 蒋大伟关键词:原油 正构烷烃 碳稳定同位素 基于机载多光谱遥感数据的溢油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5 2014年 为研究应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遥感数据识别海上溢油的方法,利用机载多光谱溢油监测设备获取了舟山海域多光谱遥感数据,并利用野外地物光谱仪获取了水体和油膜的反射光谱。通过提取并分析机载多光谱遥感图像上多目标的影像特征和光谱响应特征,利用决策树分类法对海上油膜相对厚度的分布进行分类和制图。研究表明,基于机载多光谱遥感数据的溢油信息提取方法总体分类精度达93.7%,能够准确区分薄油膜和厚油膜,可有效提取海洋溢油污染信息,完全能够满足海洋溢油污染遥感监测需求。 刘丙新 李颖 高超关键词:光谱特征 溢油 预处理方法对海洋微藻脂肪酸萃取量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讨不同前处理对海洋微藻脂肪酸萃取量及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的影响,本文应用GC/MS和GC/IRMS方法,测得不同酸催化条件下产物(脂肪酸甲酯)的相对含量及单分子脂肪酸甲酯δ13C值,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新鲜微藻样品,盐酸催化比硫酸催化更适合于微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甲酯化;用硫酸催化时,微藻样品在不同预处理(A-新鲜微藻样品、B-干燥处理、C-溶剂提取)下,测得的微藻脂肪酸甲酯相对含量及δ13C值也存在一定差异。 刘瑀 姚敬元 李颖 张旭峰关键词:酸催化 微藻 脂肪酸 碳稳定同位素 赤潮过程中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me)C、N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探索赤潮监测预防的新思路和方法,本研究选取典型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me)作为实验藻种,模拟一次完整的赤潮形成过程,测定重要监测指标(生物量、营养盐浓度)的变化,找出稳定同位素特征值与之相关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藻种生长过程可明显分为四个阶段:适应期、对数生长期、稳定生长期及衰亡期;N、P浓度随培养时间呈下降趋势,与生物量的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吸收硅酸盐。在一次完整的赤潮发生过程中,C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值)随时间显示出减小趋势,而N稳定同位素组成(δ15N值)值则显示增大趋势。因此,赤潮藻的C和N稳定同位素组成为赤潮监测提供了可能的新指标和新方法。 刘瑀 王海霞 李晓琳 李颖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营养盐 稳定同位素 基于小波变换的油膜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12年 水上溢油光谱作为高光谱遥感目标识别与分类的参考依据,在溢油识别与厚度区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测量厚度范围为1.0~127μm间的轻柴油的20组光谱曲线,计算其反射率光谱曲线随厚度变化的特征,并利用db4小波对反射率数据进行处理,突出光谱奇异性及其位置与奇异值随油膜厚度变化的特征。在研究范围内的油膜光谱反射率高于水体,但反射率值与油膜厚度间无固定增减关系。在其厚度小于6μm时反射率光谱曲线无明显特征,厚度大于6μm后在388nm附近存在区别于水体的反射峰特征且随厚度增加特征愈加突出。油膜光谱小波分析后的细节系数在388~393nm内表现出明显的奇异性,并且奇异位置随厚度增加向短波方向移动、奇异极值增大。研究证实了小波分析在确定油膜光谱特征位置与变化研究中的积极作用,并发现了紫外-可见光短波范围内的光谱特征,为紫外遥感进行溢油识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颖 刘丙新 李宝玉 陈铎关键词:小波分析 溢油 光谱 遥感 原油分散液对小新月菱形藻C、N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以微藻类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的原油分散液(WAF)浓度,分别进行了急性(4 d)和亚急性(29 d)毒理实验;通过细胞计数、丙二醛(MDA)测定、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等方法测定了原油分散液(WAF)对小新月菱形藻生长曲线、C和N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δ15N值)的影响。结果表明,WAF在低浓度(≤1.0 mg/L)长期作用下对小新月菱形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较高浓度(≥5.0 mg/L)则使藻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小新月菱形藻的丙二醛含量随时间及WAF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加,最高可达1.65倍。