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2004ABB003)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0H指数:6
- 相关作者:徐祖顺易昌凤郭小丽李全涛熊圣东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微波辐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乳液共聚合被引量:5
- 2008年
- 在微波辐射下,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的乳液共聚合。用称量法测定反应的转化率,研究反应动力学;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共聚产物进行了玻璃化温度(Tg)的测试,并通过Tg计算了共聚物中MMA、BA的质量分数;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光散射粒度仪(PCS)表征了乳胶粒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乳液共聚合的诱导期短、反应速率快、转化率高;共聚产物只有一个Tg,并随MMA/BA质量配比的减小,Tg从91.4℃降低到-35.4℃;制得粒径小于100 nm的单分散乳胶粒;随着乳化剂浓度增大,乳胶粒水合粒径从194 nm减小到60 nm左右。
- 胡晓熙陈文求李小琴易昌凤徐祖顺
- 关键词:微波辐射乳液共聚合单分散
- 化学亚胺化和热亚胺化合成超支化聚酰亚胺被引量:3
- 2010年
- 以三(4-氨基苯基)胺(TAPA)为三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二酐单体,采用A2+B3的方式,分别通过化学亚胺化和热亚胺法化制得了氨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AM-HBPI)和酐基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AD-HBPI),然后采用红外(FT-IR)、核磁共振(1H-NMR)、X射线衍射(XRD)、溶解性和热失重分析(TGA)等对合成的超支化聚酰亚胺(HBPI)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并将两种方法所得HBPI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化学亚胺化和热亚胺化均能制得AM-HBPI和AD-HBPI,它们结晶度低,分子链间距比线性聚酰亚胺小;化学亚胺化AM-HBPI和AD-HBPI的溶解性比对应的热亚胺化HBPI好;所得的AM-HBPI和AD-HBPI的10%的失重温度分别为580℃和550℃,800℃时的质量保持率分别为62%和45%。
- 杨小进陈文求易昌凤徐祖顺
- 关键词:超支化聚酰亚胺
- 超支化聚酰亚胺的改性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超支化聚酰亚胺(HBPI)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优异的理化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其改性研究更是该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本文综述了HBPI近年来的改性研究以及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官能团改性、与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改性、与有机聚合物复合改性、交联改性以及引入其他特殊结构单元的改性方法,并对其表征和应用进行了相关概述。
- 陈文求杨小进李全涛易昌凤徐祖顺
- 关键词:超支化聚酰亚胺复合改性交联改性
- 微波辐射用于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聚酰亚胺因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而得到广泛的研究。微波辐射在高分子化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效果也十分明显。与常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辐射具有内部加热、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产率、节省能耗、无温度梯度、制得产物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微波辐射用于聚酰亚胺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对微波辐射在聚酰亚胺的合成、三阶非线性光学、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以及稀土-聚酰亚胺配合物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杨小进陈文求李全涛易昌凤徐祖顺
- 关键词:聚酰亚胺微波辐射
- 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细乳液的微波辐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0
- 2009年
- 采用微波辐射细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F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三元共聚细乳液。用重量法测定了转化率,考察了细乳液的稳定性及乳胶膜的吸水率,用接触角法表征了共聚物乳胶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使用微波辐射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体转化率,反应10 min后单体转化率达到80%;且微波辐射下制得的细乳液离心稳定性更好。当氟单体的质量分数为25%时,所制得含氟共聚物乳胶膜的吸水率降至1.43%,表面自由能降至14.85 mJ/m2。
- 郭小丽熊圣东易昌凤徐祖顺
- 关键词:微波辐射含氟丙烯酸酯细乳液聚合表面自由能
- BTDA型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的微波辐射合成被引量:1
- 2007年
-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将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5-二氨苯甲酸(DABA)在少量非极性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存在下进行共缩聚反应,快速而高效地合成了聚酰胺酸(PAA)和聚酰亚胺(PI)。采用特性粘数、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失重分析(TGA)对其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并测定了聚合物在多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溶液聚合能够提高PAA的特性粘数及产率,微波的引入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FT-IR表明,在1779cm-1、1723cm-1、1239cm-1和1378cm-1处观察到聚酰亚胺特征峰;TG表明,PI在氮气中10%热失重温度(Td10%)为576℃。
- 李全涛陈文求易昌凤徐祖顺
- 关键词:微波辐射聚酰胺酸聚酰亚胺
- 微波辐射强化制备含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多步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制备了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乳胶粒的形态和聚合过程中粒径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得乳胶粒子呈核-壳结构,与常规加热相比,微波的引用能加快反应速率,形成核-壳结构.壳层富集含氟硅聚合物的核-壳形态有利于含氟硅结构单元在聚合物膜表面的分布,当氟硅单体为6%(ω)时,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达91.3o.加入氟硅组分显著提高了聚合物膜的耐水性,当其含量从0增大到18%时,乳胶膜的吸水率从20.1%降低到3.54%.
- 熊圣东李鹏辉颜善银徐祖顺
- 关键词:微波辐射核-壳结构膜性能
- 超支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AA′+bB2法制备了可以直接作为热熔胶使用的超支化聚氨酯(HPU)。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与聚碳酸酯二醇(PCDL)为原料合成两端为异氰酸根(NCO)封端的低聚物(A2),然后在0℃下加入二乙醇胺(DEOA)得AB2型中间物,进一步高温聚合得支化点间含有长链段的超支化聚氨酯。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3C NMR)、GPC对超支化聚氨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到的产物具有超支化结构,在55℃下反应20 h后,支化度可达到0.75,重均分子量Mw=7.0×103。对产物进行了热失重和粘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超支化聚氨酯的热分解温度为200℃。产物的粘接剪切强度随着链段长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可达到6.5 MPa。
- 曾少敏刘丹陈爱芳姚畅郭小丽徐祖顺
- 关键词:超支化聚氨酯热熔胶
- 氢氧化铝及其复合体系在聚合物中的阻燃应用被引量:21
- 2008年
- 介绍了氢氧化铝的阻燃机理、氢氧化铝表面改性和协同增效等改性方法,概述了氢氧化铝及其复合体系在塑料、橡胶、纤维等聚合物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氢氧化铝在阻燃剂市场上的占有率。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在国外阻燃剂市场的占有率为50%~80%,而在我国的占有率却十分有限,故无毒、抑烟、环保的阻燃剂将是未来阻燃剂发展的主流,其中性能良好的氢氧化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安璐高庆徐祖顺易昌凤
- 关键词:氢氧化铝阻燃机理改性
- 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微波辐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6
- 2009年
- 采用多步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微波辐射下,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原料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硅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利用FT-IR、DSC、TG、TEM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乳胶膜的热稳定性、乳胶粒子的形态。考察了共聚物乳液的表面张力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得到的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氟硅单体的加入降低了共聚物乳液的表面张力,显著提高了乳胶膜的热稳定性。与常规加热相比,微波辐射聚合能够得到更好的核壳结构乳胶粒,且乳液具有更好的耐寒和离心稳定性。
- 熊圣东郭小丽安璐徐祖顺
- 关键词:微波辐射丙烯酸酯核壳乳液