WAF在低浓度(≤1.0 mg/L)作用下,藻细胞的δ13C、δ15N值都趋于增大,而较高浓度(≥5.0 mg/L)则使藻细胞的δ13C、δ15N值趋于变小,这表明,微藻类的C、N稳定同位素组成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污染程度,因此可作为海洋溢油污染监测的一种新指标。 刘瑀 李颖 王晓琦 王海霞 韩俊松关键词:原油 丙二醛 稳定同位素 航海雷达溢油监测轨迹回放模型 被引量:1 2014年 溢油事故发生后,责任鉴定工作往往进展缓慢。本文依据多时段采集和处理分析得到的雷达监测数据,基于ArcGIS二次开发技术,利用坐标转换、空间投影和空间对象动态生成方法,建立溢油漂移轨迹回放模型。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时计算溢油面积,动态还原事故现场情况,并且能够以较小的资源消耗,高效模拟溢油回放过程,为溢油事故起因鉴定和油膜漂移趋势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技术依据。 李颖 徐进 冯海洋 李家关键词:ARCGIS 雷达图像 溢油监测 原油中芳烃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2019年 芳烃作为原油的主要组分之一,蕴含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常用原油中芳烃的分布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来评价原油的有机质来源和热成熟度等指标。为了补充油品化学指纹的基础鉴别指标和数据,找出适用于油样鉴别的芳烃地球化学指标以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本文主要测定了来自不同地区七种原油芳香烃组分的相对含量以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并计算分析了甲基萘比值(MNR)、二甲基萘比值(DNR)、三甲基萘比值(TNR)、甲基菲比值(MPR)、甲基菲指数(MPI1)和甲基菲分馏系数(MPDF)等常见的芳烃特征比值。从原油中芳烃组分相对含量分布来看,七种原油均显示出了各自的特点;从原油芳烃的特征比值来看,成熟度参数(MNR、TNR1、TNR2、MPR、MPI1、MPDF1和MPDF2)均反映出所有原油的高成熟度,其它芳烃参数如DNR1、DNR2和TNR4等比值反映原油的母质来源及生物降解等信息,由芳烃特征比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可知,与成熟度参数MNR和MPI1相比,DNR1、DNR2和TNR4在不同原油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从原油芳烃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来看,不同地区原油间差别较大,其中巴西原油最富集^(13)C,阿曼原油和委内瑞拉原油最亏损^(13)C,二甲基萘和菲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在不同油样间的差异最明显。将显著性差异大的芳烃参数与芳烃δ^(13)C值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区分七种原油。最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原油芳烃碳稳定同位素组成,七种原油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和明显的区分效果,利用不同油样芳烃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差异可实现对油样来源的鉴别。 许吉翔 许吉翔 刘瑀 王海霞关键词:原油 芳烃 碳稳定同位素 溢油长期风化的碳稳定同位素指纹变化规律 被引量:3 2016年 根据石油中的碳稳定同位素具有母质继承效应,利用稳定同位素手段对原油的油指纹进行鉴定。对于正构烷烃指标,在室内对380#燃料油进行了长期风化模拟实验,在长期风化中δ13CPr/C19、δ13CPh/C19、δ13CPr/C20和δ13CPh/C20其相对标准偏差(RSD,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小于5%,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作为诊断比值来进行油指纹鉴别。对于多环芳烃,对380#燃料油和科威特原油进行了室内长期风化模拟实验,燃料油和原油风化样的δ13Cflu和δ13Cph分别分布于-27.476‰^-26.583‰和-26.482‰^-21.914‰,各自集中于一定范围内,利用δ13Cflu和δ13Cphe双指标可区分不同油品的风化样品。研究证明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追踪油源的技术手段,可以用于风化后的油源鉴别。 刘瑀 王海霞 冯天姝 李颖 韩俊松关键词:碳稳定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